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县城举行。
跟中考一样,理科尖子班的同学们在班主任刘相杰和语文老师林岗的带领下,头天下午坐着大巴车到达县城。
然后去学校考点熟悉考场,吃晚饭,入住宾馆。
正值酷暑,天气分外炎热。
但同学们早已没有了中考时的那股好奇和兴奋劲儿,全都小心翼翼的调整着自己的临考状态,不用带队老师监督,一到睡觉时间就准时就寝。
“黑色七月”呀,那可不是随便说着玩的……
理科高考课程总共七门,为期三天。
七号首日上午考语文,下午考化学。
第二天则是数学和英语。
最后一天考三门,上午物理,下午政治和生物。
七门课总分七百一十分,其中语文和数学各一百二十分,生物七十分,其他学科均为一百分。
第一门语文课至关重要。
如果没能正常发挥,甚至是考得太差,会对参考者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后续科目的考试。
这个道理谁都懂,但真正走进考场坐在座位上时,敢说能够轻松面对、正常发挥的同学可谓寥寥无几——袁初冬在语文考卷还没有发放下来之前,因为紧张,手心里全是汗水。
而等到他拿到试卷,答题的铃声响起时,他突然发现笔尖竟是从未有过的凝重。
因为此刻的他清楚地知道,现在自己所写下的每一个汉字,每一个字母,都将决定自己今后的命运……
杂乱的思绪和紧张的情绪持续了两三分钟。
袁初冬用力咬了咬牙,伸手抹去脸上的汗渍,集中精神专心答题。
好在没过多长时间,他就渐渐平静了下来,感觉发挥还比较正常——语文试卷并不刁钻,与平时学校的测验难度相差无几。
但接下来的几门考试,特别是数理化三科,让整个阳新高中参加高考的同学们叫苦不迭。
试卷难度就不说了,肯定是比平常大多数时候的练习题要难的,关键是考试题型发生了较大变化。
然而无论如何,高考结果已成定局,好也罢,差也罢,同学们都不得不面临和接受。
……
高考完毕的当天,同学们再次坐上大巴返回了熟悉的学校。
而今晚,将是他们在学校一起度过的最后一夜。
夜色朦胧,月光皎洁,星星隐隐约约。
夏风吹过面庞,一股燥热挥之不去。
林荫小道旁,柑橘树上挂满了果实。
安静的教室里,熟悉的灯光依然亮着。
“公子”心有灵犀,不约而同的漫步在学校的操场上。
高考已经落幕,但此时此刻,他们每一个人的心情非但没有放松,反而是沉甸甸的。
因为对于这次高考,他们的心里完全没底。
他们担心的是自己高中三年的努力,就这样白白的付之东流了。
因为自从进入阳高高中的第一天起,他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怀揣着一个大学的梦想,都曾经为了高考而全力以赴。
奈何高考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校录取的人数就那么多,大多数人会不幸落榜。
“不走了,坐会……”
走到操场中央,戴智慧垂头丧气的一屁股坐在草地上——从这两天与同学们的考后交流来看,他感觉自己考砸了。
见戴智慧心情特别低落,其他几人也都坐了下来。
“智慧,分数还没出来,不要急。就算没考上,大不了再去复读一次。”廖勇安慰道。
“复读?”戴智慧抬头望向在场的几位同窗好友,摇了摇头,眼神暗淡。
“是啊,肯定要复读啊,难不成中途放弃?”杨三果一改往日高谈阔论的姿态,对戴智慧说道。
戴智慧用手揉了揉眼眶,用低沉沙哑的声音回答道:“我肯定是不会复读了,家里负担太大,母亲卧病在床,父亲身体也不好……”
杨三果无言以对,他总不能说——“噢,智慧,你应该再读一次”或者“啊呀,智慧,你再读一次准能考上”之类的话吧。
其他几人也都沉默着没有出声,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滋味。
稍顷过后,袁道军也嚅动嘴唇,小声说道:“我也不可能有复读的机会了,父亲从广东写信回来,让我如果没考上大学就直接过去……”
“哦?”其他同学都有些愕然。
智慧是家庭困难,而你袁道军父母和弟弟都在广东打工挣钱,凭什么不复读?
面对身边同学兼好友的质疑,袁道军没法解释。
但袁初冬却是最清楚袁道军情况的——道军的父亲阳春伯一旦做出了决定,绝不会轻易改变……
“哎,如果没有考上大学,大家还有谁不能复读的?”袁初冬面向其他几人,开口问道。
“我还不太确定,父亲的意思,可能会看最终的高考成绩再定吧。”朱胜勇犹豫了一下说道。
“我也是。弟弟马上初中毕业,如果我高考成绩不理想,离录取分数线差距太大的话,估计也不会再去复读了。”欧阳查德思虑片刻,说出了心中的担忧。
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沉重。
人中,智慧和道军两人,基本上可以肯定不会复读,欧阳查德和朱胜勇还是未知数。
袁初冬转头看了看张三清,如果这家伙也放弃复读的话,就太……
“初冬,你看着我干嘛,我又没说不复读。”张三清嘿嘿干笑两声,补充道:“说不定情况没大家想象的那么糟糕呢,最终结果要等分数下来才能见分晓……”
也是啊,不能这么悲观!
张三清一语惊醒梦中人,大家开始转移聊天的话题……
“嗨,袁初冬、张三清、欧阳查德,还有你、你、你……,原来你们都在这里啊,害得我们一通好找。”
同乡同学张良继、王海军以及伍林强三人踏拉着拖鞋,摇摇晃晃的朝这边走来,一人手里拎着一个啤酒瓶。
“呀,你们三个居然喝酒,还喝得醉醺醺的。”杨三果嚷嚷道。
“嘿,这你就不懂了,所谓一醉解千愁……”伍林强仰着脖子喝了一口酒。
王海军好像还没事,走过来打过招呼后说道:“好嘞,找到你们就好,我去宿舍里叫其他同学,让他们都过来。”
说完便向着宿舍方向跑去。
“哎呀,男同学们都窝在宿舍里闷的不行,你们倒好,来操场上乘凉了,谁来一起整上一口?”张良继晃了晃手里的啤酒瓶。
“给我吧!”戴智慧接过啤酒瓶,咕噜咕噜闷了两口啤酒,又将啤酒瓶递给张三清。
“谁怕谁?”
张三清顺手接过,毫不犹豫的喝了个底朝天,然后把啤酒瓶往地上重重一放。
“这家伙想干啥?这貌似不是他的作风啊?”
却不想张三清放下啤酒瓶后,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迈开双腿向学校门口副食店方向跑,嘴里说道:“等着,我去买点啤酒和零食!”
“我也去……”在场的同学纷纷起身。
等到大家从副食店返回,王海军已经带着十几位同学来到了操场,其中还有胡珍英等几个女同学。
“啊哈,都来了。来,上酒、上菜,点蜡烛……,我们搞烛光晚餐!”王海军居然把宿舍里的蜡烛全都搜罗过来了。
同学们紧挨着,在草坪上盘腿坐成一圈,眼里荡漾着满满的笑意。
操场上,烛光摇曳,映照出一张张美丽的青春面庞。
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夜晚,花生、饼干、蜡烛、啤酒,没有比这更富有情调的了,也没有比这更让人难以忘怀的了。
同学们呆在一起,聊着彼此的情谊,聊着昨日那些奋斗的时光,也聊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酒瓶“哐当”一声,轻轻地碰在一起,那是他们友谊的交响曲。
“轻轻的,我将离开你,请将眼角的泪拭去,漫漫长夜里,未来日子里,亲爱的你别为我哭泣。前方的路,虽然太凄迷,请在笑容里为我祝福……”酒到半晌,不知是谁哼起了一首《大约在冬季,立时引发了同学们长久以来隐藏在心中的情绪。
是的啊,为了高考,他们实在是压抑得太久了。
整整三年的高中时光,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他们努力着、拼搏着、奋斗着,从不喊累,从不言苦。
都说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可又有多少人能够意识到,他们还只是一群尚未真正成年的孩子啊!
而今高考的帷幕已经拉上,离别的钟声即将敲响,那些陪伴了彼此宝贵青春时光的同学们啊,明朝就要分离。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有些分离,注定会让人让人愁肠百结,注定会让人潸然泪下!
去它妈的高考!去它妈的人生!
此时此刻,同学们忘记了所有。
他们尽情的唱着、跳着、闹着,他们互相诉说着衷肠,他们彼此道着深深的祝福,他们热泪盈眶紧紧的拥抱在一起,只为明天的告别。
悲伤伴着豪情,笑容和着泪水,动情的歌声久久回荡,穿过熟悉的操场、穿过校园的夜空、穿过朦胧的天际……,今夜注定是属于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