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十二、美人灵感(1 / 1)青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在玲珑貌美如花,青春可爱,值美人出浴之际反而更增性感娇媚。

“小玲你过来。”

“公子有何吩咐。”

“你这衣服是自己做的吗?”

“嗯。”

“有别的衣服吗?”

“没有,我和姐姐每人就两套衣服,轮着穿的。”

胡亥想了想道:“没有人往这贩衣服布料吗?”

“有,但很贵,我们买不起。”

“那你喜欢新衣服吗?”

“当然喜欢。”作为女生,哪有不喜欢衣服的?

“我给你们买。”

她美目倏亮,单膝跪地道:“多谢公子。”

胡亥笑道:“不必客气,你是我的女人了,老这么生份我不习惯。”

“那小玲该怎么做呢?”

“轻松点就好。”他露出渣男本性,信手一拉她坐到他腿上,“这样不就好了。”

虽然有过肌肤之亲,但她还是羞得满脸通红,胡亥越看越觉得她娇美,喜欢得不行,便向她粉脸上亲过去。

不料刚好静木上来,一见连忙退后,连连咳嗽。

胡亥大窘,“去给你姐姐帮忙。”

玲珑飞也似的跑了。静木这才进来,“公子,贫道老是打扰公子美事,罪过罪过。”

“无妨。不过你也真会挑时候。”

静木只是连声道歉,胡亥笑道:“罢了。道长,句町可有集市?”

“在严道入口南侧,有个小集市,每月有些行商在那赶集。”

“集市上可有衣服布匹?”

“有是有。但价格不低,一般夜郎人买不起。毕竟这地方的人不会织布,多数还是穿兽皮的。”

“什么时候集市开张?”

“通常是月初或月底。”

“我看严道直通寨子,为什么集市不设在寨子附近,反在那里?”

“一来是行商多是秦人,不敢深入夜郎,怕抢。二来夜郎人习惯以物易物,有钱钞的倒是少数,所以换了东西不好往回运,所以设得离秦地近些方便货运。”

胡亥站到窗前,远远看看周围的地形,道:“我观此处,正乃吉地,如果能解决货运的驿站,同时保证行商的安全,能不能在这开设集市?”

静木是明白人,问:“公子是想以商养军?”

“只是其中一个想法。我看将来,商者,三分天下有其一,未尝不是条财路。”

“公子所言及是,但不管是夜郎,还是周边县区实在太穷,若无实业支撑,怕是做不起生意。”

“说得好。”胡亥赞道:“所以我要办一门实业——布。”

这自然是他刚从玲珑身上得来的灵感,她身上的兽皮昭示着这是块巨大的市场。

秦代布艺已经有相当的发展,秦朝还有专门管理织布的官方机构——秦少府下的“东织”与“西织”。秦地的布艺技术也正向周边地区扩展,即便战争也没能阻止。典型例子就是蜀地,在秦朝时织布工艺还比较落后,但到三国时已经一跃成为最发达的产布地区,其布绢行销魏吴。

静木只看到夜郎这块地方穷,没什么油水。但正因为穷,这里便会产生最大的资源,那便是廉价的劳动力。

前文提过,夜郎各国男少女多,而在秦地,织布可以说是女子基本技能,而且那时的织布技术还相对简单,学会不难。更重要的是,这时还没有出现贸易保护主义。

贸易保护主义兴起于汉朝,那时保护的商业机密主要是丝绸,为了垄断丝绸的技术,汉朝对织丝技术,特别是蚕种进行严格控制,带出国外会处以极刑。

后来有个远嫁汉朝的和亲公主,将蚕种藏在帽子里,借回国访亲的机会带出汉国,从此丝绸工艺才在欧洲出现,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商业间谍案例,这位公主也史上留名,称为“神帽公主”。

所以胡亥想法便是教夜郎的妇女养蚕和织布,形成产业,并利用这儿的劳动力优势,向秦地输出商品。

静木听了他的计划后陷入沉思,良久才道:“公子思路不错。只是句町这块地方终究不是我们说了算,要兴办实业,还得问过茶木雅,而这老女人只怕没这个远见。”

胡亥道:“所以我留下昨天那小祭主一命,就显得更有意义。”

静木眼光大盛,“公子的意思是……”

胡亥阴阴一笑,“她不听话,我们便要找一个听话的。”

静木心领神会,道:“但阿琉现在不知所踪,如何是好?”

“只要茶木雅不死,她终会出现。”胡亥道:“不急,一件一件地来。我们先办好征兵的事情。”

静木道:“属下已有安排。一会我就去寨子发布消息,许以包吃包住为条件,再以每月五个秦半两为条件,很快可以招到人的。”

“五个秦半两?”胡亥皱眉,“会不会太少了?”

静木笑道:“公子放心,这的人能吃饱就千恩万谢,我还觉得条件开得太优厚了呢。”

“好,你火速去办吧。”

“诺。”

静木一走,胡亥让珍珑把慕腾请上来。

慕腾上来行礼,“公子可有吩咐?”

“掌柜,你觉得这段时间客舍会有生意吗?”

“很难有生意。”

“那我如果让你把客舍交给我打理你愿意吗?”

慕腾一愣,“公子何等人物,怎能做这等闲杂小事?您是说笑了。”

胡亥道:“非也。因为我想你帮我办件事。”

“公子请说。”

“想请你去一趟巴蜀之地,许以重金,收购一批蚕种和织布机,并以重金招募一批善于织布的能手回来。”

慕腾也是个聪明人,一听就懂,“公子想在此地兴办织布实业?”

“正是。”

“只是这地方如此偏远,怕是没人肯来。公子何不将其设在严道一带?”

倒是一言惊醒了胡亥。对啊!把实业办在这,一切几乎是从头开始,如果设在边境,既占了商道的便利,也不用让秦地的织工离家太远,货运也更方便一些,而且自己可以从秦地和夜郎两头招人。

“掌柜的提醒了我。”胡亥虚心求教,“你还有什么意见吗?”

慕腾道:“小人的贱内便是秦人,也是织布好手,不过随我来这客舍谋生后,手艺几乎荒废。若是公子有意办织布司,小人可带她一同前往。”

“好极了。”胡亥喜道:“来这么久,还没见过嫂夫人,待我前去拜见。”

“岂敢岂敢。”慕腾吓坏了,“公子千金之躯,哪有主动拜见之理?公子稍待,我这便唤她过来。”

很快,慕腾带了他老婆赵氏前来,胡亥取出一件当初从秦宫中带出的金饰为见面礼,惹得赵氏千恩万谢。

随后问起织布方面的问题,赵氏自然知无不言。

原来,赵氏出身于严道县“织少部”,相当于现在的国营企业织造厂。赵氏从事的正是野蚕的采集利用和布艺工作。

中国的养蚕技术兴起于南北朝时期,秦朝时民间还没全面掌握蚕的制种技术,养蚕户主要在北方。像巴蜀、夜郎等地方天气相对炎热,高温下蚕容易生病,所以受限于当时的技术,南方发展相对较慢。

像赵氏这些织造女工主要还是靠采集野蚕,她们称之为“青白”,大概是以蚕的颜色命名的。

要再次感谢胡亥穿越前的家学,他虽然不精通养蚕,但大体有一些了解,虽说这时不像现代有那么多科技用品,如乙醚、紫外线灯、空调器等等,无法做到后世养蚕一样的去病率和死亡率,但只要保持通风、养育空间和桑叶处理,是可以在南方的室内养蚕的。

赵氏和胡亥聊了一个多时辰,作为从前的专业人士,胡亥的话让她大开眼界。她没想到这位公子哥对养蚕也这么“精通”,而且还有这么多“创意”。胡亥所说的放在现代养蚕专家眼中不算什么,但当时确实桩桩都是创举。至少把当时的养育技术提升了两百年。

赵氏拜服:“公子真是博学多才,照公子的方法,一定可以大面积养蚕。”

“过奖。”胡亥道:“在下依掌柜之见,想在离此三十里左右的严道开设养蚕、收桑、织布的专门机构,并以客舍为中心开设集市。想请二位帮忙。”

赵氏道:“但凭公子吩咐。”

胡亥的话令慕腾夫妇二人都感到兴奋,他们从胡亥的话中发现了新的创业机会。胡亥又适时地给他们灌了些鸡汤,表示他们还是大有作为的年龄,将来前途无可限量云云。

最后商定,由赵氏和慕腾前往秦地,招收熟练的织布和养蚕工人,收购蚕种和织布机。由胡亥出一笔钱,准备对客舍周边进行集市修葺。

又唤来丁叔,慕腾交出客舍钥匙,请丁叔代为打理,慕腾走时还担心其他人做不好胡亥爱吃的膳食,但马上有珍珑和玲珑自告奋勇,原来她们也懂厨艺,虽没慕腾这么好,但也不算差。

慕腾还生怕她们照顾不好胡亥,千交代万交代,店里一切事无巨细和丁叔等人说了。胡亥当场拿出百金交予慕腾,两夫妇骑马上路,往秦地而去。

胡亥也是忙得马不停蹄,这边慕腾夫妇刚走,静木便来通知,说招兵的告示发出去了。

“公子您看,我就说了我们条件优厚,我们只招两千人,报名的有五千之多。”

“有这么多吗?”胡亥吃了一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