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01 月季谷地(1 / 1)振鹭云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着已经甩掉鞋子,挽起裤管冲进水里的小谦和庄运捷,我回头问黄家二郎,“元琪,你要不要跟着去抓鱼摸虾?”

黄家大郎叫黄元熙,二郎叫黄元琪,大郎给我的感觉比较端着,大概因为不熟悉的缘故。二郎再怎么着,也不过是个8岁的孩子。看着孩子守礼的样子,想来平日里家教非常严格,不怎么有撒野的机会。因此,我才有这么一问。

黄元琪的眼睛亮闪闪的看着在水中大呼小叫的小谦和庄运捷,充满渴望,但是又不敢自己做主,回头看向了自己的哥哥。黄元熙冲着他点了点头,他欢呼一声,也甩掉了鞋子袜子冲进了水里。

“嘶,大哥,这水好凉啊。”他回头冲着黄家大郎叫到,显然是没有想到。

“山里的水都比较凉,元琪玩一会就要上来。小谦你别看小,一直都在这里长大,可比你皮厚肉糙多了。”我笑着对他说道,又冲他挥了挥手。

黄元琪点了点头,从虎子手里拿过一个小桶,很快和小谦、庄运捷玩到了一起。

“大公子,这水这么凉,小公子会不会不习惯。”玉珠丫头倒是挺上心得,特意拿手去感知了下水的温度,才对黄家大郎说道。

“难得出来松快,让他随意玩去。”黄家大郎倒是不以为意,自己都没有玩过水,难得的机会就让弟弟随心玩。

“元熙、菁菁,他们玩他们的,我们带着小蔷去玫瑰园转转?”几个小的找到了玩乐的地方,小蔷还太小,比较粘人,这会牵着我的手就不肯放开。我把她抱在怀里,才对两个半大的孩子说道。

“好。”庄菁菁其实早就对玫瑰园感兴趣,只是不好意思开口提。

黄家大郎则是无可无不可,反正都进山了,那就一起去吧,只是听说这玫瑰园刚开始栽种,不知道有什么看头。

我让虎子、王峰留在这里看着三个小的,带着风荷、石头,还有两个小客人、两个丫头顺着山潭的右边转了过去,这一过去,豁然开朗,真没想到,这个山潭居然是呈半包围的形势包在半山腰,山潭外整个山坡向下已经被整理的井井有条,山谷的阳坡被分隔成了好几块,每一块都有水渠环绕,水自然就是从山潭引下来的。

黄元熙原本以为就个小山谷,玫瑰月季刚开始移栽,除了野趣哪里有什么景色。谁知道,山谷里山桃花开得绚烂无比,清风吹过,花瓣摇曳,淡淡香味就传了过来。他点了点,大概有个几十株的大山桃,攒三聚五的分别散落在山谷的几处,大山桃边上大大小小的桃树形成了几片小桃林。这就成了山谷天然的地标。其他地方也不是杂草丛生,而是用碎石子铺出了不少小路,边上还有小水渠,溪水潺潺。

我打理山谷,也不是为了把山谷铲平,那最傻了。按照舅舅说的,依山造景,要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不改变山谷原有的生态才是上策。所以,当看到这几十株野山桃时,我可是高兴得很,当时,每一株山桃上都是成簇成簇的新蕊,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因此,我就依这这些山桃来规划不同的区域,铺路引水设篱笆,并且在最大一片桃林的边上,种植上了玫瑰柑幼苗。其他的区域,就按照月季、玫瑰不同的品种,分批的移栽下来。可以想象,这么一大片山谷的月季、玫瑰、桃花,玫瑰柑,花开时不知道会有多美。

刘大勇今天一大早就带着种果树的农民上了山,现在是春天,移栽的最好时光可不能浪费了。这时候他远远的看到山潭那边过来一行人,就迎过来看看。

“三郎君,你怎么现在来了?”刘叔过来打了招呼后说道,这时间都快要下山了好不。

“刘叔,你忙你的,我就带着客人来看看。”

“三郎君,这日头现在还热着,不如到那片桃花林坐一会儿。那株桃树是这个山谷最大的,已经在树边盖起了木亭子,铺上了石头路边上种了许多月季,这些月季是原先在后山的那些,大多数移栽过来现在也都开花了,漂亮的很。”刘大勇看了看黄家大郎和那两个丫头,很有眼色的介绍到。

我从善如流跟着刘大勇去了那片桃林,刚才离得远不觉得,走近了才发现,月季花果然也开得很繁盛,与桃花交相辉映,煞是漂亮。这片桃林不是最大的,但是最大的桃树就在这里,树身三个人合抱都抱不拢,树冠展开如同华盖。

“刘叔,你不说还真没注意,这些月季都开这么漂亮了。”我对刘叔说道。

“漂亮,小姑娘不要离花太近,这些月季都有刺,还有蜜蜂,小心点手。”刘叔看着黄家的两个小丫头都凑进了月季花,连忙关照道。

“已经有蜜蜂了?”我问道,“蝴蝶有没有?”

“三郎君,现在才刚春天,蜜蜂有蜜还能干点活,蝴蝶都还是虫卵了吧。”刘大勇解释到。

“哦,对,是我想岔了。”我有些不好意思的笑起来,想起自己的黛眼蝶卵还没处理,琢磨着等客人都走了就要开始处理的事情可真是不少。玫瑰柑是第一批种下去的,玫瑰、月季照这个进度估计也很快能种好。但是,我从贵西郡带回来的植物可不止这么点,都需要我安排下去。特别是骆外公给的带灵性的植物,那是需要一个专门的地块,还只能我自己来处理。

刘大勇说了几句把我们带到亭子这里,就退下忙去。我让石头把吃得喝的拿出来,赏花吃点心。黄家大公子吃了些点心后,站到我身边问我,“王晗之,你考上了举人,为什么不继续考进士,而是要在这里种树种花?你就不想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为朝廷尽力么?”

这问题问的,怎么不象个孩子的问题。我也没有多想,笑着解释道,“元熙,读书人虽然大多数都想着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也借此光宗耀祖。可是,人生不是只有一条路可走,每个人的志向不同,四海之内可做的事多了。我自幼身子不好,父母对我的期盼大概就是一辈子平平安安,我也天性喜欢花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既修自身,又在家陪着父母尽孝道,让他们安心,难道不好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