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蓟城后,在郊外的邸店内,含霜醒了过来,她知道白硕已经凶多吉少,便想自己了结自己随他而去。
荆侩赶紧阻止她,却不成想她一心求死,几番争执之下,含霜用匕首划破了自己的脸,鲜血淋漓很是凄惨的模样。
“含霜姑娘,你这是何必呢?秋郎他委实不愿你涉险,故而让我等保全你,他说……他说他有事要你去为他做”。
什么?含霜既疑惑也悲切,茫然地看向荆侩。
秋郎说他在浿水河畔的射鹿客栈存有物什,这是钥匙,你去亲自把东西取出来吧。
含霜接过钥匙,许久才抬头看向荆侩,“真的找不回少爷的……遗骸吗?”含霜近乎是挣扎着舌头才问出这句话来。
荆侩顿了顿,他那粗糙的脸上面色十分难看,过了许久他才回话道,“秋郎的尸首被挂在蓟城城头,此时有些许不便,等过些时日我们去乱葬岗将他接回来……”
他说完十分愤懑却无能为力地顿足,一拳打在墙上,只见墙上留下了一个深深的印子,隐约还能瞧见丝丝血迹。
门外一片雪白,风雪呼啸,只是人已异当时。
十日后
秋郎的尸身残破不堪,荆侩他们小心翼翼的将他从乱葬岗带回郊外安葬,含霜看了白硕的遗骸险些昏倒,她忍着悲痛将他的一缕发丝剪下,用一根丝质的红绳仔细系起来。然后,她亲眼看着冰冷的泥土和着积雪将白硕一点一点吞没。此生再无法相见,无论她怎么哭泣,也没有那个少爷来安慰她了。
经年寥落,人事未变,少年风华正意气。
把酒浇愁,那问心绪何如?浿水横流。
古渡依旧,迎面送秋风。
滩头枕沙鸥,红蓼白萍黄芦,何问人间愁?
含霜再一次站在浿水河畔,河边的风轻扬额边的鬓发,那件事已经过去了快一个月,河边还是有些寒冷,冷风将她哭得发红发肿的眼睛吹得有些干。
雪白的滩头,看不见一只生灵,安静的大兴山就在身后,红蓼渡头连行人都很稀少。
在曾经白硕写下的《红蓼帖》石滩前,含霜取出木琴为他弹琴,为她的少爷,为她的秋郎。她甚至不曾叫过他的名字,秋郎,第一次喊他时是被荆侩带出燕王宫时所喊的,她甚至都不知道他有没有听见。
她犹记得当初与白硕流落在此的光景,那时二人该是快乐的,心中向着微小的希望,小小的人相互搀扶挣扎活着。也许爱而后知,爱而不得,是遗憾也是收获,人生或许就是如此吧,真情无语,流水落花,最是经不起等待。
浿水河畔,红蓼渡头,射鹿客栈。
含霜找来这里,无非是荆侩对她说白硕有要事让她去做。
那一天,客栈的老板阿大头一次见到红蓼渡头站了位气质出众的蒙面女子,她在燕国画师留下的《红蓼帖》石滩上弹了许久的古琴,那琴声幽怨悲切,萦绕了整个河滩整个红蓼渡头。
阿大从小便待在这浿水河畔,早年他父亲是这燕梁边境的豪杰,在这大兴山头是骑马射鹿的好手,后来便在这红蓼渡头开了这家射鹿客栈,专门接待四方豪杰。
见那女子背负一把木琴,信步沉稳来到客栈门口,阿大上前行礼招呼。
“姑娘是要打尖儿还是喝茶,在下定效犬马之力”,阿大十分客气。
阿大分明记得,那女子长着一双极好看的眼睛,虽然似蒙上了一层寡淡的冷漠,还有许多难以言说的悲切,虽然她蒙着面巾,但从她脸的轮廓上,还是可以想象得出她出人的姿色。
“白画师在此存有物什,我今日是来取的”,含霜回礼便问他道。
听得她如此说话,阿大细细打量了她许久,才会意的让店小二从库房里取出了一个镶铜边梨木箱子。
“姑娘,白画师的物什全在此,请您清点”,阿大让小厮把木箱放在含霜跟前。
含霜从怀里拿出荆侩交给自己的钥匙,白硕他有事要交给自己去做,可眼前的箱子她委实看不出有什么名堂。
刚打开箱子,里面便是许多幅书画卷轴,想必是他留下的画作,箱子侧面是一份蜡封的信纸。
见信封上写着含霜亲启,含霜便拿起来仔细拆开,里面是白硕亲笔书札,甫一打开信纸便看见熟悉的清瘦小楷,顿瘦且刚毅。
刚看见信头“含霜小丫鬟”五个字,含霜便再也忍不住情绪,泪如泉涌,几颗晶莹的泪珠瞬间将衣领打湿,阿大在一旁不知作何,显得局促不已。
待收拾情绪后,含霜继续读了下去。
含霜小丫鬟:
某自知此行凶多吉少,然某身负家仇,纵涉险也百死不悔,唯不舍牵连汝,故某托付荆兄护汝周全。于汝某委实有愧,望汝在某身死后自寻安定,汝若安好,某便无憾于世,某唯有一事难安,便是未切耳闻汝唤某秋郎。
然,万事非顺,尘缘已定,望汝安好。
秋郎绝笔
原来,他在燕王宫的那些时日便已安排好了后事,他始终都做到了,他说一定会护自己周全,他一直都做到了。
虽然含霜曾暗自难过,他为了利用自己,才来寻自己,虽然她自己是甘心情愿被他利用,但没想到他才是最辛苦的那一个人。
原来,在白府废墟面前,他曾问自己后不后悔,如果那时含霜说后悔,他真的会放弃一切,可是他听了含霜的话,脸上只有僵硬的神色,那不是别的,正是他最后一丝绝望。
打开那些画轴,画上的女子全是自己,侧立竹林的自己,手折梅花的自己,荷锄采菊的自己,立案研墨的自己,弹琴的自己……画轴最下,一张娟秀纸片小像,画的正是小时候的自己,画的背面写着“秋郎的小丫鬟”。
他说自己是他的“小丫鬟”,原来,他从来都很在乎自己。
秋郎,她的秋郎,他一直都在乎自己,他一直都关心自己……
“那少爷,咱们找到凇安君殿下后,还能回到蓟城的家吗?”
“也许咱们能回去……也许……咱们再也回不去了”。
“没大碍,姑娘切勿碰水,这样好得快些”。
“姑娘如此好意,在下无以为报,不如就让在下为你画幅小像吧”。
“我当然记得,我一直都记得你,含霜,我的小丫鬟”。
“含霜……我不要你死,我弄丢过你一次,所以哪怕会有危险,你放心我会护你周全的”。
然,万事非顺,尘缘已定,望汝安好……
某唯有一事难安,便是未切耳闻汝唤某秋郎。
“秋郎……秋郎……”那一刻她钝声跪在地上,好狠心的秋郎,竟要她独自活在世上,想到这里她哭得悲切而难以自抑。
秋郎,秋郎,你听见了罢!
我的秋郎,我的少爷,我的意中人是你啊。
红蓼渡头的阿大第一次见有人哭得如此悲切断肠,他自幼在这浿水河岸长大,是这大兴山的豪杰,经营射鹿客栈的这些年,他见过许多形形色色的人,却从未见过如此凄绝的场景,他见那女子绝望至极,好似随时便会有一骨碌跳进那浿水河的架势。
阿大心想此时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便去安慰她道,“姑娘不必如此悲切,世人终有一别,不过是缘生缘灭罢了,想必白画师他,他也不想见您如此”。
或许在这世上,真的没有人可以对另一个人的伤痛感同身受,你一个人悲痛欲绝、万箭穿心,也不过是你一个人的事,旁人或许会同情、嗟叹,却无法体会你那悲楚。
含霜无暇顾及他,绝望的抱着梨木箱子径自离开了射鹿客栈,屋外的雪还未化,江滩一片雪白。
阿大至今都还记得,那女子定定的在河畔抱着画轴哭了许久,她从怀里取出一纂被红绳绑住的头发,然后将自己的一缕发丝用匕首割下,仔细将两股头发用红绳缠绕好久,她才依依不舍地将绑好的头发放进方才带出客栈的铜镶边梨木箱子里。最后她终是失神地离开了红蓼渡头,自此以后,阿大再也没有在这浿水河畔见过这女子。
古渡依旧,迎面送秋风。
滩头枕沙鸥,红蓼白萍黄芦,何问人间愁?
在这方小茅屋内,我安静的听她说完她的故事,炉火上的茶汤已经沸腾。
含霜小心将茶汤端起来,她用陶碗盛上茶汤为我端了过来,我连忙谢过她。
“华琴师,你知道吗,在这片山的尽头,有一片小塘,滩边长满了红蓼花,明年的秋天一定很好看……”
我心下暗自为她难过,想必她说的小塘边,明年红蓼花一定会开得很美,很美。
就像浿水河畔的那些红蓼一样。
她的秋郎一定是一位极好看的翩翩公子,他一定如微风中摇曳的红蓼一样,把所有的温柔都给了他的小丫鬟。
看着屋内墙上挂的画像,画中的含霜娇艳动人,一颦一笑都是那样传情。想必遇见含霜之后,秋郎所有的提笔都无关风雅了,因为他的画里是她,眼里是她……
眼前人是心上人,画中人是意中人,大抵如此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