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游玩后,先生和师母、师姐又住了四、五天才启程回家。
临行前,先生把大哥叫到面前,认真的叮嘱着他需要继续加强的部分,并让他每次去书院后都到他那里去,他再指点一下。
随后,大哥就陷入了备考的紧张状态中,毕竟举人是道坎,拦住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秀才,年少考上的不少,但更多的都是已经成家立业的成年人。他丝毫不敢懈怠。
到了腊月的时候,二哥游学回来了。出去逛一圈,二哥看着成熟许多,人虽然更精神,不过黑了些瘦了些,让长辈们一阵阵心疼。外公更是连声让母亲准备好吃的,一定要补回来。
二哥休息了几日,享受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待遇,长途跋涉的劳累很快消散不见。
这日,我去晗园给果树浇浇水,打理了一下午。等到黄昏时分来到吃饭的堂屋,发现外头的院子里堆了一大堆的东西。
“三郎,来帮忙。这是我回来前让镖局押回来的行李,里面有许多给大家买的礼物。你帮我搬到屋子里,吃了晚饭我来分。”二哥笑嘻嘻的抓了我的壮丁。
我陪着二哥将东西都搬进屋子里,又拆开分门别类的放置。二哥倒是粗中有细,出门一趟,每个人的礼物都考虑到。吃完晚饭,就是二哥献宝的时候。
“太公,你看。这是我从泰安郡特地帮您老人家淘的石球,这石球使用当地最出名的泰安石做的。这花纹漂亮吧,最配得上太公了。这球平日里太公做什么都可以拿在手里转着玩,能够活血通络的。这是岫玉挂件,我特意让雕的寿比南山。您老人家看看,喜欢不?”
太公自然满脸笑容的夸好,这重外孙给带的礼物,有这孝心加成,一般的礼物也会发光。二哥给外公淘了一个养蛐蛐的罐子,泰安郡的斗蛐蛐挺有名的,就这养蛐蛐的罐子都被他们玩出了花,二哥自幼跟着外公玩,自然知道什么金的银的吃的,都没玩的好。果然,外公拿着这罐子就开始眉飞色舞,被太公横了一眼,才不再开口,但依旧把罐子牢牢的抱着。
外婆的是不同花样颜色镶着岫玉的绣花抹额,可以不同季节和衣服换着搭配,泰绣也是泰安省出了名的特产。父亲母亲给了一对的岫玉平安无事牌,二哥还另外给母亲买了个岫玉凤穿牡丹的簪子。父亲还好,外婆、母亲也是嘴都合不拢了,连连夸奖二哥。
长辈们的礼物送完,二哥也被夸了一圈,他得意的坐下说道,“这一包是给大外公二外公他们各家的礼物,有吃的有用的。这是给袁先生一家的.......还有,这是给......”
真叫一个齐全,大哥说道,“谁都有了。我和三郎的呢?赶紧拿出来看看。”
给大哥的事一套泰安石做的书房用品,刻着连升三级的砚台,雕着蟾宫折桂的毛笔,还有刻着论语的镇纸,倒是很得大哥喜欢。
最后二哥看向我,“三郎的东西,真是不好淘弄。这小苗苗也不大递送,我帮你淘了许多的当地果树的种子。”
我以为二哥就会给我一包种子就完事,没想到,二哥拿出来一大箱,每一种种子,二哥都用岫玉盒子装了,还细心的标上种子名称。
“三郎就喜欢玩这些花花果果的,那种子在房间里用纸张包着,放得那个乱,我都懒得说你。”二哥说道,“看,这一大箱盒子里都是装了种子的,想想你以后可能种子会越来越多,我也不知道还会不会去泰安,就到当地玉匠那里定了一大堆的玉盒,这普通玉石做的,不值多少钱,我就多定了些,外边有两箱都是你的。看看人家中药房里,一味药一抽屉,你也做个架子,一类种子一格,要好好整整,知道不?”
二哥从小最皮实,可也很宠我,大哥装作吃醋的说道,“太公,你看我们每个人才这么几个礼物,给三郎的就这么几大箱。”
“大哥,三郎最小嘛。”太公还没说话,二哥就先为我说话了。
我象小时候一样,抿着嘴笑嘻嘻的,就是不说话。一边,听着他们斗嘴,一边仔细看着二哥给的岫玉盒子。盒子并不花俏,全部是素盒,但是打磨的油光闪亮的,不是盖盒,是推盒,手轻轻一用力,顶上的盖子就被推到盒子的尾部。里面放着一个纸包,上面用小楷写着,“泰安平安果,一品脆香一百粒”。看着这字,我似乎能看到二哥四处帮我淘弄种子的身影。
“谢谢二哥,我很想喜欢。”我对二哥做了个揖,笑着说。
“怎么这么客气,这还是我家三郎?”二哥笑着捶了我一下,“以后二哥再到不同的地方去,再给你淘弄各种果树种子。”
我突然想起了假枇杷树要蜕变成真杏树,所需要的玫瑰花。只是,不知道哪种玫瑰花对玫瑰柑最有用,多收罗些也是不错。以后,说不定又有啥特别需求,“二哥,以后如果去不同的地域,当地有特色的植物种子都行,不用都找特殊的,各种花呀、树呀,我不挑的。”
“行,这个没问题。”二哥直接就答应了下来。
“二郎,你是还准备往哪里去?明日里空下来,赶紧的去袁先生府上拜见,正好把礼物也带过去。”父亲这时候插了一句,“袁先生前段时间到家中住了一阵子,你不在,还挺挂念你的。”
‘我的弟子,怎么能连个举人功名的没有。’我想起了袁先生的话,再看看出去游学变成游玩的二哥,也不知道袁先生有啥办法让二哥静下心来读书考试。
此时,二哥的书院教习正在袁先生府上拜会。虽然袁先生没有任何官职,可是家世放在那里,可以说,这朝堂上的官员,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袁家的弟子,或者在袁家学习过的学生。既然袁家人在平安郡,郡中的书院从院长到教习都无法装作视而不见。
而,教习看似说着泰安之行,实则好好的吐槽了二哥一番。这些年,袁先生教过的学生,数都数的过来,其他的各个都是好学生,偏偏二哥居然走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