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多方安排(1 / 1)默默写书的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处理完事情,贾诩又进了宫里给刘辩出了一些主意,刘辩一一采纳了。紧接着第二天,以陈琳(字孔璋)为首的人写了一篇追责书给董卓。

而正如贾诩所料,董卓拒不入京,于是刘辩顺势广告天下除贼,并且让攻下城池的人自行分配城池的归属。各家都已派出自己的军队,前往除贼。

刘辩一一看着,“这冀州袁绍没有亲自去?只让颜良和文丑以及田丰去了?”

“对,陶谦和刘表没有派人,他们都是老好人,不参与这些事情,刘焉倒是派出了三万人。还有长沙太守孙坚携两万人,公孙瓒也有两万人,其余的一些加起来都有十几万人了。”

刘辩点点头,“那有没有一个叫刘备的?”

“好像是有,不过只有几百人,是个县令吧。”

这种小人物贾诩也不在意,毕竟只有几百人,这样的力量随便一个将军都能击溃他,而且只是个县令罢了。

看样子有些事情还是按照历史的轨迹走下去的,不过还是有些出入罢了。他已经开始改变历史了,以后的历史估计就没什么参照性了。

而大军已出,就看能不能彼此之间互相消耗了。

一个月过去了,正面也是正式拉响了战斗的号角。刘辩下朝后贾诩就来了,“陛下,这是昨日刚送来的军报。”

“不看了不看了,你就说,怎么样了?”刘辩没心思看,只想知道结果。

贾诩缓缓说道:“刘焉的军队和几路州牧接连攻下武都郡、陇西郡、金城郡还有汉阳郡,公孙瓒和袁绍这边则是顺势攻下了上党郡、太原郡、雁门郡,这一下,董卓可是损失不少啊。”

一边听着,刘辩一边就拿出了地图,在地图上标注了起来,仔细一看,凉州的西南方向的郡丢了四个,并州东南方向的郡丢了三个,也是因为西边的人多一些,所以打得也快一些。

“让云长来见我,我有要事要说。”

“是,陛下。”

贾诩领命下去了。接着吏部的陈群就来了,“陛下,这是几位州牧写的奏折。”

因为事关人事任命,而且是职位都比较高的郡守位置,他和曹操都没有做主的权力。

刘辩缓缓看了起来,“武都郡郡守给刘璋?这不是刘焉的儿子吗?刘瑁领陇西郡?这不也是他儿子吗?金城郡张卫,汉阳郡张愧,都是自己人啊?”

再看看另一张,“上党郡给刘备?太原郡袁谭,雁门郡袁熙?这都袁家人?”

刘辩眼中泛起了精光,“陈尚书,上次我说的那个科考的制度,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回禀陛下,已经和吏部的各路官员详细的说过了,大约三四日后,臣便会草拟出初步的规程。”

陈群恭敬的说道。

“行了,那就多麻烦你了,我没你们聪明,只能靠你们了。”刘辩真心的说道。到这里他才发现原来古代人的智慧是有多么的难以想象,不管他提出什么样的建议,他们总能找到折中的方法去实现他要的效果。

“陛下才是真正的大智慧的人,比之汉武,不遑多让。”

陈群恭敬的说道。

被人夸总归是高兴的,刘辩“厌烦”的说道:“行了行了,快去办事吧,这个任免你先回复一下,暂时同意,等到凉并平叛结束,再统一封赏。”

“是,陛下。只是,微臣有句话感觉还是说出来比较舒服。”陈群思量着,缓缓说道。

见刘辩点点头,陈群就继续说了起来,“此间陛下放权是否有欠考虑?州牧乃是先帝所立,各州牧名为朝廷属官,实为各地诸侯。要是让此继续放任,臣恐怕局势难以控制下去了。”

“这不用你担心了,我已经和文和、文若、公达和孟德都商量过了,奉孝和志才也认为可行,虽有些冒进,但确实是个明智的选择。”

刘辩忽然想起了前几天的事情,“你先去吧?最好下半年的秋天,我希望第一次的科考就能办起来。”

“是,陛下。”

关羽也正好进来了,和陈群打了个照面,“陛下,有何事唤臣?”

“是这样的,我记得原先你和刘备刘玄德认识吧?也是卢尚书的一个门下弟子。”

“记得,前一段时间还有书信来往,说他带着一千余人应陛下之诏前往除贼了。”

刘辩顿时就笑了,一千人?明明只有几百人好吧?而且还不是正规训练出来的。不过没有明说什么,“这样,你点起五千人,新兵就行,还有许褚和典韦的六百人,我们去一趟并州和凉州。”

一听这话,关羽连忙说道:“陛下,这战场凶险,万万使不得。”

“行了,有你们哥三,我还怕啥?回头你去看看刘备吧,好歹认识,要是可以的话,你倒是可以把他拉过来。我没记错的话,他应该是中山靖王之后,虽然没有封,但我查了一下他的籍贯,可能会是的。”

关羽还想说什么,但又憋了回去,“只是陛下,到了战场,是否愿意听臣的?”

“战场未定之前,朕都听你的。”

“那就行,还请陛下牢记,战场凶险,若是没有许褚和典韦或者我在,请勿离开营地。陛下乃是人皇之身,不可轻易犯险。”

关羽也是十分正经的说道。这可不是小事,要是习武之人也就罢了,刘辩偏偏是个普通人,这些年倒是把身体补起来了,但也只是和常人一样。这战场凶险万分,而且陛下还没有子嗣,这要是出了事,那可就不简单了。

看着关羽远去的背影,刘辩也有些兴奋了。

“老黄啊,你去把曹操、卢植、荀彧、郭嘉还有程昱五个人叫来。”

御史台尚书是卢植,但御史台也就四个人,还有荀彧、郭嘉和程昱。这便是刘辩的御史台班子了,专门出谋划策的,卢植就是压着众人的。他是最年长的,也是最能服众的了。

而这时,一名侍女急匆匆的就跑了进来,黄内侍瞪了一眼侍女,“怎么毛毛躁躁的?”

“黄总管,是皇后,皇后。”小侍女有些喘气,倒是让黄内侍有些急了,这皇后可不能出事的。

“皇后有喜了。”

刘辩手中的笔一时之间缓缓滑落,把刚写好的东西都弄花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