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会议还在继续。
朱尚炳得意非常,如今收服了瓦剌部落,平白多出了三四十万伪军。现在的朱尚炳底气十足,就要正面对抗朝廷上百万大军也是不惧。
如今,只需要好好发展关中,坐看云起时。
当然,能避免最好。
然而朱尚炳清楚,这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
毕竟,北平的四叔有着心怀天下的抱负,不会束手就擒。
“朝廷三路大军包围北平,看似胜券在握,殊不知,本王的四叔恐怕会绝处逢生。”
朱尚炳可谓是笑谈风云。
长史赵全接过话,问道:“大王,是否需要提醒朝廷?”
要是朱尚炳的预料成真,那么朝廷的数百万大军,都将成为一个笑话。
掌握军权的将领对皇帝不满,甚至会出现按兵不动的情况。这让有着“忠君爱国”的长史,心有不忍。
因为他赵全,也是文人!
“赵大人,如果真如大王所料,那也只能说明是皇上的自作自受。”
魏公公语出大不敬,对皇帝没有一丝忌讳。
“魏公公,你,唉!他可是皇上……”
赵全疼心疾首,无力反驳。
而朱尚炳接过赵全的话,他魏公公道:“朱允炆毕竟是太祖指定的皇帝,该有的尊重,还是需要的。”
“是,大王。”
有朱尚炳开口,魏公公立马答应保证。
魏公公和赵全沉默了一阵,邓迁便开口,说道:“大王,如今我秦王府该如何应对?”
随着这句话说出来,三人都将目光放在朱尚炳身上。
因为,这关系到秦王一脉是上是下。
朱尚炳也不避讳,说道:“本王当然想登天。”
三人听后,呼吸不畅。
虽然有所猜测,但是,当朱尚炳亲自说出口,还是让他们紧张、激动和兴奋。
或许,老秦王朱樉的梦想,将在朱尚炳身上实现。
青出于蓝胜于蓝,他们三人都是跟随老秦王数年的老臣,都知道老秦王一心向问鼎中原。
谁知,太祖一直压着,致使老秦王郁郁而终。
激动过后,便是平静。
毕竟,秦王一脉是有着“造反”的前科在。
对朱尚炳有想法,他们可以说是早有准备,或是迫不及待。
从龙之臣!
“大王,那我们接下来该如何做?”
邓迁,作为秦王一脉的武将首脑,也是朱尚炳亲舅舅,自是希望朱尚炳能当皇帝。
在邓迁看来,朱尚炳既然表露了自己的愿望,那么就该有所动作了。
邓迁有想法、有建议,但是,这种逆天改命的事,还是需要朱尚炳自己开口。
朱尚炳道:“之前,本王让朵颜三卫进贡朝廷战马和牛羊,本王估计此事难成。故而,将以此为借口,出兵讨伐朵颜。”
“大王是要绕道北平身后,针对燕王?”
长史赵全一听就明白,这是朱尚炳的暗度陈仓之计。
无论打朵颜是不是真,西北的大军都会开到北平的身后。
“不错,本王只能出兵压制四叔。”
朱尚炳也满是无奈。
如今的大明,经过朱元璋的治理,刚刚恢复元气,还没有彻底脱贫。
靖难之役的发生,几乎是从北向南贯穿了整个大明。其,带来的破坏,是惊人的。
朱尚炳发现,要是将大明的损失压倒最低,好像只能牺牲燕王。
“可是大王,一旦燕王失利,朝廷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大王了。”
赵全继续开口说道。
朱尚炳摇头,说道:“不怕,即便朱允炆同样想以武力对付本王,本王退守关中,依靠天险拒守足以。”
朱尚炳的想法是,能将战场控制在崇山峻岭之中。
“好了,你们现在就需要做好准备,等尚烈回来举行成年礼后,即刻发兵朵颜部,顺带将鞑靼也一网打尽。”
会议结束,邓迁与赵全告退离开偏殿。
魏公公留下来,对朱尚炳说道:“大王,向朝廷请求的粮食一直没有下问,要是大规模兵出萧关,粮食或许有所短缺。”
朱尚炳皱眉,问道:“陇山中拉出的粮食,还有王府的存粮都不够吗?”
魏公公道:“大王让开仓放粮给百姓,粮食已然不多,老奴与赵大人预计刚好能支撑到秋收,要是最近一段时间要出兵,恐怕……”
“本王知道了,去让人将晋王找来。”
朱尚炳打断魏公公,魏公公一听朱尚炳让他找晋王,立马眼神一亮,的确,晋王与秦王一样,同样是富的流油。
毕竟秦、晋两王,在北方耕耘了数十年,底蕴之雄厚,让人难以置信。
像秦王府,即便被之前的布阵使司打压了4年,但是也能养活所有西北两三个月。
而晋王,虽然与秦王相比略有不及,但,同样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老奴亲自去请晋王殿下。”
朱尚炳一招解决烦恼,立马让魏公公眉开眼笑。
从晋王手中拿粮,几乎是板上钉钉,没跑。
因为两家的交情,是同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