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栖寒去京兆府了解到,济世堂之前有个病人叫朱贵,住在朱门街,家里是经商的,这朱贵多年疾病缠身,本来前段时间李大夫看过之后病情已经稳定了,日常服用汤药即可,没想到今日喝完药一睡不醒,其家人一探气息居然已经死了!
朱贵家属不依不饶,闹到济世堂,又闹到京兆府,官差已经把一干人等带回去问话了。
现任京兆府尹是柳飞,柳曳夫人族中兄弟。在天子脚下,能当一城之长官的都不是寻常人物。这个柳飞虽无十分政绩,但柳曳夫人在宫中颇为受宠,加之他本来就擅于左右逢源,也颇得皇帝器重,这才坐上了如今位置。
柳飞派人延请了几名御医,连同京中几位老大夫查证朱贵一案。恰逢此时,轻罗与李凡的师傅张玉和自江夏赶来。张玉和已八十有余,白发雪须,依旧是精神抖擞,他在江夏一带颇有名气。
张老大夫跟着众位大夫一起看过死者与方子、药渣,众位大夫一直认为药方和药渣均无不妥。倒是张大夫看过死者之后,面色凝重。
死者家属哪肯就此作罢,济世堂只好赔了些钱了事。而李凡再也不能去济世堂坐诊。
孟栖寒与父亲商量过后,让张玉和暂居孟家来,等李凡放出来后,也可暂时到孟家落脚。
如此折腾了几天,云墨书院又开了学。学生们回到书院上课,连受伤的宋嘉鱼也回来了。虽然她的右胳膊还是严重脱臼,但她已学会了用左手写字。
魏陵阳给孟栖寒传了信,说了些府上的事情,并提到张大夫医术极佳,连太尉府的人都拿了帖子来请,说是让张大夫走一趟太尉府,为太尉家的小儿子诊病。
孟栖寒想起来,太尉家的小儿子,正是裴应西。
于此同时,一条消息自虞京流传开来,江夏爆发瘟疫。更为紧迫的事,距江夏千里之遥的虞京,也出现了感染者。朱门街朱贵横死,其家属也很快出现了跟他生前相似的症状——咳嗽乏力、胸痛发热、呼吸困难,普通汤药根本无济于事。
更有些大夫称,此场瘟疫乃二十年前的瘟疫卷土重来。
二十年前的那场瘟疫,是所有经历过的人的噩梦。虞国的臣民们至今还记得,原来热闹的虞京是如何一下子消寂下去,粮商和药商们哄抬物价,本来穷苦的人家开始鬻妻卖女,民力困竭,物价飞涨,骇人听闻。更有近万人感染,尸体遍野,哀鸣不绝,惨不忍睹。
当年,有一户父母亡而子女逃,但所有人都怕被传染,将几个孩子拒之门外,他们乞讨无门,休息无所,悲哭动地,实在可怜。
后来,幸有白衣仙女自苍云山而来,她本是冒险闯入皇宫,劝说当时的皇帝帮忙治理瘟疫。有了皇帝的支持,她带领众人治理病患、安葬死者、养恤灾民。
她在民间威望极高,连当时的皇帝都对她钦慕不已。她就是先皇后——洛扶疏。
世人皆知,洛皇后在进宫后为皇帝生下一子,名萧暄。先帝死后,皇长子萧暝携“遗诏”逼宫,血洗先皇后一族,萧暄自此下落不明。
但世人不知的是,萧暝生母臻夫人出身更加显贵,但那场瘟疫改变了一切。原本生有长子又备受宠爱的臻夫人,才是最有可能入主中宫之人。
那时,洛疏斜在民间力排众议,选择了将感染而死的人进行火葬。刚开始,众人皆是排斥,可是慢慢大家发现这样很好的阻止了瘟疫的继续传播,火葬也就在民间流传开来。
当年,萧暝的母妃臻夫人不过疑似染病,先帝命人强行将年幼的萧暝送走,一把火烧了臻夫人居住的寝宫,臻夫人与几十个丫鬟官宦全部被烧死,而先帝对外宣称意外着火。
关于臻夫人的事,柳曳夫人也是掌管后宫多年才得知,看着皇帝得知“瘟疫重现”后阴云密布的脸,她派人连夜往宫外送了一封信。
柳飞接到宫中传来的密信,下令逮捕了将瘟疫一事外传的几位大夫,于是李凡又很快被捉了回去。
在云墨书院,下了晚课后,宋嘉鱼又回到了自己的寝居内做刺绣。她最近在绣的,是一副《松鹤延年》的图案,为父亲几个月后的生辰做准备。她的右手受了伤,索性就用左手绣。
阿墨生来就没有父母,也理解不了人间的孝义。但见宋嘉鱼这般辛苦,也就跟她一起绣了起来。
宋嘉鱼极其感激,只是她没想到阿墨在刺绣上十分笨拙。
宋嘉鱼想起阿墨的身世来,一个小门小户的庶女,又自幼没有亲姨娘,居然连最简单的女红都不会,竟是比自己还可怜几分,遂对她越发亲密起来。
幸好刺绣一事,有轻罗的帮忙,不然这好好一副刺绣,竟是要毁了。
轻罗是个蕙质兰心的姑娘,今天却心不在焉,针扎在手上的次数比阿墨还多。
“轻罗,你到底怎么了?”阿墨和宋嘉鱼皆问道。
轻罗这才说,师兄李凡的妻子给她传了信,说是李凡又被抓进了京兆府,张大夫还在太尉府,现在不知道怎么办,只好求助这个师妹。轻罗也不过是一介婢女,眼下急的不知如何是好。
阿墨也听闻了关于瘟疫的传言,虽不知真假,但这种大事,还是谨慎为好,京兆府尹这般不分青红皂白的抓人,未免草率了些。
是夜,阿墨翻墙而出,她没有去京兆府,而是直接去了朱门街。朱家的大门已从外面锁住了,白日里有人把守。到了晚上,官府便把门锁了省事。阿墨轻松进入了朱家院子。
朱家的院子不大,除去厨房和正、偏两厅,只有七间屋子,一家是朱父朱母住的,一间是朱贵弟弟住的,还有两件分别住着粗使的婆子和仆人,一间堆放着杂物,一间放着朱家账本等东西,最后一间,应该是就是朱贵生前住的房子了。
朱贵的尸体已经匆忙焚化,灵堂外却依旧贴着朱家的祭文,祭文上写着:吾兄朱贵,生于辛亥年已卯月丁巳日......
阿墨突然想起在落云斋遇到的黑虎巷李氏,她说五天后是她婆婆吴大娘的生忌。那天是二月休沐第一天,壬子日,五天后,正是——丁巳日。
一个瘟疫而死的病人,一个被火烧死的老寡妇,皆生于已卯月丁巳日,阿墨觉得,这两个人之死冥冥之中尚有联系。
放账本的屋子,应东西太多而显得杂乱无章。借着微弱的灯光,阿墨翻了翻桌上的账本,朱父的生意做得并不大。从账本上看,朱家也没有跟江夏相关的生意。
打开朱贵生前住过的屋子,一股浓烈的药味铺面而来。阿墨借来了轻罗的肠衣手套,小心的翻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