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双手就接过来,直接塞进口中生怕有人要跟他抢一般。
随即云挽歌摆手逐客。
楚辞笑嘻嘻一声然后跟云挽歌告辞后便退了下去。
人走后不久,晚秋就端着红膝木盘走进屋内,木盘里头是碗紫苏汤,是晚秋亲自去熬足三个时辰的。
云挽歌接过她呈来的汤碗,慢慢的一小勺喝完汤碗中的汤水,然后将汤碗交给晚秋。
晚秋拿过木盘中摆放的手帕递给自家大小姐,云挽歌接过手拭擦嘴角上的汤汁,然后还给晚秋。
然后云挽歌问了一声贴身侍女晚秋:“什么时辰了?”
晚秋收拾桌上的东西,一听自家大小姐的问话,便开口道:“回大小姐,已是巳时。”
已是巳时的话,也到接涧墨回府的时间。
云挽歌便优雅站起身,让晚秋跟着她一起去趟国子监接人。晚秋得令便吩咐婢女将东西都拿下去。
大殿中已齐聚文武百官,秦帝也坐到金色的龙椅之上居高临下俯视看着群臣,其中目光放在右边首位的方向。
看着一袭尊贵的尊紫色朝服的苍九卿,秦帝搭在龙柄的手暗自握紧几分。
秦帝将目光放在苍九卿身上的同时,苍九卿也同样抬起摄人凉薄的丹凤眼,回视着秦帝。
大殿两道目光彼此相互而望,朝中的文武百官齐齐看向南秦这一帝一王身上。
最后秦帝先败下阵来,收回了目光,不再多看大殿之内的苍九卿。
等他们二人结束眼神对决,其他人倒是松了一口气,要是这两位再继续下去的话,恐怕早朝就不用再开了。
其中一道目光却放在苍九卿的身上,这人正是当朝东宫太子,南秦未来的储君,将接替秦帝的帝位。
这人跟他争斗多年,次次都败在这人的身上,即使是父皇也没讨到任何一处好的。
怪不得会连续折在这人手中。
太子明白这个事实后心里可就难受到极点,即使是事实,却也让太子一下子无法接受过来。
以前是以为苍九卿有父皇做为靠山,才会目光中无人,不把他一个当朝太子放在眼中。
如今苍九卿与父皇决裂,再看苍九卿跟父皇数次的对决,都把父皇踩在地上摩察。
连父皇都难以对付的人,而他想要跟苍九卿对抗恐怕只会是以输收局。
直到坐在龙椅的秦帝开口,也让太子立马收回目光,看着大殿之上的父皇。
“众位爱卿,朕收到燕州知州八千里加急奏折,燕州如今盗贼横行,四处对燕州百姓烧杀掠夺,残害人命。”
秦帝说完这长长的几句话后,不禁就叹了一口气,是对燕州的情况感到忧心仲仲。
大殿之骨的群臣听闻面色瞬间大变,没想到如今的盗贼如此丧心病狂,竟对无辜百姓下了狠手。
只不过有一个问题他们倒是想不通,燕州也有朝廷军队驻守当地,岂能让这群渣碎如此无法无天。
“所以朕想要听听众位爱卿的想法?”
秦帝再次开口询问,目光朝着所有人的身上掠过,最后视线落在苍九卿的身上。
其他人的目光怪异,个个皆是两眼望地,除了太子外,只见太子冷冷望着苍九卿。
谁不知皇上跟南陵王处处针锋相对,天天都在朝堂上对弈,而他们这群人天天都在心惊胆战。
朝中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皇上虽说是想要问朝廷的群臣,实则只不过一个说词而已,真正目的在于南陵王身上。
“九卿,朕知道你向来有想法,不知你是怎么看待燕州盗贼这事?”
秦帝全然当其他群臣当成空气,眼中只有苍九卿一人,看着苍九卿再度开口问道。
这事其实让太子心中十分难堪,明明父皇可以将此事交给他去做,眼下的他就缺少一个机会立下政绩跟军功。
之前父皇宠信于苍九卿一直不给他大展拳脚,也没让朝中的百官看到他的实力与及能力,所有的荣耀都在苍九卿身上。
这口气一直睹在心头过不去,越想就越难受。
即使如今父皇跟苍九卿的关系破裂,这些事照样也落不到他的头上来,这如何能让太子不气。
苍九卿抬眼望去,看着龙椅上的秦帝,声音凉薄:“貌视王法确实要整治。”
话音落下其他人全都看向龙椅上的秦帝。
龙椅上的秦帝听闻后也点了点头:“九卿说的不错,这群恶贼烧杀抢掠不把朝廷放在眼中,确实是要朝廷出手才行。”
秦帝的话刚说完,站在左边的太子站出列,抬头看向龙椅上的秦帝,立马开口:“父皇,儿臣愿为父皇分忧解难。”
太子想要趁秦帝还没开口时立马抢先机。
朝中群臣一听倒是没人同意太子的决定,即使是站在太子的阵营势力也不赞同。
太子究竟想干嘛,乃当朝太子,未来的储君,将继任天子之位的人,怎么能与盗贼正面抗上。
秦帝也是一脸愣,倒没料到太子会跳出来拆他的台,顿时就让秦帝颜面尽失。
不明白为何在这个时候倒乱,将他的原本的计划都被太子毁得一干二净。
此时的太子并不知秦帝心里头的怒火已冲上眼了,还直接朝着秦帝屈膝下跪看着龙椅上的秦帝。
太子这一出是让跌破所有人的大眼,不明白这太子干嘛跟皇上对着干。
不是说父子兵上阵对付一个外姓人,怎么眼下看着这儿是专吭老子的节奏。
“回禀皇上,太子乃南秦储君不容有失,所以臣在此恳请皇上认真思虑过才可决定”
说话的正是当朝太尉谢百昭。
谢百昭可不是为了这位太子的安危着想,不过不想太子有机会立下政绩军功罢了。
所以谢百昭会想尽办法阻止太子前去燕州。
而且他并没说错,太子毕竟是当朝东宫太子,也是未来的储君,虽说不一定能坐上那九五之尊之位。
谢百昭的开口却让太子心中愤怒不已。
这谢老狐狸真以为他蠢不成,还不是怕他建功让太子之位坐得牢实些而已。
虽说国丈站在太子这边,可他也是怕这外甥当真在中途出事的话,整个国丈府就彻底失势了。
所以国丈并不想让外甥去冒这个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