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统兵对战下(1 / 1)可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辰在观看完自己亲自指挥培养的陷阵营的战斗后,发出了那样的感慨。越来越明白作为一个合格的三军统帅该有的素质与艰难。

赵辰感慨完,又转头看向自己竞争对手们的战斗,发现他们还没有结束战斗,还在与对手进行鏖战,这让他有些惊讶,立马目不转睛的仔细观察着。

远处李信的部队他是一支全部由长矛兵组成的,没有刀盾兵,只见李信的部队筑成一道严密的枪林直接碾压冲向敌方,此时正进行激烈的战斗,伤亡不小。

‘李信,统兵经验太少,准备不充分,只有这样一个单一兵种,缺少配合,伤亡肯定不小,简直就是一个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反面案例,简直毫无技术含量,全靠士兵的武道境界进行碾压,哎,他这次肯定出局了。’

赵辰仔细观察后,不仅摇摇头,李信这是还没那么成熟,太自大了。

接着他又不禁看向章邯,章邯的部队一直在用弓弩进行远射,只有在被敌人追是采用三阵列的方式进行反击。

第一列刀盾兵抵挡攻势,第二列长矛兵伺机偷袭,最后弓弩兵装填连射。简直就是在拉风筝似的,远射,进攻。堪称完美的演绎,不过章邯军队的战略不错,可是单兵素质还不太好,速度快,可是在近身战斗的力量和配合不太好。损失还是有的,没有做到零损失和伤亡减少。不过还是一个劲敌。

最后赵辰又看向蒙毅和蒙恬两兄弟,不仅脸色一变。只见蒙毅和蒙恬竟在隔着一个敌人之时,就默契的把兵阵推进到敌方两侧,在赵辰这个方向看就直接构成了一个把敌人包围的雁形阵。

敌人还不知道,只见他们两兄弟突然从两侧发起攻击,统一进行一次弓弩齐射,打乱阵型,长枪兵组成阵势直插敌军正中,两侧还有一列刀盾兵伺机偷袭,这一套动作快速流畅,简直无懈可击,敌人简直被打蒙了,一直被动挨打。

不过另一遍地最后一支部队,赶来支援,他知道如果让蒙毅他们解决掉他的友军,最后自己也逃不开败亡的结局,所以唇寒齿亡的道理他还是懂的,于是赶紧重侧面直插过去,想要减轻,友军的压力。

蒙毅军好像早有准备,在他还没过来是,直接就分出一部分人,合成一队,先连续两次弓弩射击,最后直接冲向敌方阵营,打乱敌方攻势。又变成一番混战了。

不过在蒙毅分出部队阻截敌军时,另一方面敌军也差不多给消灭殆尽了。最后直接绕到包围歼灭他们,这样一场激烈的战斗就结束了,让人目不暇接。

最后两军合并,阵列整齐,训练也好像同一支部队一样,损失差不多40人左右,就直接战胜两百人,可谓善战之士。不过赵辰发现这两只部队如此默契原因好像就是因为全部军队都是由蒙毅一人训练出来的,他们行进战斗战斗中那种感觉就是完全一个磨子刻出来的,据赵辰所知,好像只有蒙毅一人具有练兵和统军这两种天赋,所以只有他才能相处这样一个办法。

就在蒙毅蒙恬两兄弟解决各自的对手之时,章邯和李信也各自获得了胜利。不过李信损失很惨重,整支部队只剩下一半左右,还有挺多受伤的,就和赵辰猜测的一样,这场比赛可以肯定他没有了竞争冠军的资格。而章邯则就损失比较少,还有三分之二的兵力。最后的一场龙争虎斗即将展开帷幕。

赵辰知道一个道理,莫叫一声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于是他立马下令。

“命令,部队全部急行军靠近李信军,直接以弓弩远射,避免与敌人短兵相接,趁势歼灭他们,在直接进攻章邯军,不要让他们有反应的时机。”传令兵立马下令。

王飞等人得令,立马集结部队。“全体检查弓弩装备,目标李信军,急性冲锋。”

“陷阵之志,有死无生!”陷阵营出击。一时间响亮的口号声不绝与耳。

“陷阵营,弓弩准备,目标李信军,三段射,预备,射1!王飞在急行军中取出腰间弓弩,大声下令。

只见陷阵营,全体整齐的取出弓弩,对准李信军,在李信军反应不及时,发射出去。‘咻咻咻!”连续三次发射,顿时李信军面前被一波密密麻麻的箭雨包围,“啊啊啊,怎么回事,快防御,啊!”

一声声惨叫和命令声此起彼伏,乱作一团。

‘命令转向,直接进攻章邯军,组阵,梅花阵,清剿敌方,攻”

发射完弓弩的陷阵营,一步不停,身披重甲,直接变相冲向章邯军,直接把正被李信军惨象瞎蒙的章邯军给冲散了。在攻向李信军的弓弩停下后。只见李信军遍地都是受伤的将士,一个能站立的都没有,这场比赛,李信军率先出局。

‘陷阵之志,有死无生!’

在进攻中陷阵营全体呼喊口号,以巨大的冲击力直接把沿路的拦截兵士给击飞了。随后他们立马变阵,没二十五人一组,成四组,王飞一人在中央被这四组包围,在中央进行指挥。

形成一个梅花阵。他们分工明确,每组由二十人进行阻挡敌方攻击,剩下的五人,直接以弓弩不停连射,减轻前线压力,进行大肆杀伐,简直如入无人知镜,一个个全副武装的将士奋力进攻,章邯军的将士一个个倒下,简直就像用利刃割到一排排站立不动的麦子似的,轻松无比,这其中固然有陷阵营精锐无比,英勇善战的原因,还有其刚结束战斗没来得及休息的一部分原因。很快这场战斗就结束了,陷阵营还是全员无损,大获全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