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内,林县令坐在书案后的高背大椅上后,示意萧莫然坐在他对面的椅子上。
坐下后,二人相对无言。
书房内气氛有些紧张。
此时,若谁先开口,便失了先机。
与林夫人想法不同,林县令倒不认为,萧莫然的“要事相商”是无的放矢。
林县令看着萧莫然,没有说话。
萧莫然便先开口道:“林叔爱名如子,勤奋理政,数年如一日,小子敬服。”
萧莫然先是拍了一记马屁,才问道:“想来,林叔也是希望一县百姓能过的好些罢,不知可有成效?”
现如今实行的是郡县制,一县之下,有乡,亭,里。
林县令下辖九乡十四亭,二十多里。
里相当于后世的村落。
满万户称县令,不满者称之县长。
林县令是万余人的父母官,平日里兢兢业业。
林县令每日公务繁忙,能抽出时间来与萧莫然商谈,足可见对其多看重。
萧莫然便也投桃报李,将主动权送到林县令手中。
林县令道:“正是,前些年连年征战,伤及根本,纵然修养几年,但赋税繁重百姓依旧苦不堪言。”
“老夫实在不忍,纵用心治理,想改善些,奈何治标不治本。”
林县令叹口气:“收效甚微啊!”
说完,林县令看向萧莫然,眼里有些期待。
萧莫然主动提起这个话题,显然是有备而来。
林县令不是蠢人,他能毫不避讳的说出这些,也是想试探萧莫然的反应。
萧莫然微微一笑,不接话茬,继续打太极。
“林叔,这县令做久了,可有想过再往上挪一挪?”
萧莫然竖起一根食指,往上指了指。
林县令怔了一下,而后蹙了蹙眉,方正的国字脸上满是严肃。
“莫然,有些话,不能乱说。”
萧莫然挑挑眉,没否认,那就是有想法。
有想法却在县令这个位置,一座十几年,除却朝中无人之外,另一个原因,便是无重大功绩。
萧莫然站起身,凑到林县令面前,压低声音道:“林叔,若小子有法子,可让林叔挪上一挪呢?”
林县令眉毛动了动,看着萧莫然,不发一言。
萧莫然继续道:“此法不但很快有成效,且功在社稷。”
萧莫然的声音带着笑意,说出的话仿佛蛊惑似的,让林县令呼吸重了。
“若是林叔用了,不说封侯拜相,至少能往上升一两级,流芳百世也是可能的。”
此话一出,林县令直盯着萧莫然,没有质疑她,而是直接问道:“是何法子?”
能在一方父母官面前说这些,只要萧莫然不是傻子,便不可能说假话。
公堂上的一步步下套,及内院应对考验,足以看出萧莫然的心智非同常人。
萧莫然笑了笑,身子往后退,坐回椅子上。
“林叔可有统计过,辖下万户,以何谋生?”
林县令没有计较萧莫然答非所,认真思索片刻,才道:“十之有七,是耕种为生,剩余三成,行商者占一成半,手艺人一成,最后是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