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03.领白马卫指挥使(1 / 1)十碗蒜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陆遥双手负后,往前踏上一步,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无论对陆遥的风评和印象如何,其实朝中许多大臣们的眼中,陆遥不过是个还未及冠的孩子。

朝中的其他勋贵子弟荒唐劲未必就输给陆遥,真正让陆家受人关注的,还是因为建武伯父子当爹的深受当今陛下的圣眷,当儿子则紧抱着太子的大腿不放。

起码有一半风言风语的家伙,都是嫉妒啊!

要是也能混成皇帝或者太子的狗腿子,他们肯定马上把脸给撕下来不要!

照建武伯如今在边关不犯大错还屡有建树的情况下,不出数年这个还挺新鲜的伯爵没准就得再提一提。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的确会议论陆遥,想看陆遥的笑话,却未必盼着陆遥被安阳郡主盯上往死里坑。

毕竟建武伯代表的是陛下提拔起来的新勋贵势力,而沐子青背后的晋国公府则是大周立国的老勋贵。

真闹将起来,太容易惹一身是非了。

就在近乎所有人都为陆遥捏了把汗的同时,陆遥蹦了起来,然后蹦蹦跳跳地走了五步。

沐子青面色铁青:“你!什么意思?!”

周皇苦笑,都什么时候了,不是耍赖就可以善了的啊。

周皇和太子正想给陆遥解围,却听陆遥突然朗声道:“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大家的注意力本来就集中在陆遥身上,听到陆遥以深沉的声音念出这两句诗,瞬间思绪就被拉到了壮阔寂寥的边塞之上。

玉门关,多么熟悉又陌生的词汇。

大周立国之后,玉门关一度是大周的西部要塞。

经过几位荒唐皇帝的折腾,大周的西部边境一退再退,如今已经退到了地处中原的平武城。

一瞬间,耻辱和悲愤涌上了在场每一位的胸中。

就连一向没心没肺的太子殿下,也不禁长叹一声颓然坐下。

而沐子青,此时的双眸已经失神,她拳头握得太紧青筋暴起,面颊上是两行热泪。

和她有一样表现的,是她的父亲当代晋国公以及几位兄长。

曾经的一位晋国公,便是在守卫玉门关的战役中战死。

而如今的玉门关却已经位于北凉国的腹地,不知当年战死者的坟茔是否还在。

在这种沉重的气氛下,陆遥学着戏台上的武生摆了个动作,铿锵有力近乎嘶吼地念道:“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两句诗,从悲壮转到了慷慨,在座诸位头皮发麻。

原来他们从前都误会了陆遥,难道他过去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宣泄心中的悲愤?

他流连风流之地,也许是腹有牢骚只好寄情风花雪月。

他行事荒唐怪诞,大概是常怀悲愤不得不发。

他阿谀奉承太子,是为了保持圣宠,好有朝一日披甲上阵为大周雪耻!

多好的孩子呀!

朝中数位老臣已经对陆遥投以激赏的目光,如今看来,陆遥过去的种种已经解释的通。

就在这时,已经哭得涕泗横流的晋国公一家,在老晋国公的带领下齐齐跪在皇帝面前。

“陛下!老臣愿提三尺剑领我大周健儿出平武向西,破那北凉贼子为我大周雪恨!”

“臣愿往!”

“臣亦愿往!”

......

晋国公一家表态后,许多的勋贵武将也跟着跪下情愿。

周皇虽然面若冠玉看不出心中想法,其实头已经大了起来。

他不是不想追寻祖先的荣光收复失地,但国力不允许啊。。。

就沐子青所谓的凯旋,其实不过是去关东的大山剿匪罢了。

真正面对西边北凉、北边大跃、南边大楚的边境,向来都是勉强防守,哪有主动出击的底气。

归根结底是因为大周占据中原,与这几个强大王朝都接壤可谓四战之地。

并且大周立国已近百年,积弊日深国力虚耗,哪怕当今周皇励精图治仁爱百姓,也不过是表面风光,哪来的钱搞西征。

周皇故作镇定地看了眼太子,见他一脸的不以为意不由得面色阴沉下去,怒斥太子:“太子,你今日为何没去给你母后问安啊!”

叶载墨脑子懵了下,今天自己跟母后问安了啊。。。

他忍不住为自己辩解几分:“父皇,儿臣今天向母后问安了呀。”

“太后呢?”

“也去了啊,难道父皇没~”

见太子要继续作死,陆遥一阵无奈,要不是皇帝陛下就这么一个儿子,就太子这作死的样怕早被打死了。

他赶忙拦住太子的话头:“启奏陛下,臣。。。”

周皇的话被打断却也不恼,他似笑非笑地看向陆遥:“从此诗可看出陆爱卿的忠勇之心可嘉,你虽未及冠却也堪用。

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朕有心让你历练一番如何?”

话题被转到陆遥身上,几位内阁老臣都听出了周皇的意思,连忙附和。

内阁首辅大学士夏毅站起身来,这位素有美髯公之称的老臣如今已经须发皆白。

他行了礼说到:“建武伯忠勇,在北境屯兵驻守,既保边境不失,又屯田经营边贸领百姓安居乐业,实在是文武全才。

建武伯子陆遥有乃父之风,若是承蒙陛下教诲加以磨砺,定能成为大周未来栋梁。”

周皇笑着点点头,对跪地的晋国公一家和武将们做了个手势:“爱卿们的忠义朕都知道了,起身吧。”

有夏毅和周皇一唱一和,园子里的气氛顿时转变,那些本就是跟风的武将也不好意思再提西征之时。

只有晋国公一家,依然是两眼含泪义愤填膺。

周皇又问内阁另一位大臣宇文博,周皇的内阁有四位重臣,其中首辅夏毅老成持重能够服众、宇文博素有机智善于谋划。

“宇文爱卿如何看?”

稍微年轻一些的宇文博淡然起身:“回禀陛下,建武伯新进教化关东博尔哈纳部族归化大周,从此关东又多屏障可保数年太平。

此大功陛下还未封赏,不如就赏在建武伯子身上。”

周皇点点头:“如此甚好,爱卿细细说来。”

宇文博拱了拱手:“臣兼兵部尚书事,新进考核京营,白马卫指挥使告老。

臣记得建武伯曾掌白马卫,当时还立有平叛之功。

不如让陆遥领白马卫指挥使一职,既可表彰建武伯功绩,也能砥砺陆遥带兵之能。”

周皇抚须而笑:“甚好,那就拟旨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