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无需多礼。现在我找你来,是有要事商量。”
崇祯说道,心里暗道你丫的今天不来早朝,我气得就差没带兵去你家喝茶了。
“陛下,什么也别说了。容老臣不客气的说一句。军事情报讲了,皇太极总共有五万兵马来袭,目前京师能有多少人手?”
孙承宗问道,知道崇祯召他来的意思。
朱由检有些为难了,点头道:“这个,我不知道。我刚刚登位子,诸多事情我都还不太了解。”
“那皇,目前最要紧的事情,就是粮食。那皇,你知道现在京城还剩多少粮食吗?”
孙承宗继续追问。
朱由检笑了笑,说道:“不清楚,但肯定没剩多少了。听说外面的人,都开始争相食‘肉’了。”
“皇不清楚,却依旧了解了国家粮库严重紧缺。更何况,外面的人呢?还有那皇太极呢?”
孙承宗这样说道,“说不定,人家的军事部署,就专门针对了这一条。”
“不愧是朕的老师,分析得有道理。哈哈。”
朱由检夸赞道,笑了出来。
陛下居然还能笑的出来,莫不是这几天疲劳过度,开始疯了?
孙承宗有些难以置信,问道:“皇,我心里的意思,你明白了吗?”
“明白,议和是最好的选择!这样既保住了京师,又能退敌。”
朱由检随后面色阴沉的说,“朕堂堂硬气的大明,居然要向敌人乞怜求和,朕做不到。”
孙承宗赞许的点了点头,说道:
“陛下果然聪慧,这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京城总共也不过两万人马,而且几月粮米不进,军心动摇,人心离散。”
“对,皇太极精兵强将,还有机动极强的骑兵部队,可以不虚天下任何人。”
朱由检面色凝重,不甘心的说,“但是大明,只有断头的皇帝,没有屈辱投降的皇帝。”
孙承宗急了,这皇帝摆明了就是要跟皇太极干架的意思啊!
“皇,你看以前的李世民,李渊等人,都是为了先自保为外敌示弱,然后强大起来的。我......”
孙承宗一时间有些凌乱,不知道该怎么组织语言来说服皇帝。
朱由检笑了笑,拉近了孙承宗的距离说:
“我已经软禁了魏忠贤,你看再加锦衣卫,二厂等势力,保卫京师的胜算有多大?”
孙承宗一听眼睛都激动了流泪,太好了!那个老阉人终于落马了!
“我次带了数十名心腹的锦衣卫,趁着那帮势力没有反应过来,秘密扣押了魏忠贤。”
朱由检说:“到了明天,朝时候,要把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引战起来。这样,我就能重掌大权。”
朱由检这样说道,让孙承宗情绪激动。
孙承宗还想要再说什么,却被朱由检止住了。
“老师不必再多言。皇太极摆明了就是要欺负朕,朕也不能让他小看了!”
朱由检咬着牙说道,面目坚强无比。
皇,圣明......
孙承宗本来认为,除掉了魏忠贤,或许还能挽救一下大明,再和金兵议和以图和平发展。
可现在陛下要如此折腾,那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吧!
要是真能打出一场漂亮的保卫战,那大明挽救的机会不是一点半点的!
孙承宗一时间,居然也有些信了朱由检的道。
王承恩这时候也过来了,见到孙承宗也是很淡定,也早就预见皇会这样做的。
“王公公!”
孙承宗对王承恩还是很客气,尽管他痛恨宦官,但知道王承恩也是个忠心的臣子。
“陛下,宫外有两人自荐,说能退敌。”
王承恩一脸不相信的说,区区几个民夫也想来浑水摸鱼了。
“嗯?谁啊?”
崇祯问道。
“一个叫袁崇焕,一个叫曹文诏。”
朱由检一听袁崇焕非常震惊,可听到曹文诏这个人,他竭尽脑汁的去想,立刻令他震惊。
曹文诏,明末名将!这货镇压农民军的手段非常厉害,游击能力也是很强。
“曹文诏?”
孙承宗疑惑着,一时间回忆到了久远的时候:
“陛下,这位是个人才,早些年曾在我营帐下效力。至于这个袁崇焕,听都没听过,估计是来捞个官职的。”
“只要是能解决朕心头事的,朕不厌其烦。让他们都进来吧。”
崇祯心里暗想,袁崇焕虽然没名气,可是以后整个辽东防线都是他守下来的。
“是,陛下。”
王承恩出去了。
随后,两名衣着褴褛的平民进来了。
他们看起来长相普通,普通到让崇祯认为这两货就是来骗吃喝的。
小人袁崇焕!
末将曹文诏!
拜见陛下,陛下万岁!
“袁崇焕?”
朱由检问了一句。
那个长髯的人立马抬头,惊喜道:
“陛下,小人就是袁崇焕。”他心里暗道,莫不是陛下看破了我的才能?陛下可真是慧眼识珠。
“你说你有退敌的方法,说出来。”
朱由检问道,脸色一脸的淡然。
“陛下!那外寇突袭京师,粮草必定不济。我们只要派出一小股军队,断了粮道即可,饿死他们。”
袁崇焕说道,一语切中了袁崇焕的心思。
这只是战术层面的,看来袁崇焕确实有军事才能,不过还是有点冒险。
皇太极肯定会有精兵把守辎重粮米,你以为老奸巨猾的皇太极真能给你捅破喽?
“曹文诏,你有何高见?”
朱由检看向了那个面色洁净的人,这人长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