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居城打下来说实话比他们最开始预想的难,谁都没想到没想到最后咔嗒木那贱人竟然会在眼看守不住后放火烧城来给自己争取逃脱的时间。虽然当初关居城的城民逃了大半,可到底还有很多不愿离开故土的百姓留在城里。这些留在城里的百姓老弱妇孺被抓上城墙威胁郑家军不得攻城,而青壮则是被奴役着搬运城里物资守城。
甚至为了守城将城里靠近城门边的一条街道的墙都拆了,青砖瓦片和条石被运上了城墙做滚石用。
每一次被占领都是对城池的一种损害,因为不是自己国家的领土就不会心疼,不爱惜。可了劲儿的作腾,当他们退走,留下的就是战后的满目疮痍。
这一场仗连着打了小二十天,将士们从上到下都很疲累,这样的状况下并不适合开拔赶路,即使东路那边真的已经是着急上火了。
“如果咱们绕道去前面阻断他们继续前进的脚步的话光是花在路上行军的时间就差不多要十天半个月,这还是天气好的情况下。可如果选择断其后路直接绕道后面将进入腹地的七王子带领的梁军后路切断,直接过去盘城无用,最可行的就是一路碾过去,彭城和盘城都要拿下才算是彻底将那一路军后路切断。
可这样一来的话,花的时间就不可估量。彭城如今梁军那边的守将很大可能就是脱离思。即使现在不是脱离思,咱们只要大军压过去的后,知道梁帝还没昏庸到把战场当儿戏,他就一定会将脱离思派过去。
还有一个难题就是,咱们如果大军去阻止七王子的话,关居城这边就危险。
总之,如今我们是两边为难,骑虎难下。”
关居城城主府的议事厅里,这次的将领所有都聚齐在这里,讨论下一步郑家军该如何走。
如何走?
简单也不简单。关键是在于如今郑家军捉襟见肘,武器武器,紧缺粮饷粮饷,不够。朝廷又陷入了多面作战境地,四处都在打仗,兵马粮草根本供应不上。
也不知道是不是东禹的老祖宗真的不是受天庇佑的天道选中的君王,东禹的皇帝不是昏庸就是无能,然后或是嫉贤妒能。这还不是最可怕,最可怕的时候每一次发生战争都不是一边发生,而是东边开战北边肯定连着,然后北边站起来了南边和西边也不会消停,总之就是天下大乱,四处征战。
果然,胡广全接下来就说道了为何郑家军明明这么多将领,也是经过两次征兵补充新血,可是连兵分几路作战都难。
“不知道梁帝许下了什么承诺,西北边的数个包括完颜部落在内的大部落也陆续参与了进来,言将军守中部,祈将军带人抵抗西北接壤咱们这边的部落。所以,如今伽屏关这边已经抽不出将士迎面阻击东路,只能靠咱们自己想办法来对抗。”
这就是现在的难题,如果兵将够的话何必这么难做,直接兵分两路,一路去抵挡进入了腹地的七王子,一路直接截断后路,将进入内里的七王子来个瓮中捉鳖,关门打狗。
可惜,这一切都建立在有人有兵上。而梁军这边守着两座城,随时可以增兵。
一时屋子里安静,谁都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作为主帅的郑容钰慎重思考后做了决定开口,道,“兵分两路。”
他话音落,众人皱眉,虽然这办法是如今最合适的,可这太冒险了,眼神里全都有些犹豫。
“我同意!与其磨磨蹭蹭地犹豫不决,受困于此,还不如冒险一试。”
自家男人的决定殷槿当然是支持的。再说了,就她听到的,这方法也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方法了。
“赞同大将军的决断。”淡淡地声音随后附和,却是海慕枫。
军中三位大佬全都支持了,其他那些参将、副将的当然也不再有异议。接下来就是商量如何兵分。
“如今咱们面临的困境梁军那边肯定也心中有数,咱们这边的情况经过了这几场战斗也都再清楚不过。我想着,不如就来了出其不意。”
郑容钰说。
如何出其不意?
当殷槿带领一万人马紧赶慢赶往东路赶时,她心中对郑容钰那边是真的放心不下。所以,一路上尽管看得出将士们都精神疲惫她也没有减速赶路。因为她要尽快将进入腹地的梁军赶到盘城去,要不然的话她实在不放心郑容钰的处境。
没错,分兵出来阻击的是殷槿带着一万人。剩下的人整顿后一路往彭城进发。
彭城、盘城、关居城,这三城一项都是守望相助,形成支援的三角鼎力。如今关居城收复,一旦他们带兵回援腹地,将关居城放下的话,那么抢回来的关居城很快就会被再次抢回去,那么,他们牺牲了那么多将士的性命就没有一点意义。
所以,他们只能是往彭城进发,将关居城护在后面。
在郑家军攻打关居城的时候,七王子巴尔斯图则是一路高歌猛进进入腹地。梁军向来奉行的就是一路过去一路抢,抢粮食,抢金银,抢奴隶。一边打仗,一边以战养战。所以,最好的就是把他们阻隔在关外,否则一旦进了关那就是狼群进了羊圈,能剩下多少就看运气。
殷槿一路过来看着满目疮痍的县城、城镇、村子,心中的怒火如何都压不下去。
她如今只想将这群畜生杀尽杀绝,心中再没有了对生命的过分敬畏,但她也知道这是不可能,如果真能灭绝的话,一直以来也就不会有几千年的抵抗了。
人类的野心是无止境的,这世上只要有人就会有争端,有利益,有战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种大同理想国度只出现在梦想中,现实是不会出现的。
于是愤怒人越是冷静,所以,当半个月后追击到七王子所带领的梁军后,殷槿只给手下的士兵修整了半天就与梁军短兵相接。
福运宠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