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完记忆之后,赵楷第一个反应就是,这怎么可能呢?这金国目前才刚刚建立,根基还不稳,如何能完成以蛇吞象之举呢?
赵楷分析了目前宋朝国内的一些情况,再根据记忆中的走向脉络进行推演,良久之后沮丧地发现,目前大宋如今确实处在黑暗前黄昏的辉煌之中。
虽然在西边把西夏吊起来打,但是大宋国家内部已经千疮百孔。
蔡京,童贯,王黼等人欺君罔上,大肆搜刮财富,百姓苦不堪言。可是宋朝君臣之间,包括之前的他还做着打败辽人,夺回燕云十六州的美梦。
此时的大宋,除了西北禁军因为长年与西夏作战,保持着战斗力之外。河北禁军与中央禁军空有几十万常备军,自从檀渊之盟后,军备松弛,兵疲将衰,哪有什么战斗力可言。这样的军队拉出去打仗,和一群乌合之众有何区别。
但西北战事的顺利,富足奢华的生活,使他们这些大宋上层人物还活在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紫醉金迷之中。
如此这般下去,大宋必然会上演靖康之变的悲剧。
而自己,也要被抓去五国城,客死他乡。
不!我一定要阻止这场灾难的发生!
阻止它发生!
怎么样才能阻止它发生?
为什么会发生靖康之变,这其中固然有大宋政权腐烂、国势颓废的因素,但还包含了其他各式各样的原因,如果分析起来,可能分析三天三夜也分析不完。
赵楷决定从引发这场灾难的直接原因入眼,先治标,后治本。
是什么原因成为了这场灾难的导火索?引起了这场惊天裂变?
赵楷在脑海思来想去,觉得联金抗辽这一决策的实施,是主导这场灾难的主要原因。
相似的历史发生在一百多年后,流亡江南的南宋政权同样采取了联蒙攻金的战略决策,最后同样被蒙古所灭,但彼时的情况又非此时可比。
其一,南宋和金朝之间因为靖康之变可谓是国仇家恨,生死大仇,双方仇怨过甚,两国在心理上很难结成同盟。
其二,南宋未必没有分析过联蒙抗金的弊端,毕竟有着北宋活生生的例子在前面,之所以联合蒙古灭金,也和金朝北失南补的策略有关,既然已经为敌,不如趁此机会分一杯羹壮大己身。
而此时,北宋朝廷和辽朝之间已经结盟了百余年,互为兄弟之邦,虽然双方就燕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但毕竟没有什么抄家灭国的深仇大恨,更何况两国已经和平相处百余年。
但连年对西夏的军事胜利使北宋朝臣忽略了另外两个河北、中央两大军事集团早就武将素质低下,士兵弱不堪战,连征战的勇气都没了。即便是以十五万大军面对辽国的三万残兵败将,也被杀得落花流水,屁滚尿流。
白沟之战的失败,让与宋结盟的金国彻底认识到宋朝的腐朽,于是之后金军不费吹灰之力便杀到了都城开封城下。
所以,从结果导向看,联金灭辽是一条愚不可及的烂计。
赵楷觉得自己有必要去劝说赵佶放弃联金灭辽的计划,至少在大宋没有能力去干涉的时候,不要参与进去,安安心心的乘此机会整顿朝纲,整军备战。
赵楷吃过早饭便急急忙忙上了马车,去给父皇请安,他知道最近有一支金国使团已经到达了开封,正等着赵佶接见,他必须要抢在金使前面阻止联盟。
入得宫中,路上遇到内侍杨戬,只见他笑道,“嘉王殿下刚刚病愈便来请安,孝心可鉴。”
赵楷知他和童贯都是一路货色,心中略有憎恶,但脸上却不得不笑脸相迎,“杨內侍,我也是怕父皇心中挂念,好来让父皇知道,我已无大碍。”
杨戬说道,“殿下来的却不是时候,官家正在紫宸殿接见金使,殿下需在文德殿暂候一番了。”
“哦?”赵楷心中暗道金使来的未免也太不是时候了,“不知杨內侍是否可以为我去通传父皇一声,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这……”杨戬有点为难,站在那皱眉思索着,这副表情官场中人都懂。
赵楷心中暗骂老阉货,真是雁过拔毛,寻思自己入宫也没带什么东西,最后扯下腰间一块上好的羊脂白玉,塞到杨戬手中,咬牙道,“还请內侍行个方便。”
杨戬眉毛一挑,笑眯眯说道,“哎呀,嘉王殿下,这哪里使得,无非就是一声通传罢了,老奴这就去。”手上却是紧紧地将玉攥在手里。
赵楷有些肉疼,这玉可是父皇在其十二岁生日的时候特地送他的,他一直带在身边,就这样送给这个老阉货了。但为了阻止父皇和金人结盟,赵楷也豁出去了。
紫宸殿中,金使斡离不正在和宋皇赵佶交谈。
“金使觉得我大宋如何?”经历了一番交谈后,赵佶察觉这位金国使臣似乎一直在分心,于是想看看这位使者对大宋的看法。
“陛下这皇宫富丽堂皇,天下莫之能比。开封府繁华多姿,九土夜市彻天明,街上行人比肩接踵,乃当今第一大城。大宋也是当今最富有之国。”斡离不十分赞叹道。
赵佶十分受用,对翰离不说,“既然如此,以我大宋国力与汝金国南北夹攻,辽国必败,可我观使者兴趣缺缺,却是为何?”
“我听说大宋和辽国自签订檀渊之盟后,便互为兄弟之国,百年来无战事。我大金如何能相信大宋是真心和我大金结盟?”翰离不说道。
“使者有什么条件但提无妨。”赵佶很大方的说道,不就是要好处吗?我大宋物资富饶,如果能给辽国使点绊子,给点钱财不算什么。
“除非大宋向辽国递交国书断交。”翰离不丢出条件。
“什么?”赵佶万万没有想到居然是这个条件。这个时候,他怎么能和辽国断交,万一辽国怒而兴师扣边,他还不得焦头烂额。赵佶还是希望金国能在前线多出点力,他暗中给钱给粮,最后再站出来摘桃子。
“此事朕得和众卿家从长计议。”赵佶沉吟了一会儿,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这事怎么看都有点烧脑,应该让手底下那些大臣们来分忧。
就在这时,杨戬步入殿中,靠在赵佶耳边说了一会儿话。
赵佶皱了下眉,思索了一下,“让嘉王进来罢。”
杨戬快步出殿,不一会儿将殿外的赵楷领了进来。
赵楷一袭紫地皂花紧丝袍,头戴软脚幞头,进殿时朝翰离不这看了一眼,翰离不也向他看了一眼,四目相对,赵楷收回目光,朝赵佶行了一个大礼。
“儿臣,恭问父皇圣安!”
“平身吧!”赵佶抬手虚托,细瞧了赵楷一会儿,“皇儿身体如何?”
“托父皇挂念,儿臣已无大恙!”赵楷昂首答道。
赵佶看赵楷身体确实很好,点了点头,林灵素说赵楷是二郎真君转世,醒后可能会留下后遗症,目前看来赵楷还挺好。
既然外人在这,赵佶便对赵楷介绍道,“你身旁的是金国使臣翰离不。”
赵楷内心就是一惊,仔细打量一番,这不就是灭亡北宋,俘虏二帝的金国二太子完颜宗望吗?这家伙竟然跑到这大宋皇宫之内当起了使臣。
赵楷与翰离不互相见过礼。
赵佶想着自己这个儿子自幼聪慧,更是状元之才,便有心问问他的主意,这种烧脑的活就应该让专业的人来干,赵佶对此很有心得。
深吸一口气,赵楷沉声对赵佶道,“父皇,儿臣反对与金国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