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章 我可以不懂事吗(1 / 1)所爱幸福平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李他们好像遇到问题了,走,过去看看。”张静看到李明诚对着摄像机左右调试个不停,应该是哪个部位出了问题。

于是她们俩过去帮忙。

“我看看吧。”张静拿过摄像机,仔细检查。

“电池、收音设置这些我都检查过了,可是还是一直黑屏,我该不会真把机器摔坏了吧。”小李有点不知所措。

“嗯嗯,的确是摔坏了。”张静看着摄像机的编号说。

“啊?不会吧,这可怎么办,那我会不会耽误我们拍摄的进程啊。”

顾雯婕安慰道:“放心吧,设备是够用的,不是还有小何他们吗?”

“哎,我怎么每次做事都这么失败。”小李恼怒自己的愚蠢,不断的怪罪自己。

张静看不下去了:“行了,行了,多大点事,干这一行的哪个不摔坏几个摄像机的,要是都像你这样,这日子还过不过啦。”

“静姐,你也太凶了。”顾雯婕扯了扯她的袖子,小声的说。

“对啊,你怎么这么凶啊,自我反省都有错吗?”小李看着张静,满腹委屈。

张静败下阵来,转换到温柔的语气说:“行,是我态度不好,跟你说声对不起,行了吧。不过你也不要着急,我们现在的设备是充足的,不会因为你损坏了机器就不拍摄了,明白吗?不过……”张静想说,这台设备价钱在十五万左右。

小李点点头,振作起来,说道:“行,静姐,你放心,既然这台摄像机是我弄坏的,我一定会赔偿的。我先去工作了。”

“等等,你暂时不要去二组,我和小顾一会儿要去找小男孩做专访,你就先来帮我们吧。”张静说。

“就是那天李校长说的那个吗?”

“嗯。”

“好的,你们放心,这一次我拿设备绝对不会摔倒了!”小李信誓旦旦的说。

顾雯婕笑着说:“小李,这一次你不拿设备啊,你还要拿一个更重要的东西!”

“什么?”

路上,顾雯婕拿着2台设备,张静拿着1台设备,而李明诚——

“小顾,你的背包里到底装了多少东西呀!怎么这么重啊!”李明诚在路上不断的吐槽。

顾雯婕幸灾乐祸的笑道:“就是一些好东西呀。”

“不都说女孩子是水做的吗?你来的时候背这么多东西,不嫌累吗?难道你是水泥做的?”

顾雯婕回头:“你才是水泥做的!你还钢筋混凝土做的呢,哈哈哈哈哈。”

“行了,你们俩看着点路。”张静怕他们又摔跤,提醒了一下。

顾雯婕跟上张静,张静小声的说道:“小顾,你说他一个刚出来实习的毛头小子,哪里来的钱赔偿设备?万一他走歪路怎么办?去抢劫?”

“哈哈,静姐,你把小李想得太极端了吧,他不是那样的人。”顾雯婕看了看正在辛苦爬坡的小李。

“还有啊,静姐,你直接说自己想帮忙不就得了吗?这么拐弯抹角的。”顾雯婕知道张静想的什么,的确,小李到他们公司实习不到一年,要拿出这钱来,不容易。

张静边走边说:“我就是看那种青少年犯罪的新闻看多了,万一走投无路了,他想不开怎么办?”

“青少年?人家小李只比你小3岁好不好?是一个正值24岁的大好青年,人家好歹也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哪有你说的这么可怕?我怎么总觉得你把他看成一个小孩子呢。”顾雯婕有点不解的看着张静。

张静皱眉:“还真是,在我眼里,他还真是一小屁孩。”

“得嘞,张偶像,有些时候我是真佩服你那在人海中独一无二无懈可击挑剔的眼光!”顾雯婕说完一长段话,继续向前走。

这话张静已经听顾雯婕对她说过很多次了。

挑剔?张静想了又想,是不是自己眼里有了吴柯,所以看向其他人的时候就只剩下了挑剔?

顾雯婕、张静和李明诚又一次走了很长的一段路,好不容易才找到了李校长给他们说的位置,李明诚看到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感觉自己小命保住了。

他们站在房屋面前,黑瓦白墙,不过有些地方的漆已经掉落了,凸起来几块石头。

“杨澜——”

“小杨——”顾雯婕和张静叫了两声小男孩的名字,没有人回应。

“咦,他该不会没有等到我们,就去放牛了吧。那这样的话,我们先在这里坐着等等吧。”顾雯婕找到一个小石块,坐了下来。

张静走上前去,站在门外,抱着手来来回回的走。

隔壁的一位老奶奶拄着拐棍一步一步的走出门来,声音略带沙哑:“你们是谁呀?干什么的?”

“老奶奶,我们是一个摄制组团队,来拍纪录片的。”小李怕老奶奶以为他们三个是坏人,急忙解释道。

“噢噢,别欺负人家啊。”老奶奶担心的说道。

顾雯婕和张静反应过来,这个老奶奶也许可以为我们的采访提供信息。

于是张静走上前去:“老奶奶,请问我们可以打扰您一下吗?我们想做个采访,关于您隔壁的那个小男孩的。”

“小杨吗?你们想了解他的什么呀?”老奶奶好奇的问。

“随便什么都行,只要您愿意说,我们就愿意听。”顾雯婕笑着说。

“那好吧,进来坐吧。”老奶奶邀请他们三人进屋,小李把机器熟练的把机器架好。张静和顾雯婕临时就把采访的问题在脑袋里过了一遍。

老奶奶看着镜头,不知道该干什么,有点紧张,为了让老奶奶调整好心情,顾雯婕取下摄像机,走到老奶奶面前:“奶奶你看,你刚刚就出现在这里面,笑得多好看,不用紧张的,就当它是个木头。”

老奶奶眯着眼睛看着摄像机里的自己,说:“哎哟,我人老了,不上镜,有点难看,你们不要介意哈。”

“不难看不难看,奶奶最美。”顾雯婕的嘴一直很甜,有些时候经常能够安慰到被采访者。

张静顺了顺稿子,就开始采访了。

“请问在您眼中杨澜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张静问道。

老奶奶想了想,说:“聪明,这孩子机灵得很。”

“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挺懂事,是吗?”

“对,他这孩子,是个读书的材料,可是他的父亲偏偏不让他读了,真是可惜。在生活上,也很自立,他刚刚去放牛了,等他回来,你们可以看看,他的家被他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看来他是一个很爱干净的孩子。”张静顺着老奶奶的话说。

“对呀,有时他打扫完自己和两个妹妹的屋子,还会到我这里来,帮我打扫。”老奶奶说着,眼泛泪光。

“他的父亲多久回来一次呢?”

“我记得上一次回来大概是……是3年前吧,反正是很少回来的。”

“我听李校长说,他的两个妹妹到了14岁的时候也不能去学校了,这是为什么呢?”

“哎,小杨的父亲固执的很,他认为14岁就已经可以出去打工,赚钱养家了,因为他自己当初年龄很小的时候就在外打拼,所以觉得自己孩子也能够受这些苦,有一次,李校长还来找小杨的父亲谈过话,说他不应该有这样的思想,可是他也没听进去多少,还说那个学校呀,就是想坑他的钱。”

张静和顾雯婕听完这段话,愤怒又无奈,但是她们只能把这种心情藏在心里,不能表现出来,因为,在采访的时候,她们要保持冷静,情绪对于她们来说很重要。

“奶奶,我回来了。”门外响起小杨的声音,就在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

张静和顾雯婕回头看站在门口的小杨,一个活泼开朗的男孩,眉目间洋溢着喜悦。

小杨走到老奶奶的身边:“昨天妹妹们跟我说过了,可是我又有点担心山上的牛,就上去看了看,哥哥,姐姐,没耽误你们的事吧?”

张静急忙说道:“没事,没事。”

顾雯婕和张静都惊讶于眼前的这个男孩,见到陌生人,他丝毫没有羞涩的样子,他是那么的坦荡而率真。

“所以你们要采访我什么问题呢,我昨天想了一晚上,感觉自己要去领奖一样,有点开心,哈哈哈。”

“咦?这个就是摄像机吧,我知道,它是……是法国的朱尔让桑发明的。”小杨围着摄像机看了看。

小李也有点刮目相看:“哟,小子,行啊,比我知道的都多。”

“那是当然!”小杨骄傲的说。

张静伸出手去摸了摸他的头:“行,走吧,到你的屋子里去,我们一定不辜负你的期望。”

“奶奶,那我们到小杨屋子里去了,谢谢奶奶的配合。”顾雯婕向老奶奶说了声道谢,就和张静他们一起过去了。

小杨打开门之后,着实把顾雯婕和张静她们吓了一跳。

她们一直以为贫困山区的房子条件很差,环境脏乱,可是小杨的完全不是。虽然墙壁是石头做的,一片黑压压的,但是这里面的物件都摆的十分整齐。

张静走进去,看了看墙上的奖状,有些是两个妹妹的,但是绝大多数奖状上面的名字写的都是:杨澜。

顾雯婕和小李注意到右边一间房门写着“妹妹的卧室”两个字,走进去看了看。这件卧室很小,但很温馨,有几张动画人物的海报贴在墙上,下面是一张床,用木头搭建的,被子都被洗得干干净净。

正在和张静聊天的小杨跑进来,像个解说员一样:“这些海报小妹妹很喜欢,所以我就给她买了,但是她始终喜欢海绵宝宝的海报,但是我找了很多商店都没有。”

顾雯婕和小李实在不敢相信眼前这个14岁的男孩会那么细心,顾雯婕问道:“你哪里来的钱呀?”

“嗯……外面有一个地方收柴火,我砍些柴火去卖不就有钱了吗?而且我还会挤牛奶呢!这些钱应该够用了吧,妹妹们也挺懂事的,不会提太过分的要求。”

小李揽着小杨的肩膀,像是对待小兄弟一样,他是真的服,他想起自己宿舍的床跟个狗窝一样,还没有一个小男孩打理得干净。

“那你的卧室又在哪里呢?”顾雯婕左右看了看,这间房里只有两个妹妹的床。

“外面的沙发!”小杨跑出去。

顾雯婕和小李也出来,只看见了那个堆满了厨房用品和其它小物件的沙发。

“这就是我的床,睡觉的时候把这些东西搬下来就行。”

张静也回过头来,小李正指着那张所谓的“床”。

他们三人在那一刻达成了默契,那就是,这么懂事的小男孩,一定要让他去上学。

更进一步了解完情况之后,顾雯婕和张静开始了他们的工作,还是一样的流程,不同的采访问题,小杨在面对镜头的时候很实诚,也不紧张。

令顾雯婕印象深刻的是,当张静问他“你有什么烦恼吗?”的这个问题时,小杨想了很久,他的回答是:我的烦恼就是……就是不喜欢别人夸我懂事,因为我觉得“懂事”这个词就像个约束我的框架一样,而且有时候我也很讨厌这样的自己,我常常想,为什么我,为什么单单是我在这个年龄就必须要退学,就必须要替妹妹们分担,就必须要扛起所有。我扛起了所有的事情就叫懂事吗?但是其实有些时候我是想逃离这种生活的,虽然这种想法一点也不成熟,但我的确想过。可是想归想,我是不会这么做的。

想归想,他是不会这么做的。

对呀,那些懂事的人承担了太多,光是一句简单的夸奖,对于他们来说,又有什么用呢?哪个懂事的人没有想过打破常规,叛逆一次,可是他们是不会这么做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