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昭闭目号脉,久久不语。
杨妃看在眼里,愈发焦急,只怕连罗昭也无力回天。
孙思邈见状,宽慰道:“娘娘莫要担心,驸马爷医术超凡,如华伦在世,老臣相信他出手,必可救回萧娘娘。”
杨妃却才松了口气,半信半疑的望着罗昭。
半晌后,罗昭轻吐口气,站了起来。
“昭儿,母后可有的救?”杨妃迫不及待的问道。
罗昭淡淡道:“萧娘娘的身体,确实到了命悬一线的地步,所幸母妃叫儿臣来的及时,否则儿臣也束手无策。”
“那就是还有救了?”杨妃欣喜若狂。
罗昭微微点头:“儿臣这里有道方子,对萧娘娘的病应当有奇效。”
杨妃忙叫宫女拿纸笔。
罗昭便笔走龙蛇,顷刻间写下一方。
“儿臣先给萧娘娘用针灸,母妃叫太医院依方抓药,待针灸结束后再服下,便应该能看到效果。”
杨妃也不懂方子,忙将药方交给孙思邈。
孙思邈接过细看,表情越看越震惊,最后更是变成无限惊叹。
“这方子当真是妙极,老夫被人称为药王,竟想不到如此奇方,这位驸马爷果然天纵奇才啊...”
孙思邈啧啧惊叹,手捧着那方子,如获至宝一般匆匆告退。
孙思邈去熬药,罗昭则再次使出“鬼门十三针”,为萧后施针救治。
那一针针扎下去,一丝丝的淤血渗出,阻塞的气血,渐渐重新流通,将萧后的生命潜能,悄无声息的激发出来。
原本昏昏沉沉的萧后,眼皮渐渐开始跳动,苍白的脸色也开始恢复血气。
杨妃看在眼里,心中欣喜万分,终于看到了希望。
一个时辰后,针灸结束,孙思邈则端着一碗汤药前来。
喂药这种事,自无需罗昭动手,他便退了下来,在外殿休息片刻。
这施针救人所耗精力体力,不亚于一场生死武斗,罗昭出了一身的汗,颇为疲惫,连灌几杯茶后,方才恢复几分。
片咳后,殿内传来几声咳声。
“醒了,母后醒了!”
接着着,杨妃欣喜的叫声,从里边传出。
殿外候着的宫女们,无不欢喜万分,一双双感激惊叹的目光,悄悄的偷望向这位救了她们主子的驸马爷。
罗昭却饿得慌,腹中空空,也顾不许多,津津有味的吃起了点心。
至于萧后的苏醒,他却并没有半分惊喜,似乎本就在他意料之中。
脚步声响起,杨妃走了出来,脸是喜极而泣的泪容。
“昭儿,你是母后的救命恩人,请受我一拜~~”
杨妃面向罗昭,一脸的感激,福身一礼。
当朝贵妃,竟向罗昭这臣子加晚辈行礼,四周宫女们无不变色。
罗昭忙将杨妃扶住:“能为母妃略尽绵薄之力,乃是儿臣荣幸,母妃如此大礼,儿臣可受不起。”
他这番话,倒也不是客气。
凭心而论,杨妃对她的态度,比他那岳母长孙皇后,可要好得多。
他为人,向来是旁人敬我一尺,我还别人一丈,杨妃对他另眼相待,他自要加倍奉还。
“快让那位救命恩人进来,本宫要见见他。”
就在这时,里边响起萧后的声音。
杨妃便道:“昭儿,母后想亲自谢谢你,你快跟我进来吧。”
罗昭本是腹中空空,想着治完了人,赶紧回府吃饭,但萧后要见,他也不好推拒,只得忍着饿再次入内。
杨妃先一步前,将清醒的萧后扶了起来。
罗昭前,拱手道:“晚辈罗昭,见过萧娘娘。”
萧后下打量他一番,不禁点头赞叹道:“本宫在这安福殿,常听人提起,大唐出了一位旷世奇才,不但文武双全,还精通医术,今日一见,果然是不同凡响。”
“萧娘娘过奖了。”罗昭谦然一笑。
萧后干咳几声,作势就要起身,口中道:“今日你将本宫从鬼门关拉了回来,救命之恩,请受本宫一拜。”
“萧娘娘快躺下。”
罗昭不及多想,前一步便将萧后轻轻按下,笑道:“娘娘不必这般客气,母妃待我甚好,我能为她做些举手之劳的事,这是我的荣幸。”
眼前这少年,身怀不世之才,却又心怀医者仁心,看不出半分恃才傲物,这份心性,不禁令萧后更加刮目相看。
适才相隔几步,萧后没看清罗昭真容,现下他坐在身边,萧后便细细打量,想看清这救命恩人的相貌。
忽然,萧后眼神一动,变的恍惚起来,仿佛沉浸在了某些旧事当中。
她一时失神,还抬起手来,轻抚起罗昭的脸庞,口中喃喃道:“像,真的很像啊...”
被一位长辈,忽然这般摸着脸,罗昭却反倒有些不好意思。
他便起身退后,拱手道:“萧娘娘好好休息,晚辈就先不打扰了,娘娘记得依方按时吃药,改日晚辈再来复诊。”
说罢,罗昭便告退而去。
杨妃亲自送罗昭出去,回到殿中时,却见自家母后,依旧恍惚失神。
“母后,你方才是怎么了,也太有些失礼了。”杨妃稍稍抱怨道。
萧后这才从恍惚中清醒,低声问道:“你有没有觉得,罗昭这孩子的相貌,跟那个人像极了。”
“那个人?”
杨妃先是茫然,旋即猛然省悟,眸中不禁涌起一丝奇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