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均田、租庸、摊丁(1 / 1)默默写书的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刘辩这里呆了半晌,关羽才处理完事情匆匆的把关平接走了,不过也没有斥责什么,作为将门之子,没有这点胆识也是不行的。关羽反而还有些欣慰,让他和曹昂住在一起。

刘辩又空了下来,干脆又写写画画了起来,忽而想到凉州那边是三刘都是自己的族叔(姑且这么论吧),是该去拜见一下的,而且刘表是个老实人,以后真要在荆州做些什么事情,恐怕还是需要刘表的支持。

这里有其余几路诸侯已经是足够了,而且刘备还是让他有些忌惮,关羽这些天似乎经常去刘备的军营。他不能保证关羽是否能真的抗住刘备的拉拢,虽然明面上他不会说是拉拢。暗地里还是应该想些办法,刘备不除,终究是个大患。

正想着,一个军士就匆匆进来了,还喘着粗气,身后插着旗帜,是个传令兵。

“陛下,曹丞相送来的奏报。”

曹操的奏折?看样子均田已经在推行了,只是不知道具体情况如何。

“圣上亲启。”

“臣与诸公三议而定。民者,国之根本也。分富田于民,可使民有寸饱,亦是国安之举。况如今天下疲敝,州郡余粮不足,理应补充。故而以陛下之思,论民生之事,有余下可议。”

“收以富户,亩以千,租庸十春为期,一春二百钱,以今之量,纵是贫地,亦能余有千,不复收,以图民安。”

“户以人计,人二亩。侍婢不可租庸,大犯不可租庸。凡粮税,均以四十税一。官收粮,麦粟以二百,粱以三百五,黍二百八,余以市价。”

大概就是这样的情况,刘辩也没有好说的,这个市场价格倒也算是合理。没记错的话,现在大麦和粟米需要二百四十钱的样子,粱米也就是优质小米需要四百三十钱,黍米则是三百六十钱。而现在一亩地也就是三石的收成,差一点的地也能有个两石的收成,一亩地一年只收二百钱。这样算下来,就算是分到了贫瘠的土地,一年种最便宜的大麦和粟米,一个人分两亩地,也能有六百钱,一家三口人来算的话,也就是一千八百钱了。不说多富裕,但勉强能过日子不是?等回头再去把山林给纳到朝廷的手里,开发一些奢侈品,比如种植茶叶。

可惜不知道怎么弄化肥,要不然倒是可以用一些方法把土地的肥沃力提升上去,这样也能加高农民的收成。不一会儿就想到了一个东西,可以由朝廷出钱,种植桑叶,弄成集合性的纺织厂,好像也不错的样子?

不过都得等到董卓事情结束了,刘辩看了一眼传令兵,他又拿出一份奏折,“这是司州粮田分布,曹丞相都已经一一为陛下标注,如果陛下没有其他的补充,曹丞相就以这个为标准进行回收粮田了。”

看着这些数字就头疼,而且刘辩能笃定这肯定不是曹操能弄出来的,应该是陈群父子两个弄出来的,他们俩都有些刚直,而且肯做事,应该是一步一步量出来的。

“行了,让曹丞相放手去做吧。”

接着,传令兵又拿出了一卷纸,是皇宫才有的宣纸,还不等传令兵说话,就被刘辩抢了去。

“妾意雁随去,愿君知我意。”嘴角微微扬起。

接着看向了传令兵,“还有事吗?”

“已经没事了,小的告退了。”

刘辩点点头,“你等会过来吧,我写个回信给曹丞相。”

皇后的信可以稍微晚一点看,但朝廷的事情还是要先处理了。首先是这个均田还是应该多分一点。他粗粗的看了一眼,以弘农郡为例,优田较多,而且人也多,分两亩地的确是够的。但左冯翎的地就相对要差一些,而且人也少,再用两亩地的标准去衡量就有些不值当了。

“卿以三等分,上田取二,中田取三,下田取四,孩童亦与常人无异,归于其父。若有离异,则归抚育者。”

大致的把事情安排好,让孩子一出生就有地,这样可以好好的鼓励一下生育问题。这些年打仗还是需要充足的壮丁的,让大家好好的生孩子,这样才能保证他这一方兵丁充足。

这样一算,只要有钱有粮有人,再加上自己笼络的名将名臣,那彻底的实施收归集权的目的也就能实现了。

而且如果有些人有商业头脑,会尽量拿下田,这样可以开发茶桑的副业,这才是真正的高利。但因为没有朝廷的回收,所以价格肯定是不稳定的,粮食好歹有朝廷一个最低的收购价格,能保证百姓的收入不成问题。

前提是人不懒,人懒给多少地都是白搭。想到这里,刘辩又加了一句,“土地所有权归朝廷所有,不可转让、买卖。”

很满意的收了起来,回头再让陈群设立一个督察司和巡抚台,荀攸在弄一个田署司,专门看着这一块,一旦发现转让的,立刻严惩。山林也得赶紧圈起来租庸出去,给朝廷多赚一点钱。

只有有钱了,才能顺利推行纸币和钱庄的事情,还有宫外司的业务。先得稳定住五铢钱的地位,不能让金银动摇了,而伴随五铢钱诞生的纸币也就能有相当的地位。不知道荀攸做的怎么样了,不会被水溶掉的墨有没有办法在这个时代整出来,如果整不出来,只能用一些其他办法了。

一封封的书信就在刘辩手里出现了,途中田丰来了一趟,简单的说了一些行军的事情,就转身离开了。看着有些废寝忘食的刘辩,叹了一口气。

而刘辩纯粹是写上瘾了,原来在聪明人面前装大佬的感觉这么爽,有着上一世的记忆,他对每一个方面执行什么都有借鉴的模板。

“每一封书信都要送到每个大人的手里,他们收到以后,每个人都在这个上面留个名字,明白没?”

传令兵看着十几封信也是咽了咽口水,尤其是其中那一封给唐皇后的,更是要注意。虽然不知道写了些什么,但看着刘辩的样子,似乎很高兴。这就更不能丢了。

“你叫什么名字?”

“小的是赵姓,名暗,常山人。”

常山人?刘辩也是笑了一下,“行了下去吧,等送完信就来我这,做一个校尉吧。”

“谢陛下。”

做一个校尉可比一个传令兵要有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