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2 细说文会(1 / 1)振鹭云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哦?二郎、三郎,你们也去文会?”骆外公他们倒是不知道这事。

杨二老爷接过话道:“他们两个可都是举人,在我的小店对了好对联,写了两幅好字,我送去裱了挂起来,中秋文会那天也是要参加选评的,自然要给他们文会帖子。”

这时,掌柜的送了一大堆的点心进来,还有泡功夫茶的器具,说道:“杨老爷子,你们都边吃边喝边聊,如果聊得时间久了,到晚饭时分我送饭过来可好,老爷子可给我这个面子。”

杨老爷子看了他一眼道:“行,你去准备晚饭,今天我们就在这里消磨时间。”

掌柜的笑的脸都开了花,放好点心,架好茶炉,带着小二退了出去。老爷子们坐中位,我们几个围在四周,另一面就是茶炉,桌面上放了一套茶具,杨老爷子说道:“你们几个小辈,谁泡茶的功夫最好,就烦劳客串一下茶艺师。”

二哥最光棍,双手一拱,“老爷子们高抬贵手,我在家只喝茶,就从来没泡过茶。我家三郎也不怎么行,跟着我大哥、大嫂学了一点,但也就是皮毛。”

骆青翎也跟上:“我也不成。”

骆青依也就不客气的坐到了茶具前,说道:“今日雨溪妹妹不在,我就外行冒充内行,为大家泡茶。本来今日来就是感谢王三郎,就容我借花献佛了。”

很快茶汤沸腾,高高冲下,浓浓的香味就弥漫开来。细细闻来,似花香似果香,沁人心脾。杨二老爷轻啜了一口茶汤,才开始说道:“中秋文会,由来已久。今年主要分三个大块,一大块是长亭挂画,自然是以文会友,特意搭建了九曲长亭,长亭两边都是挂轴,有书法、国画还有对联。二郎、三郎的对联也会挂在那里,主要是给参加文会的人欣赏。”

“不要小看挂轴,不知道多少文人墨客想要将墨宝在此展示。文会开始大半年前就会有人投来各种作品,不算是万里挑一,百里挑一总是有的。”杨老爷子略有些得意的说道:“你们是运气好碰到我,直接就让装裱悬挂,不然,你们连送作品的地方都没有。”

“多谢老爷子抬爱,让我们有机会增长见识。那日跟着胡叔叔,喊您杨老伯,是我们差辈了,老爷子千万别见怪。”虽然我们不是为了舞文弄墨来的,但是也还是要谢谢老爷子的善意。

“第二大块略有些竞争,所有参加文会的人都可以参加。现场提交一篇诗词文章都可,到文会结束时会评出前十名。”杨老爷子看着我们说到:“明之、晗之,你们两也要参加。”

老爷子说得一本正经的,二哥和我倒是有点不好接话。二哥考完举人再让他写比试文章他就不怎么愿意,我则纯粹对于这些没有兴趣。

“二郎、三郎,参加玩玩呗。九娘姐姐相信你们,即使不出彩也不会丢人。”胡九娘希望他们去玩一下,这么年轻的举人,说不会写诗词文章也没人信。今天来的几个老人家,虽然杨老爷子话最多,其他人很少说话,但显然都非常熟悉,也长居上位。虽然二郎、三郎不会一直待在贵西,但能交到一些朋友,或入了一些人的眼,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胡九娘想了不少,说出话来却转了方向,好奇的问道:“杨老爷子,既然是比试,不知道有没有奖励?”

“当然有奖励,进前十名的最基础的奖品可是卢溪茶园出品的今年新茶-卢溪月光白,其他就按照名次高低,再加其他奖励,若是年轻学子,最高奖励可是进贵西最好书院的名额。所以,每年这时候都是年轻人争先展示的时候。”杨二老爷笑眯眯的说道。

卢溪月光白,二哥和我都有些兴奋,这不就是大嫂心心念念的茶么,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我们两交换了下眼光,就做下了决定。

“杨老爷子,我们一定会参加,只是水平到底能不能进前十,可也没有把握,毕竟这文会有得是饱学之士,年轻才子。只能说,我们尽力而为。”二哥开口答应了下来。

我笑了笑,跟着说道:“杨老爷子,我有个请求不知道当不当提?”

“说吧,只要不是让我透题,其他都好说。”杨二老爷开了句玩笑。

“让老爷子透题可不敢。”我忙摆了摆手,表示没这意思,“是这样的,我大嫂也颇好茶道,在我们平安郡也是顶尖的。只是,贵西郡山高路远,卢溪茶园的镇园之宝-卢溪月光白,一直没有机会买到,倒是成了大嫂心心念念之物。我是想问,如果我和二哥没有进到前十名,能不能请杨老爷子帮忙买一些卢溪月光白。”

文会能用月光白作为奖励,显然和卢溪茶园的关系不错,通过老爷子可以保证不买到弄虚作假的品质。杨二老爷笑了,揶揄的看了眼坐在一边一句话都没说过的卢庄主,笑着应道:“买一些没问题,可这价格你可要有心理准备。”

“谢谢老爷子,只要能买到,价格不是问题。”二哥和我是不会为钱犯愁的。

“二郎、三郎,你们家真是和睦,你们两出来玩,还记挂着家人的念想。”胡九娘挺羡慕他们兄弟两的感情,今天看起来,和大哥大嫂相处也很融洽。大哥还好说,大嫂相处融洽就不容易了。她自己就和大嫂说不到一处去,一副防着自己,生怕分了哥哥的该得的家产一样。

“我大嫂可是我们授业恩师的女儿,从小我们哥三就在老师家读书,大嫂那时是我们师姐,没有少照顾我们。当时听说恩师要把师姐许配给我大哥的时候,我都高兴得跳起来了。”二哥笑着解释了一下,不然,两个小叔子,记得大嫂想要什么,让外人看起来总是有些奇怪。

打岔了一会,又喝了口茶,杨二老爷才继续说道:“文会最后一大块,你们都要说俗,和外头集市没有区别。可以自己卖字、卖画也可以卖各种货物。说道这,二郎、三郎,你们两也是有个摊子的,你们想卖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