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四章 国士(1 / 1)昌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给他灌了什么迷魂汤?”梁红玉好奇地看向赵楷,“他怎么茶饭不思就走了?”

“有一些人,他们内心拥有理想,并且为了这个理想,他们会愿意为之付出一切,如果找到曙光,他们会好不容易地去尝试,一顿饭又算得了什么?”赵楷看向门口,赵良嗣的身影已经消失不见,“大概这就是国士吧!”

也许赵良嗣向赵佶献上联金灭辽之计的初衷是为了功名利禄、为了名留青史。

但他确实是为大宋着想着的,只是他投靠大宋之时却根本不知道这个国家居然也走到了黑暗前的黄昏。

后世评说赵良嗣的计策导致“国家祸变由此而始。”但这种结果导向论并不客观,不能将大部分责任全部推到赵良嗣一个人身上,他只是一个提意见的人,真正采纳这个意见并将其执行的人是赵佶。

这就好比是南宋时有人骂王安石是奸贼,是他的变法导致了北宋后期一系列的党争,国家的腐败,所以北宋被亡,他也要谢罪!

赵楷先前和蔡绦谈论时觉得他的观点十分正确,不因人而废言。

同样对于这些大宋的臣子而言不应该先入为主地认为他们是忠还是奸,而应该抛开个人偏见,去看他们的言行。

王安石为什么变法?他的初衷是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什么变法失败?当时身为皇帝的神宗要负很大的责任。

因为刑不上士大夫,宋朝的臣子胆子都十分大,他们可以头铁到拉皇帝上战场,皇帝反过头来还得感谢他。

以天下为己任,这是宋朝士大夫们内心真实的写照,他们是主动参与到国家的大事中去的,具有强烈的国家主事人姿态。

在王安石之前,可以说大部分人的观念大方向都是趋于一致的,士大夫们都知道国家到了该变法的时刻,变与不变不是他们讨论的重点;怎么变,既能强国也能保证自己的利益,才是他们讨论的重点。

神宗启用王安石变法,以强硬的姿态将变法推行下去,触及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利益,急于求成必然会导致强烈的反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秦以郡县制一统天下,遭到了全天下贵族们的抵制,最后灭亡。

而汉朝则步步为营,先行分封制,在皇帝直辖的土地内推行郡县制,再然后挨个消灭异姓王,以同姓王代之,最后再推行推恩令彻底将分封制扫入历史的垃圾堆,前后历时近百年。

改革必然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所以才要摸着石头过河,一点一点改变,神宗或许忧愁于国家陷入的财政危机,亦或者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在自己这代就能积攒出国力消灭西夏。

总之,他对改革太过于急躁、猛烈,是导致变法失败的重大原因,而变法失败的恶果就是士大夫们走向了朋党之争。

纵观北宋历史,除了宋真宗,宋仁宗之外,哪个皇帝不是急性子呢?太宗迫不及待想要拿回幽云,于是有了高梁河之败;宋英宗为了追认生父结果继位三年,光濮议就争了十个月。

至于后面的神宗、哲宗、徽宗父子三个就更不用说了。

赵楷每每想及至此都扼腕叹息,倘若神宗皇帝能学西汉文景二帝,忍辱负重,积攒国力,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此时大宋又该是怎样的一番局面?

所以王安石变法不该为北宋的灭亡背负骂名,同样,赵良嗣献计也不该为北宋的灭亡背负骂名。

他们两个本应该被称为国士,但都因为统治者的错误而成了奸佞。

倒不是赵楷觉得赵良嗣的这个计策有多好,从结果导向来看,赵良嗣的计策完全就是自寻死路。

但问题是赵良嗣,甚至是赵佶,还有满朝的文武,超过一半以上的人都觉得这个计策还是颇有实现的可能——历史上也的确如此,幽云在北宋灭亡前曾短暂地回归过。

以后来者的眼光看,似乎支持这个计划的人都是笨蛋,但换位思考一下,他们能料到赵佶后面的各种反悔背盟的奇葩操作么?他们能料到几十万宋军居然连两万辽军偏师都打不过么?

反观赵良嗣,他曾经反对赵佶接纳脑后有反骨的张觉,因为这厮先叛辽,后叛金,接纳这种蛇鼠两端的家伙肯定会引起金人的愤怒,挑起战争。

赵佶不听,反倒是将赵良嗣夺职削爵,最终导致金人以张觉为借口攻宋。金人既然攻宋,作为宋金联盟的发起人,赵良嗣自然便被刚上任的宋钦宗赵桓下令处死,何其之冤!

赵楷正是知道这一点,虽然明知道他是童贯一党的人,虽然明确对他的计策进行反对,但依旧敬重他的为人。

赵良嗣生长于辽国,对宋的了解不全面,以他对朝廷的忠诚以及过人的胆魄,若是能够对大宋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将来一定会是栋梁之才。

梁红玉说,“国士?那位大人有什么事迹担得起你这样的评价?”

“事迹么?倒是没有,他本是辽国汉人,但他一心想为大宋夺取燕云十六州。”

“他本是辽国人,居然背叛辽国撺掇大宋去打他的故国,这种人也能算的上国士么?”

“对于辽国来说,他当然不算。但他是汉人,我不管他来大宋是为了追求富贵还是为了追求官爵,只要认同自己汉人的身份,只要为大宋尽忠,那他就是大宋的国士。”

“真不理解你的想法。”梁红玉摇摇头,“若我是官家,肯定不会完全相信一个归正人的话。”

“哈哈哈,所以你不是官家。”赵楷笑了起来,“官家用人,最看重的就是一个‘忠’字,我相信父皇的眼光,要是他连父皇都骗过去了,那我就无话可说了。”

对于赵佶的识“忠”水平,赵楷是深信不疑的,不管是蔡京也好,童贯也罢,亦或是王黼、李邦彦之流,你可以说他们是奸臣、弄臣,但绝对不要怀疑他们对赵佶的忠心,这也是赵佶各种醉心于各种玩乐间却能够稳坐皇位二十余年的原因,重用之人不看能力只认忠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