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三章 路上见闻(1 / 1)鱼虾米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雪纷飞,银装素裹。

站在屋檐下,瞧着漫天飘舞的雪花,李九辰怔怔出了神。

“公子天冷,多穿点衣服。”

耳边响起轻声软语,将李九辰从思绪中拉了回来,转身瞧向身后,张丽娘一袭红色裘衣,手里举着一件大裘,正要为李九辰披上,这身装扮跟屋外的白雪,交相映衬,显得明**人。

如今李九辰,已是淬骨境界,周身气血旺盛,些许严寒,对他来说不算什么,不过佳人的关怀,怎么能忍心拒绝。

都说瑞雪照丰年,可今年的雪,来的又大又猛,眼看变成一场天灾。

“杀,杀!”

来到练武场,远远听见喊声如雷,响彻李家堡,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雪,护卫队每天训练,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村民从最初的不理解,到上一次土匪夜袭,成功击退土匪,并且将土匪歼灭,终于明白了保长的苦心,

瞧着护卫队,村民充满了安全感。

如今护卫队,扩充到两百人,上次跟土匪血战,不少人重伤丧命。

得知护卫队要扩招,有些村民犹豫不决,毕竟那晚死伤惨重,心里肯定害怕,不过护卫队待遇优渥,重伤和身死的护卫队员,李九辰重金抚恤,是以,报名的热情依旧高涨。

此时,李九辰面前,站着二十多个人,这些人修炼了白莲秘术,外表看上去,跟其他队员没什么区别,不过,经过药物刺激,他们力气增加不少,在普通人中已是大力士。

其中的花费,李九辰肉痛不已,上次买的那一批药材,林家没收钱,那批药材用完后,又买了一批,这次李九辰硬要给钱,林家没有再拒绝。

连续,两次购买药材,那批财宝,已经用去一大半。

翌日

今天是前往郡府,参加诗文会的日子,李九辰坐上了马车,前往枭阳城,跟薛公子会合。

路上积了厚厚的雪,马车行进缓慢,陡然,嘎吱一声,马车里的李九辰,身体往旁边一倾。

掀开帘子,驾车的是大牛,此时,大牛站在车轮旁,嘴里嘟嘟囔囔,是似在咒骂。

瞥了一眼,车轮陷进雪坑里,而且车轮已经损坏,就算车轮出来了,马车也动不了。

“反正离县城不远,徒步去县城吧。”

看着大牛,李九辰吩咐道。

大牛只好做罢,将马匹牵了出来,至于后面的车厢,只能扔在这里。

官道上,到处是逃难的灾民,有关吴国闹雪灾,而且正有大批难民,流窜到枭阳县的消息,早传的沸沸扬扬。

难民身单体薄,扶老携幼,向着枭阳城而去,李九辰心中不禁感慨,底层百姓生活艰辛,连基本的温饱,都没有着落。

宁做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一些逃难的人,见李九辰穿着不俗,纷纷围了上来。

“公子,行行好,给点吃的吧。”

“孩子,好几天没吃东西,快要饿死了。”

……

李九辰心中不忍,吩咐大牛,将包裹里的干粮,分给灾民,谁知道他这一举动,导致周遭灾民全涌了过来,人群登时拥挤成团。

包裹里的食物被哄抢一空,人群散去,瞥见地上坐着一个小女孩,满脸泥土,身上脏兮兮,揉着眼睛呜呜大哭,李九辰走了过去。

“小妹妹,你怎么一个人在这,你的家人呢。”

瞅了一眼李九辰,听到家人,似乎想到了伤心事,又是一阵嚎啕大哭。

目光一动,李九辰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包裹,里面装的是绿豆糕,张丽娘知道他要出远门,特意给他做的,留到路上吃。

拿出一块绿豆糕,在小女孩面前晃了晃,闻到糕点的酥香,立马停住了哭声,眼巴巴盯着糕点。

“这是给我吃的嘛。”

小女孩怯懦的道。

“吃吧,就是给你吃的。”

李九辰露出笑容,柔声道。

小女孩接过糕点,先是轻轻咬了一口,随即,露出灿烂的笑容,吃到了一半,忽地,停下了嘴,瞅着手中剩下的糕点,目露不舍的放进了口袋。

瞧见这一幕,李九辰心头发酸。

“放心吃,这里还有好多。”

说着,又将手里的糕点,递给了小女孩,看着一堆糕点,小女孩大眼睛扑闪扑闪,眼睛里仿佛有小星星。

周遭灾民,居然又围了过来,目光盯着他手里的糕点,李九辰抬起头,目光扫视众人,神色冷漠,厉声道。

“前方就是枭阳县,大家到了枭阳县,就能吃上饭。”

灾民闻言,脚步顿停,木讷呆滞的脸上,露出了一抹喜色,再说李九辰身后的二牛,壮硕魁梧,凶神恶煞,一看就不好惹,

“这位公子,说的可是真的,我们一路走来,遇到的城池,皆是大门紧闭。”

一个老头,神情悲戚,疑惑的问道。

“枭阳城方县令,爱民如子,如今在城外施粥赈灾,大家不用担心。”

李九辰掷地有声的道。

话音刚落,路过的灾民,目光齐刷刷望向他,见李九辰神色诚挚,不似说假话,眼睛望向远方,隐隐可见城池轮廓,不禁加快脚步。

周遭的人,全都走光了,小女孩低下小脑袋,可怜巴巴,李九辰眼中闪过怜悯之色,要是扔下不管,结果可想而知。

“小妹妹,跟着哥哥走怎么样。”

听了这句话,一双大眼睛望着李九辰,随后,点了点头,李九辰牵着她的小手,向着枭阳城走去。

城门前,扎满了帐篷,纵横交错,井然有序,灾民就住在里面,时不时,会有县兵巡逻,防止灾民闹事。

几十口大锅,冒着蒸蒸热气,空气中弥漫一股粥香,每口大锅面前,灾民队伍排成长龙,秩序井然,没有出现争强的场面,之前有人插队闹事,全被官兵给抓走了。

刚到城门口,便瞥见方县令。

此时方县令,手里拿着一根筷子,筷子插到锅里,见筷子立在粥里不倒,方县令满意的点了点头。

朝廷赈灾发粥,有相应的规定。

厚可插筷,裹不渗水!

粥里能插筷子,毛巾裹着不渗水,说明粥里米粒足,灾民能吃的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