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像是不间断的房檐滴水砸在凡俗世界的水面上,有些人想要记住却被遗忘,有些人想要遗忘却总会记起。
小地方总是很难留住人才,尤其像榆集这样的小镇。
对于柳小曼这群孩子们来说,一两年换一次老师是常有的事。
初一时教他们美术的老师,过了初一一个暑假开学返校时就再也没有看到过她。
初二上学期教他们音乐的老师,过了一个年也从学校人间蒸发了。
如今他们初三,一向很负责任,对他们很好的年轻语文老师因为家里面的事情被迫调走了。
新转来一个年轻的女老师负责带他们的语文课。
起初他们的班主任很不放心,担心学生们适应不了新老师的上课方式,影响了大家的中考。
过了一段时间后,班主任发现他的这个顾虑是多余的。
新来的年轻女老师姓韩,全名韩莉莉,同学们亲切的称她为莉莉姐。
韩莉莉为人幽默,思想开发,跟这群孩子们在一起有共同交流的语言。
她的课堂生动活泼,开放有趣,将课本里面的内容与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能够充分的调动课堂氛围。
学生们喜欢这位老师,更喜欢上她的课。
在她的课堂上没有无形的压力,可以敞开胸怀进行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在她的课堂上可以暂时让同学们忘记学业的烦恼与压力。
年轻的女老师不仅人美心善,关爱学生,工作负责任,而且人还特别大方。
眼见还有一年同学们就要迎战中考了,平时大家很少接触外面的世界,眼界有限。
她就向学校申请给同学们订阅一些刊期杂志当课外书看,学校经费有限不愿意批,她就用自己的工资给学生们订,拿到班里让大家轮流传阅。
班里面有同学迟到早退,班主任拿根教鞭看见谁迟到早退就抽谁,动不动就罚站罚抄。韩莉莉见状就会委婉的提醒这些同学平时早到点,遵守纪律。
有时还会假装有事把他们班主任支开,让他们趁机逃过一劫。
班里面有个男孩儿成绩还不错,因为家里面出了一些意外事故,搞得的心神恍惚,连续几天上课魂不守舍。
班主任见他学习状况不妙,把他叫到办公室,不分青红皂白把他臭批了一顿:
“眼见还有一年就中考了,你这几天是怎么了,怎么上课总是走神,心不在焉的。这样你的学习效率能够提高吗?你的成绩不稳定,忽上忽下的,想考重点高中非常困难,如果再不踏踏实实的认真学习,能不能考上高中都是一个问题。”
那个男孩儿听老师说自己能不能考上高中都是一个问题,反而更加泄气了,直接动了辍学的心思,一连好几天没来上课。
韩莉莉在办公室听到柳小曼他们班班主任王大喜吐槽:
“你说这小孩儿,迟到早退,上课心还不在焉的听课,我还没说他两句直接不来上课了。”
“是前两天别你叫办公室的你们班那个某某的男生吗?”
“对,就是他,这都好几天了也没来上课。”
韩丽丽一听这个男孩儿的名字神经立即紧绷起来。
他记得这个男孩儿,成绩还不错,为人低调,学习也很努力。
心想:最近这几天就见他没来上课,听同学说他们家好像发生一些意外事故,以为请假了,原来是旷课,不会发生什么事情吧?
那天韩莉莉跟王大喜和班上的同学了解了一些情况,下午放学让班里的一个男孩儿带路去那位男生家查看情况去了。
男孩儿的父母开三轮车拉砖时撞到了石桥上,父亲摔断了腿,一条腿骨折了,需要恢复一年半载,母亲虽说没有大碍,腰平时就不好,事故中多少也受了一些影响,也需要静养一段时间,少说几个月不能干活。
男孩儿的爷爷奶奶过世早,爸爸不能下床,妈妈不能干重活儿,再加上王大喜恐吓人的话,他就跟家里人说自己不上了,横竖考不上高中早不上总比晚不上的好,在家还能帮家里干些活儿。
男孩儿的父母是极不情愿让男孩儿辍学的,可是听儿子说他们班主任说他都不一定能考上高中时就又为难了。
这几天,男孩儿一直待在家里没去学校上课,男孩儿的父母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韩莉莉的这次家访给这个家庭化解了燃眉之急。
十三四岁的孩子啊,他们哪儿有精准的辨别能力,老师夸大其词的话语加上家里的突发事件,顿时让他失去了清醒的头脑,陷入一片混沌之中。
男孩儿的成绩虽不是班级里面拔尖儿的,努努力考上重点高中不成问题,想考上普通高中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回到学校之后他更加勤奋努力学习,成绩突飞猛进,仅用一个月的时间成绩就冲进了全班前十名。
韩莉莉虽然是实习老师,但是她很有能力,上课也很有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
年轻人精力充沛,工作热情度高,她很爱同学们,同学们也很喜欢她。
韩莉莉知道这群孩子中大多数都是淳朴善良的,他们希望能够顺利考上高中。
王大喜已经五十多岁了,王大喜和这群孩子之间存在很深的代沟,虽然王大喜平时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他们好,但是学生们未必能够真正的接受。
一方面为了帮助学生们有效率的提高学习成绩,另一方面也为了帮助年纪大的王大喜分忧解难,韩莉莉主动挑起了大梁。
韩莉莉按照班级的座位排序将班里面的同学分为前后八个人一组,一个总组长,七个小组分科课代表。
韩莉莉还给每个小组课代表制定了一个表格,跟代课老师对接好,让代课老师把必背的知识点和必会提型对接给小组课代表,在规定的一周时间之内将这些知识点和题型完成。
一周一总结,小组组长负责汇报成员背诵情况,各科老师一周抽查一次。
早读时同学们容易犯困,背书效率不高。
针对这一情况韩莉莉特许大家可以走出教室外,在教室楼梯走廊、楼梯口,学校操场,学校小花园等一些地方读书。
前提是学生们选择的这些地点要在老师的视线之内。防止有些同学以假乱真。
如此一来。在这种三分开放三分自学四分管制的情况下,同学们的成绩呼呼的往上升。
起初不太放心韩莉莉这个大胆的教学尝试的王大喜不由得感叹:“这可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啊!老了老了,比不上年轻人的点子多,这小鬼还得大鬼治得住,我这个老鬼不行喽。”
韩莉莉忙着一边帮助爱学习的孩子提高成绩以外,另一边也没放弃那些不爱学习的孩子。
她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为他们收集不同类型的中专学校,供中考之后,中考失利但又想继续上学的学生们作参考选择。
她一边督促着学生们的学习,另一边又兼顾着学生们的生活。
学生抱怨宿舍衣架总是无缘无故丢失不见了,她给学生们买;学生与家长闹矛盾跑到学校打孩子她拦下来劝解沟通;学生说食堂打饭的阿姨特抠门老师能看见的时候打的菜特别多,老师看不见的时候就给打一点点,她笑着跟食堂阿姨说学生们正在长身体,多给学生们打些饭菜。
韩莉莉本人是城里知识分子家庭的女儿,从小到大没吃过什么苦头,她完全可以动用家人的人脉去一个更好的单位实习,的确她的父母也托关系帮她打听找到了更好的单位,她没去。
她跟家里人说自己还年轻,缺少吃苦锻炼的机会,在这个地方待个一年半载刚好可以积累经验,帮助自己成长。
虽说教学环境不好,学校建设和福利设施都不怎么样,见到女儿去意那么坚决,想想实习也就一年的时间,韩莉莉的父母索性就依了他们的宝贝女儿。
韩莉莉家境优越,父母不忍心宝贝女儿在小地方受苦,隔个十天半个月就开车来看望一次韩莉莉,给韩莉莉带来大包小包的吃的和生活用品。
韩莉莉也会在城里买些流行的稀有本子笔书之类的东西作为奖品发给班里进步的同学。
韩莉莉在榆集中学的一年时间里,充分利用了学校所拥有的一切简陋的设施。她将学校广播里面播放的老掉牙的歌曲改为当时的流行歌曲【想唱就唱】,还组织学生每天中午通过广播分享时事新闻和励志小故事。
榆集中学一改往日沉寂,校园氛围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