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尚炳的书房内
“本王很好奇,道长怎么会想到来西安?据本王了解,我那四叔好像对道长是以国士待之吧!”
别人或许不清楚袁珙是什么身份,但对于朱尚炳来说有系统傍身,即便袁珙躲在朱棣身后,一样能把他抓出来。
面对朱尚炳的问题,袁珙没有回避,而是实事求是的说道:
“无量天尊,大王,贫道修行乃是逆水行舟,投奔大王却是想要博取一线生机。”
“哦!道长这话何意?”
朱尚炳表示很吃惊!
袁珙摇摇头,对朱尚炳报以歉意的说道:“大王,天机不可泄露,恕贫道难以言表。”
朱尚炳呵呵一笑。
“道长莫非相信本王的传言?”
袁珙一愣,他随即摇头。明白朱尚炳的意思,然而对于有着一手卜卦能力的袁珙,他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和数术。
至于那天子传闻,却不是他来西安的原因。
“道长可有神通法术?”
见袁珙道是天机,朱尚炳也不在询问,而是想知道袁珙的手艺。
袁珙点头,非常自信的开口。
“大王,贫道有着一手神鬼莫测的卦术,可看过去未来。”
朱尚炳表示不信,真能看到未来,那么袁珙会来投靠自己?要知道,再有一个多月,靖难之役便要爆发,紧接着朱棣就将上台。
而袁珙会舍弃金大腿,跑来投靠自己,这未免有些说不过去。
袁珙是鉄了心要跟着朱尚炳建功立业,分一份机缘。见朱尚炳不信,袁珙道:“大王或许不知,自大王开府以后,天机混乱,然贫道却窥视了一丝生机。”
“哦!可有说法?”
“无量天尊,天机不可泄露。”
袁珙心中突然一条,很是黑然,紧接着便明白,他似乎真的触碰到天机。
正是因为自己窥测到原本大明的定数似有偏移,故而,他才想着投靠朱尚炳,或许可以分一丝东北与东南方向而来西安的紫气。
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呵呵,道长这样说话,那本王似乎可以理解为,道长不过就是一江湖卖艺者。”
朱尚炳倒是没有一丝客气,不管是无量天尊,还是阿弥陀佛,总要露一手震撼自己吧!
再说,袁珙的牛也吹的太大了,朱尚炳可是知道,在大明唯有刘基一人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
关于刘基,刘伯温到底有没有这样的本事,无从考证。
但是,刘基的传说可不少,传说刘基如同仙侠世界中的大能,一剑断山河,为了大明王朝不受命于神,刘基以六甲天书为饵,不仅屠尽天下修真之人,更是将龙脉尽毁,导致修士的基础灵石矿脉绝迹,使修真成为神话。
袁珙听朱尚炳将他比做江湖骗子,不免心中微微一叹。
说真话,肯定不行。以刚刚的不安,袁珙知道,那应该是警告。
好在他来西安早有准备,袁珙从怀中摸出好厚一本册子递给朱尚炳,说道:“大王,贫道想以此物记载,换取在王府一安身之地。”
朱尚炳没有回答,而是接过册子翻看了两页。
“善!”
合上册子,朱尚炳开口答应,并将册子放在一旁,将视线再次转回到袁珙身上。
“无量天尊,贫道多谢大王。”
袁珙递给朱尚炳的,正是他搜罗的,关于燕王朱棣的实力报告。
见朱尚炳毫不在意,却一口应下自己的要求,微微一愣后,便向朱尚炳告谢。
在袁珙心里,恐怕自己的报告属于多余,但是,应该从侧面应证了卦象之术,朱尚炳要争锋!
“来人。”朱尚炳点点头,对书房外面喊到。
一个小太监,立刻进屋听命。
朱尚炳道:“将这位道长带去前院安排住下。”
“遵命。”
“贫道告退。”
小太监和袁珙对朱尚炳行礼后退出房间。
待两人走后,朱尚炳重新拾起册子观看。
“拥兵十余万,谋划吞并宁王,待世子北归,逆天而行。”
袁珙的信息,几乎和历史相近。有出入的,只是史书上记载的兵力和借兵不同。
看来靖难之役,不是朱棣以四万本部兵马,又是借兵而行,而是他以二十万大军进行的反叛。
系统查询宁王……
朱尚炳打开系统,查找关于宁王在靖难之役中的这一段资料。
宁王朱权137年5月27日-144年,朱元璋第十七子,封宁王,号臞仙,又号涵虚子,丹丘先生,封地为宁国。
如今的宁王朱权可不弱,他有带有“甲兵万,战车六千。”属下的朵颜三卫骁勇善战,而朱权多次会合诸王出塞作战,以善于谋略著称。
只是在靖难之役开始前,被朱棣欺骗并绑架。
朱棣知道以自己的十余万兵力对抗朝廷,无疑是以卵击石,故而靖难开始不久,他便去寻找朱权。
然而朱权,见朱棣率兵前来,便毫不犹豫的下令攻击朱棣。
朱权可不傻,朱棣造反纯粹找死,他不主动攻击四哥朱棣,那是看在亲情的份上。
结果,朱棣不识好歹,竟然打起自己的主意,是可忍孰不可忍。
然,朱棣两军阵前话亲情,让朱权邀他一人进城相谈。
朱棣单刀赴会,见到朱权便握住朱权的手大哭,诉说自己是不得已才起兵的,求他代为起草奏章谢罪。
朱权见朱棣真情流露,一口答应,在朱棣居住的时间里,朱权都诚恳相待,全无防备之心。
这时候,大宁城外的北平精税则埋伏起来,官兵也分批入城,还在暗中勾结朵颜三卫部长及诸守军,并许下诺言。
待事成后,朱棣这才告辞离去,朱棣要走,朱权便到郊外为四哥饯行。
就在这时,伏兵趁机而起,三卫首领及宁王手下将领是一呼云集。
大宁守将朱鉴大骂朱棣无情小人,即便大王朱权被擒,也不投降,率领将士坚守城池。然内外勾结,抵挡不住,力战而死。
大势已去,宁王朱权进入燕军之后,时常为朱棣草拟檄文。朱棣对朱权许诺,事成之后,平分天下。
可在朱棣即位后,将朱权改封于南昌,并加以迫害,朱权只好将心思寄托于道教、戏剧、文学,郁郁而终……
朱尚炳看了他应该喊十七叔朱权的一生,不免感叹。
老朱家,唯有朱棣一人做到了“皇家无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