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笑得温和,便知道这女婿选对了,松了口热情的说:“路上冷吧?都快进来烤火。”
见女儿像个孩子似的赖在她的身边,她暗中掐了她一把,示意她去魏徴那里坐着。
元暇吃痛,低头咕哝了两句后,走到魏徴身边乖巧的坐下。
不知道为什么,她觉得有些不一样了,娘家居然会让她有些拘束感。
不多时,同族的两个叔叔被裴父请了过来陪客,她才总算是被母亲借口叫进了她出嫁前的房间。
这里还是保持着原来的样子,让她心中一松,先前的拘束感也消失了。
去拿了个板凳坐下,她闲适的晃动着腿,就像没嫁人时一样。
魏母见她还是跟从前一样,又爱又恨的点着她的脑袋责备:“你呀你呀,都嫁了人了,怎么没有一丝长进?让女婿一个人提那么多东西在后头走,你这孩子是不是缺心眼啊?”
她的手劲儿可不小,元暇捂着脑袋一边眼泪汪汪的躲避一边仰着头道:“娘您说就说嘛,怎么又动手?我这不是因为想您了吗?”
她的话让裴母心中一酸,把她抱在怀里心疼道:“我的儿,娘也好想你,疼不疼?”
“我不疼,娘您别哭,要不然等会出去红着眼被人误会了可不好。到时候人家该传我在婆家过的不好,回来跟您诉委屈呢!”元暇半开玩笑半认真,起身帮她擦了眼泪。
魏母平复了情绪后,开始拉着她的手问她的近况:“魏家怎么样?女婿对你如何?你婆婆那人如何?”
“魏家比你们形容的好的多,房子才修补过,娘您放心。夫君对我也很好,基本有求必应,婆婆那里也很好说话。”元暇一一回答着她,让她能够心安。
因为出嫁前曾听村里之情的人说过,魏家的房子很破,就连遮风挡雨都难。想象了下那种景象,她不禁有些感叹。
母女说了会儿私房话,知道女儿跟女婿目前还没同房后,裴母很明显的松了一口气。
元暇趁着机会,悄声跟她道:“成亲第二日我就跟夫君说过了,这件事等再过两年再说。我现在还太小了,身子骨没有发育完全,不能承受生儿育女的痛。”
裴母很欣慰,抚摸着她的头发感叹:“我的儿总算长大了,霞儿,你能这么想娘就放心了。还有女婿,他也是个好孩子。”
元暇身子一僵,想起母亲口中这个“好孩子”曾让自己做过的羞耻动作,不由得脸色爆红。
见女儿害臊了,裴母心中一乐,又爱又怜的搂着她说了会儿别的话。
听元暇说女婿打算开了年买小牛,裴母思索了会儿跟她道:“村西的刘家倒是有一头小牛打算开了年去镇上卖,才三个多月大点,不知道女婿有没有心意去看一看?”
元暇听了后没有立马拿主意,而是想了想,打算等会儿先问问魏徴的意思。
裴母不放心的叮嘱她:“你可别傻呵呵的直接说是我说的啊,找个别的理由,别让女婿误会是娘要插手魏家的事。”
“放心吧娘,女儿知道该怎么说,先去做饭吧。”元暇放开了挽着她的手臂,熟门熟路的去了厨房。
裴母看着她的背影摇头失笑,这孩子,从小也没让她饿着过,怎会把吃的看这么紧呢!
厨房有一只杀好清洗干净了的大公鸡,元暇去清洗了些胡萝卜和香菇来,准备做个胡萝卜红烧鸡,和鸡肉炖蘑菇。
今天天气还可以,裴父把桌子摆在了院里,等菜快出锅时元暇先把魏徴叫到了一旁。
和他说了刘家的牛,没说是母亲说的,只说是闲聊时提到了刘家突然想起来的。
魏徴看破不说破,假意考虑了片刻后道:“我没什么要求,买谁家的也都一样,只要能下地干活就行。”
这是意料之中的答案,元暇朝他笑笑道:“那稍后你和我爹去刘家看一看,若是价钱上谈拢了,咱们早些牵回去搭个牛棚养着。”
两人敲定了这件事后没再继续说别的闲话,知道他有饭前洗手的习惯,元暇先带他去洗了洗手。
裴家准备的这桌饭菜对于农村人来说算是很讲究了,两个荤菜,三个素菜,还有一个蛋花汤,很用心思招待魏徴这位娇客。
元暇和母亲都没有上桌,两人在厨房吃着剩下的边角菜,让她心里很不满。
什么破陋习,女人家在厨房辛辛苦苦的操持了半天,居然还不能光明正大的出去吃了!
等吃了午饭后,裴母去和裴父说了去刘家看牛的事儿,几个男人便一起出去了。
裴母等他们走远了,指着桌上剩的饭菜悄声问元暇:“霞儿,这菜是不是不和女婿的胃口?你爹方才和我说这些他几乎都没碰。”
“不是的娘,您别多心,夫君他只是不喜欢和人共桌而已。其实他在家也是这样的,他的菜都是单独盛的。”元暇不在意的摆摆手,开始收拾桌子。
裴母见女儿这个无所谓的态度,气的去拧她的耳朵:“你这孩子怎么不早说呢?不行,我得再去做些吃的等会你们回去的时候路上吃。”
元暇一边躲着讨饶,一边厚着脸皮提要求:“娘,我想吃肉饼,我刚刚也没吃饱。”
“吃吃吃,我看你这半个月都吃胖了,可节制点吧你。”裴母说着嗔怪的白了她一眼,疾步进屋去取钱。
匆匆交代了元暇一声后,她便离了家,对女儿完全没有防备。
元暇在家中收拾着卫生,刚收拾好便见她娘回来了,手里提着一块儿鲜嫩的五花肉。
她就知道,娘说归说,但是对于她提出来的要求基本上没有不应的。
裴母心疼女儿稍后还得赶路,让她进房间歇着,自己在厨房忙活,洗肉,剁肉馅,烙女儿最喜欢吃的肉饼。
元暇没有反驳她的好意,知道只有她去休息母亲才会放心,便乖乖的回了房间。
躺下床上浅眠了半个多时辰,醒来时正巧听到外面的说话声,她起身整理了下头发和衣裳。
院子里正是买回来的小牛,还有好几个跟着来看小牛的孩子们,都是附近家的小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