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堐村的孩子在整个学校都是横着走的,在祖祖辈辈无数次打群架的光荣历史中,他们从中吸取了许多打群架的经验,足以碾压学校里其他学生。可问题是,他们遇到了岳家村的学生。人家更有经验,老祖宗是专门带兵打仗的嘛,人比他们还多,跟他们一样也特别抱团儿。于是乎,就这么热热闹闹地开战了。
学校里的老师处理这种事情极有经验,每年这俩村的学生至少来上一场,唯一的差别就是有几个人被踢几脚挨几下拳头罢了,没啥,好解决。
最妙的是,老师们中,这俩村的都有。到时候把俩村的学生往校长那里一放,校长骂几句之后,把俩村的老师叫来,各自领自己村里的回去教育。至于怎么教育,校长不管。
这里头本来没有刘家村学生什么事儿,他们和别的村子一样,是在旁边看热闹的。鉴于本公社只有一个河堐村是回民村,他们跟汉民也不通婚,河堐村的学生在到处都是亲戚的岳家村学生面前,就有点儿不占优势。
看热闹的那群人爱拉偏架。
打群架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第一,两个人之间因为某件事情或者某句话发生了纠纷,俩人动嘴,有可能一方占据绝对优势,另一方落北,回去找人帮忙来继续斗嘴。第二,原先占优势的没有舌战群儒的本事,就也回去找人帮忙来斗嘴,一来二去,就是两群人斗嘴。第三,有旁观者报告老师,老师来进行干预,此事暂告一段落。以上一般限于女生,特别彪悍的女生除外。
如果老师没有及时介入或者批评没到位,或者有一方不服气,那就会进入第二阶段,男生介入。男生介入之后就没别的了,直接上手。农村男孩子也没有啥不能打女孩子的观念,骂不过怎么办?好办,直接上手揍!于是,重复上述步骤,到最后演变成两个村的男生打群架。女生们继续以村子为单位斗嘴,特别彪悍的女生除外。
当然,最严重的打群架是上升到大人们也参与的程度,不过那种程度的群架一般比较少见,多年来仅有一两次,解决问题的也变成了公社干部。大人们打群架的模式跟孩子们一样,只不过起因不同而已。据说,本地历史上最轰轰烈烈的大人们打群架事件就发生在岳家村和河堐村之间,还是解放前的事情了。两个村子隔河而居,因为争水事件发展成为两个村子的群殴。那次事件之所以轰轰烈烈,是因为岳家村某位极其彪悍的村民,直接拿家里的大砍刀把人家给开了瓢,造成了死亡事件。
至于后续如何,爷爷没说,徐灵灵不知道。
李小能却说,爷爷说的不太对,不是大砍刀,而是大刀,嗯,跟关老爷用的青龙偃月刀一样的大刀。哦,对了,关羽是不是也是四旧里的?能说不?咱关起门来说,别到外面说啊。
好吧,扯远了。话说徐灵灵本来也是属于看热闹大军的一员,这个时代的娱乐项目特别匮乏,闲极无聊的时候看看别人打群架,也是一种乐趣。当然,她还是很关注个人安全的,为免受池鱼之殃,她是躲在刘红军和虎子后面,从两个人之间的缝隙里往里瞅的。
被围观的是双方代表,河堐村有一个机灵的,无数次惨痛的父辈打群架经验告诉他,在面对人数比己方多、彪悍程度不亚于己方、旁边还有许多看热闹的拉偏架的岳家村人时,智取相对容易些。他就提出来要派代表来较量,三局两胜,败的那一方要管胜的那一方集体喊爷爷。
来就来,谁怕谁啊?
徐灵灵听到消息赶来的时候,都已经是第三场了。前两场双方战成了平局,这一场就格外关键。场上的人都认识,代表河堐村的是他们班的,代表岳家村的是她家亲戚。
成了,谁都不帮了,纯看热闹吧!
看热闹的时候还不忘问虎子:“哥哥,那个谁是咱们家啥亲戚来着?”
虎子常作为徐家长房长孙跟随爷爷走亲戚,对家里的亲戚比较熟悉:“咱奶奶跟他奶奶是亲姊妹俩,咱给管他奶奶叫姨奶奶,管他叫哥哥。”
农村人懒得分表哥堂哥,一溜儿叫哥哥。
明白了,这个血缘关系好像还不算远,要不他们站在岳家村这一边?可那个河堐村的男生是他们班的不说,还是她好朋友杨丽的堂哥,前些日子还给她送过油香呢。算了,她还是纯看热闹吧!
徐灵灵同学忘记了,她其实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去找老师。
在男生们较量的同时,女生们还不忘记打嘴仗,分别占据两边,指指点点地隔空喊话,声音之大,穿透力之强,完全可以让所有人听得清清楚楚。
在双方的言语交锋中大家伙明白了,敢情这场群架的缘由是,某位河堐村的学生骂了一句老师。
河堐村学生坚决否认:“俺没骂老师!”
岳家村有个女生属于特别彪悍的,没捞着下场打架,心有不甘,卷起袖子成为了打嘴仗的主力:“你骂了,你用英语骂的,你说裴老师是狗!”
完了,这回群情激奋了!
围观的学生开始叽叽喳喳地谴责起那个学生来:“你敢骂老师,你怎么这么坏呢?你没良心!”
河堐村的那个脸通红,大声反驳:“俺没骂裴老师,俺骂的是副食厂的裴老实,他做买卖不老实,收俺们村的羊少称了两斤!”
晕,敢情是个误会!
要不是场合不对,徐灵灵都快把肚皮笑破了。
那两群人还在争呢。
“你骂了!”
“俺没骂!”
“你就骂了!”
“俺就没骂!”
还没等她笑够,就莫名躺枪了。
被冤枉的河堐村女生四处张望着找人证,好证明自己真的没骂老师。眼睛特别尖,从人缝里都能发现徐灵灵,伸手一指:“不信你问徐灵灵,俺们聊天的时候她就在旁边!”
徐灵灵:“……”啥时候的事?
师出无名,连正在较量的俩男生都不打了,双方几十双眼睛齐刷刷看向徐灵灵,眼中的灼热几乎将她烤熟了。
矛盾中心怎么跑到她这里来的?
本着有效化解矛盾的想法,徐灵灵决定开展详细调查研究。问题是,她一不小心就引用了一句语录,主要是昨天刚给家里写了好几张,印象比较深刻。
“领袖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们这样盲目就打群架是不对的,咱们今天就当着大家的面,一起把这个问题调查清楚了。”
于是,经过一番调查研究之后,双方握手言和。
徐灵灵挺高兴,虽然莫名其妙地成了矛盾中心人物,可她运用智慧,成功地将本来会引起老师们重点关注的打群架事件消弭于无形,可见自己还是有些本事的。
没想到的是,在某节政治课上,裴老师读完报纸上的一段报道,让学生们对某项事件发表意见的时候,徐灵灵被同学们共同推举了出来。
河堐村的同学觉得这个徐灵灵太好了,洗清了他们身上的不白之冤。老师要找个发言的,你行,你上!
刘家村的同学觉得徐灵灵毫无问题,因为她早就把他们村的所有标语书写工作揽入麾下,跟大人挣一样的工分。你行,你上!
别的同学绝大多数旁观了那次打群架解决事件,对这个年龄小、个子小、嗓门小的“三小”女生印象深刻,所以都随声附和,彻底把徐灵灵推到了前头。你行,你上!
徐灵灵对自己的外号特别不满意,尤其是不满意个子小那一条,明明她长得好、成绩好、写字好,为什么不叫“三好”?
还有,河堐村的同学们,我明明是拯救了你们集体叫人家“爷爷”的悲惨命运,你们确定不是在恩将仇报?
裴老师的目光已经扫射过来,徐灵灵只好站起来,嗯,刚才老师读的是啥来着?哦,想起来了。
徐灵灵清了清嗓子,这还是个需要长篇大论的,得亏她上上辈子的功底还没丢:“我认为,报纸上说要在各地各级单位办学习班,学习斗私批修是很及时的事情。国家形势是什么样的?帝国主义亡我之心是怎么表现出来的?狡猾的敌特还有什么新动作?这些都是要靠不断的学习才能知道的。**是怎么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大寨是怎么发展社会主义新农业的?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战士们是怎么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这些也都需要我们不断的学****教导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怎么才算是好好学习呢?我认为,一是要向老师们学习……”
引经据典,广征博引,有理有据有思想;承转起伏,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有光芒。
别说同学们了,连老师都傻了。
她一个人站在那儿,一点儿磕绊儿都不打地说了半个钟头啊!要不是校长把下课的钟敲响了,她还得说下去!
而且,她说的是普通话!听好了,是跟戏匣子里播音员说的一样的普!通!话!
徐灵灵对着目瞪口呆对着她的同学茫然,不是你们让我说的吗?不是你们怕被老师提问吗?我容易嘛我,口都说干了。
裴老师兴冲冲地找校长汇报,我们班出现了一个人才!对,没错,就是那个徐灵灵,考年级第一的,最小的!
对了,她还会画画,会写大字,他们村学生说的!
校长你说把出黑板报的任务交给她啊,没问题。啊?不是班里的,是学校里的啊?成!
于是,徐灵灵从此成为了一个高尚的人,有追求的人,有技术的人,脱离了低级劳动的人。
最幸福的事情是:当别的同学捏着鼻子掏大粪的时候,她在老师们的会议室里,坐在窗下温暖的阳光里,铺开大纸写字画画,那大纸还是带色儿的,她想用哪个色儿,就用哪个色儿!
开始的时候,校长也好,班主任也好,还过来看看她写的什么画的什么,看了两次之后放心了,就这孩子的觉悟水平,比他们都高。那话说的,义正辞严!那字写的,端正漂亮!
就是画画慢了点儿,可人家画的特别像,就跟照片似的!
校长还送给她一套邮票,让她照着邮票上的画,这样不是安全吗?不用担心犯错误,还算得上紧跟形势!
徐灵灵那叫一个高兴啊,因为她发现了一个生财之道:文革邮票!
于是,徐灵灵成了邮局里的常客,动不动就去买邮票,一买就是一大张。给出的借口特别理直气壮:她家外面有亲戚!
在给了卖邮票的那个阿姨一把棒花之后,那阿姨就不问她为什么老来买邮票了;又给了她一回苹果之后,那阿姨就主动帮她留着整张的新邮票了;每次都给她家孩子一块糖之后,连钱都能偶尔替她垫付了。
徐灵灵对着整张的、小四联的、单张的一大堆邮票乐啊乐,虽然现在不能变现,但以后可以啊!就这些小纸片,足够她买套别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