……
逛了一会儿过后,陆子轩瞧见前面有家卖油面的店,就牵着顾婉卿的手走了进去。点了两份油面。
然后在等待的过程中陆子轩就介绍道“油面,又名黄面、凉面。讲究的是用盐、土碱、蓬灰水和面,抻成一种银丝细面,经煮熟后再用凉开水漂洗,放在案板上晾干表层水分,然后在面丝上撒抹一层熟清油,即成金黄、油亮的油面,令人望而垂涎。”
“纯手工油面,中华老字号品牌。又称龙须贡面、挂面、须面、龙凤见喜、福禄喜面、寿面等。龙牌贡面历史悠久,明末见于市场,清代被选为宫廷食品,故影龙须贡面”之称。以优质面粉、茶油、薯粉、食盐等原料,手工精制而成,细如游丝,具有爽而不腻,滑而不糊、口感不粘,易于消化等特点。营养丰富,并具有键脾胃、降血压、发伤涪祛风寒、催母乳等功效,是老、弱、病人、孕妇、婴儿的理想食品。”
“油面其实一点也不油,只不过是在制作的过程中因为使用了菜籽油才得名的,这样制作出来的面条很滑溜,并且因为加入了盐,所以味道是很咸的,食用的时候是不能再放盐的。虽然经过了晾晒,但是彻底制作好的油面还是有点潮湿的。”
“油面本身就有很好的鲜味,想吃的时候也很简单。最简单但是仍然非常好吃的方法就是,把铁锅先烧热,把猪油融化后盛在碗里,然后锅里添水,放入面条煮,等面条煮熟了就盛进一个个的碗里,在上面浇上之前融化好的猪油,每个人自己把面条和着油在碗里拌一拌就可以吃了。尽管没有加入任何调料但是味道仍然鲜美。因为油面的条件已经决定了它的美味事实了。”
完,油面就端了上来,陆子轩嗦了两口过后继续道“油面的购买不是简单的货币和实物的交换,他们当地有一个很形象的叫法,叫做“换面”。就是如果要去买油面的话,人们是“我要去换面”。因为正统的做法是用麦子换油面,再加上每斤油面的加工费。也就是如果去买油面的话,人们不仅要带上麦子,还要带上钱。当然时代总是变的,我记得后来人们为了图省事,可以直接拿钱去买,麦子多的人家也可以全部是用麦子换而不用出钱了。”
“还记得时候放学回家的路上,经常能看见制作油面的人家会在气晴朗的时候把制作完成的油面扛出来晒的样子。油面很细,无数的油面丝在特制的晾晒架子上一起直直地垂下来,风一吹的时候,细细密密的油面丝会随风轻微摆动,看上去就和讲究的人家里极好极细致的珠帘子一样的感觉。”
“和所有的传统手艺一样,制作油面的工艺也被后来大量出现的切面强烈冲击着。切面就是全国各地的超市里都有卖的包装好的干面条。由于低廉的制作成本、简单的工艺和量产,使得切面很有竞争力,油面的生存岌岌可危了。以前,女子生孩子亲戚送的贺礼中必须有一样的就是油面,但是后来渐渐换成切面了。”
“清乾隆年间,太谷县即有油馍、油食等油炸食品。到咸丰、同治时,西街“隆盛长”开始生产油面,专供大户人家食用。后来“文”字号增加原料,改进工艺,使油面更富特色。“文”字号逐渐取代“隆盛长”,成了制作、经销油面食品的大字号作坊。”
吃完油面过后,两人又继续向前逛去了。陆子轩看见前面有卖油团的,走进一看原来是欢喜团啊。
于是就介绍道“欢喜坨又称欢喜团、麻汤圆、麻鸡蛋,为荆楚武汉、荆州,沔阳,门,江陵等地的特色传统吃。在武汉已有百余年历史,它是由糯米粉滚成圆团,再裹上一层芝麻炸熟而成,炸熟后外脆内软,外焦里嫩,色泽鲜艳,咬一口,一声脆响后糖汁四溢,满嘴芝麻香。”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汉阳棉花街有一家沔阳人开的店子,专做“欢喜坨”。他用糯米粉和水搓成圆球,裹上芝麻,温油下锅慢慢炸黄,起锅后马上倒入另一番有饴糖的锅中翻炒,然后起锅转入铺满芝麻的学筐内推簸,这样做成的“欢喜坨”形如核桃、外酥内软、甜而不腻。它是当时过早的好食品,许多贫苦贩沿街叫卖的“白糖欢喜坨”就是此物。”
“武汉传统吃“欢喜坨”,现在在三镇不少大中型酒店同样有售,不同的是,它有个更雅的名字“大麻元”。为啥改名?因为两年前,它就是以这个名称入选“中国名点”。不过,除了饮食圈内人士,两年来,武汉市民并不知道欢喜坨走了“上层路线”。”
“这个欢喜团的名字有两个来历。第一个呢就是在一九三零年代,汉阳棉花街有一家沔阳人开的店子,专做“欢喜坨”。用糯米粉和水搓成圆球,裹上芝麻,温油下锅慢慢炸黄,起锅后倒入另一口有饴糖的锅中翻炒,再起锅,转入铺满芝麻的箩筐内簸几簸,欢喜坨就做成了。它形如核桃、外酥内软、甜而不腻,是当时流行的早点,沿街叫卖的贩称它为白糖欢喜坨。”
“这段文字来源于武汉一本饮食杂志,它真实地记载了沔阳欢喜坨打进省城大市场的过程,可以证明欢喜坨的发源地就是沔阳。沔阳人一般把逗人喜爱的孩称为欢喜坨,也许正因为这个缘故,才把食物喊成欢喜坨吧。如今武汉有个叫欢喜坨的笑星,红得很,一夜赶好几个场子,赚了个饱。此人长得圆圆滚滚、憨憨实实,着实令人欢喜。”
“第二个就是在清末的时候荆州城内有陶姓一家,在战乱中走散,历尽苦难,终于又合家团聚了。陶姓老人庆幸一家人没有丧生战乱,找出所存的糯米,经淘洗、磨浆、沥干后,掺入适量面粉和红糖,搓为团,再蘸满芝麻,炸制成熟。没想到,成品十分甜美,一家人吃得十分快乐。为了纪念团圆,就此称之为“欢喜团”。陶家也以善制“欢喜团”而出了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