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趟跑马场之行,最郁闷的要数南安侯府的孙如意和江妙清了。好不容易搭上了永安公主,让人高看一眼了,可是谁知道这个永安公主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翻脸就翻脸了。
都说皇后娘娘最人善慈爱的了,这个永安公主却没有半点像皇后娘娘的样子。就是真的不喜欢妙清,别这么大庭广众之下给人没脸啊。
孙如意心里犯嘀咕这,方才那位康南伯夫人特意向她打探妙清的婚配,想来是有了想法。可是永安公主一变脸,这位康南伯夫人也就跟着变了脸,扯东扯西的说着一些不着调的事情。
两人回到府中。南安候夫人又少不得给孙如意甩脸子了。
“娘,这事还真不怪我。小姑子不讨永安公主的喜,跟我有什么关系!”孙如意只觉得万分委屈。
“你就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下回再有什么事情还是我自己亲自出面好了。”南安侯夫人点了点孙如意的脑袋,白白有给她做了两身衣裳,这都是银子啊!
江妙清一回到家就连忙在梳妆台上翻找着陈婧写来了。可是她哪里也找不到。
“小姐,您要现什么东西?奴婢帮您找吧!”丫鬟看江妙清一阵翻找,把房间找的乱糟糟的连忙问道。
“信!凉州寄来的信你都放在哪里了?”江妙清还指望着从陈婧的信里抓住陈媛的把柄呢。
丫鬟在江妙清身边伺候了许久,从来没见过江妙清这么在意凉州寄来的信。
偶尔陈婧寄了好东西来给江妙清的时候,江妙清心情好了就会看,然后简短的给陈婧回一封信。
丫鬟从箱子里找出了一沓的信来,江妙清迫不及待的翻看起来。
陈婧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给江妙清寄信了,对于这个在京城里长大身份高贵的表姐,陈婧总有一种莫名的崇拜感。
直到陈媛随手把叶绍樊送的一大堆御赐之物塞满了陈婧的小箱子时,陈婧才领悟到这位南安侯府的表姐对她的各种敷衍和轻视。
在此之前,陈婧没少在信中跟江妙清诉说她生活的苦闷。
而陈婧生活的苦闷开始从陈媛回到陈府开始。
江妙清一扫而过,把时间早的信件随手扔了一地。
“从这里开始。”江妙清翻找了半天才找到最久的来信。认真的看了起来。
“这个女人还真是太恶心了。简直就是水性杨花。”江妙清看到了陈婧对陈媛的各种吐槽,陈柏江凌雪一开始为陈媛物色夫婿人选。
一家有女百家求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又是长辈安排的。陈媛并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但是在江妙清看来,陈媛俨然不是个贞洁的女子,觉得她配不上叶梓晨。
“既然跟别人出双入对了,都到了这个份上了,为什么还要纠缠叶梓晨。”江妙清起的把手中的信纸给揉了,仍在地上。
“小姐?”丫鬟看到江妙清发了这么大的脾气不由担心的叫了一声。
江妙清深吸了口气想了片刻,随后对丫鬟:“捡过来。”尺度文学hix
她一定要找个机会揭穿陈媛的真面目。省的叶梓晨被这个女人骗了。
所谓的圣旨赐婚,呵呵,突然天降一个武安侯府五小姐出来,那赐婚的圣旨也是难得的含糊其辞。其实当时这道圣旨下的时候,众人吃惊之后,更多的想到的是胡闹。
毕竟叶绍樊在皇上皇后娘娘那里求来的糊涂圣旨多了去了。
小时候给他养的蝈蝈封官,他心爱的马也是圣上赐名的。跟几个皇子读书的时候,没少把几个皇子陪读给弄哭。
君无戏言在叶绍樊这里似乎打了折扣。就因为这样,还有留言传出,说是叶绍樊其实是皇上的私生子。寄样在叶国公府里的。
其实宣文帝是个十分精明的皇帝。当时他刚把陈太后的附庸者给铲除了。但是朝堂的把控还没有到位。
几个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臣子,来吧,把你们家的儿子孙子送进宫来陪读吧。这可是十分荣耀的事情。
好了,这个叶梓晨就是标准的小打手了。朝堂上谁让皇帝不爽了,行了你家儿子孙子就要在叶梓晨这里吃拳头了。
叶梓晨不愧是叶国公的儿子,生得高大,小时候比同龄人高出半个头,力气也大,再加上皇后娘娘和皇上护着。一般的孩子还真的是只有哭的份。
宣文帝对于叶梓晨这么知情识趣十分开心。但是开心不过两天。叶梓晨开始连皇子也打了。
这下好了,宣文帝一向用孩子们打打闹闹来搪塞那些臣子,现在自家儿子被揍了,那只能捏着鼻子不说话了。
所以叶梓晨的恶名是从小时候就开始流传的。
小时候没有多加引导,长大后的叶梓晨也是一言不合就想动手打人。这个时候可不是单打了,是让下人们一起上打群架了。
京城里的姑娘们不敢家,很大原因是家中的长辈们担心叶梓晨会打人。
南安侯夫人见女儿方才急匆匆的回到房里,不由跑来关心:“妙清,来,快看看母亲给你准备了什么东西。”
江妙清此时却兴致不高,母亲能拿出来的东西无非不过是一下寻常的首饰衣裳罢了。这些有什么用,她如今都十六岁了,可是还没有定婆家。每次出门都要被人问一遍,实在是太烦人了。
果不其然,南安侯夫人拿出了一支金簪。
江妙清瞥了一眼,没当回事,那簪子比陈婧送的还小。
“我的好女儿,娘知道委屈你了。娘就希望你找个好婆家。以后不用再过这样紧巴巴的日子了。”南安侯夫人想想都觉得有些心酸。
府里这么一大家子的吃穿用度都要花钱,府里的爷们又都是不顶事的。她恨不得把所有的银子掰成两半来花。
当初南安侯夫人嫁给南安侯时,还以为自己的命好,能当上侯夫人了,可是没想到南安侯府的底子这么薄,南安侯夫人这一二十年来,没少用自己的嫁妆来贴补。
户部借出来的银子还没有还,那就是近十万两的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