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大儒新作?(1 / 1)柳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桃花堂传授的是《迷踪步》、《落英剑法》,饮酒堂传授的是《醉拳》以及《醉剑》!

孔乙己乘着酒兴,把菊花书院的几门技法,都传授给了李横渠。

李横渠有圣贤空间,几乎一遍就全懂了!

月上中天。

孔乙己进入虎啸泉的洞府中闭生死关冲击文舟境。

李横渠独自回到院子里,脑海浮现出面板的信息。

宿主:李横渠

修为:暂无

功法:《菊花真经》(登堂入室)

技能:火眼金睛(初级形态)、迷踪步(小有成就)、落英剑法(小有成就)、醉拳(小有成就)、醉剑(小有成就)

《菊花真经》是一门功法。

李横渠完全理解后直接就踏入登堂入室的境界,而迷踪步、落英剑法、醉拳、醉剑是技法,单单是理解只能达到小有成就的境界,想要再进一步就必须实际演练几遍!

这样的收获已经在他意料之外,不枉他抛出了屈原的《天问》!

“已经半夜,该休息了!”,李横渠没着急修炼,想躺在床上睡觉。

“检测到宿主正处在空闲状态,系统将进入自动学习模式!”

李横渠刚躺下来耳边就传来系统声,瞬间出现在圣贤空间的书房里,乖乖学习书法描摹《颜真卿集》。

清晨。

山间的雾气尚未完全散开。

李横渠躺在床上,眼神空洞洞地。

尽管在圣贤空间里练习书法,没有身体上的疲惫,可精神上的困倦就够难受的了!

一日之计在于晨。

李横渠躺了一会儿,毕竟有任务在身,还是决定爬起来。

漫山遍野都是修炼的学子。

但凡是视眼开阔的地方,基本上都已经有人占领。

李横渠逛了一圈选择了一棵老榕树!

老榕树生长在前山的西面,基本没有几个学子在这里,相对其他地方要安静许多。

儒道修行是从泥宫丸入手,然后以才气贯穿周身百脉,以及三百六十五个穴窍。

李横渠坐在老榕树树杈上,运转《菊花真经》的窍门,气与意合纳才气入泥宫丸。

半刻。

李横渠眉心泥宫丸成功产生一缕才气。

这速度可是有点慢呀!

按照这种修行速度,他一个月能冲开第一个穴窍,踏入养气境一段就不错了!

这还是他对《菊花真经》的理解达到了登堂入室境界的原因!

难怪原主在菊花书院待了三年,上个月才产生才气甚至又消失了!

嗯?

李横渠突然想到一幕。

电影电视里古人读书都喜欢摇头晃脑。

换个修行的姿势?

李横渠想着就从老榕树上站起来,摇头晃脑地读着《三字经》,同时心中运转《菊花真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李横渠沉浸在一种神奇的状态中,完全忘记了自己所处的环境,超然物外全心全意地读着书。

很快。

李横渠眉心泥宫丸就产生了才气。

一缕。

两缕。

三缕……

老榕树侧面不远处,有一个长满杂草的乱石堆。

萧言之坐在乱石堆中修行,却突然听到一阵读书声。

有人打扰了他的修行,萧言之不仅没有生气,反而露出一丝苦笑。

他自从爷爷萧峰死后,他修为非但没有寸进,才气还一直在消散,六年前养气境七段,现在只有养气境三段!

萧言之摇摇头,“像我这样的废物,就给别人腾地方吧!”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萧言之正打算离开,可听着郎朗读书声,却迟迟没迈开脚步!

“狗在夜间会替人看守家门,鸡在每天早晨天亮时报晓,人如果不能用心学习、迷迷糊糊过日子,有什么资格称为人呢。蚕吐丝以供做衣料,蜜蜂可以酿制蜂蜜,供人们食用。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真不如小动物……”

他居然听懂了!

儒道修行需要将天地灵气和典籍中的意念结合从而产生才气。

产生才气的速度和对天地灵气的感应强度以及对典籍中意念的领悟有关。

《菊花真经》是隐逸之气,需要领悟其中隐逸的意念,再和天地灵气相结合,产生《菊花真经》的才气。

萧言之是天才,同样也是废材!

他三岁时就生出气感,对天地灵气的感应,完全当得上仓宁郡,第一天才的称号!

但他的悟性却极差,对典籍中意念的领悟极其迟钝!

以前他爷爷萧峰活着的时候,经常消耗自身的才气,使用醍醐灌顶的手段,将典籍中的意念直接灌输给他!

于是。

他九岁的年纪就有养气境七段的修为!

不过萧峰将典籍中的意念直接灌输给萧言之,这种对典籍神意的理解,终究不是萧言之自己的!

六年来。

萧言之只是领悟了其中一部分典籍的意念,忘记了绝大部分典籍中的意念,修为自然从养气境七段下降到了三段!

那些人并没有说错!

他真地是一个靠着大儒爷爷德泽的废物!

他们只是在说一个事实而已!

这是他这些年来,无论书院其他学子,再怎样嘲讽他,他都一直保持沉默,任由其他人去说的原因!

可就在刚才他居然领悟了书声中的意念!

尽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这对他而言已经是破天荒的了!

李横渠依旧自顾的读书,完全没有察觉到萧言之。

萧言之越听越兴奋。

尽管这本典籍中的意念通俗易懂,可却是涵盖了天文、地里等许多内容,

思想上亦体现了仁、义、诚、敬、孝,乃是新儒正统的核心意念。

不过这本典籍的内容他之前从来没有见过!

莫非是哪位大儒新作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