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霸和善地笑道:“那边草原辽阔,可谓是风吹草低见牛羊,最为适合二哥这种心存大志的诗人,还望二哥切莫拒绝。”
闻言,李世民不可察觉地愣了一下,转而却是笑道:“陛下所言极是,我也想去东厥游览一番。”
“哈哈,既然如此,那二哥切莫要耽搁,二哥快快收拾一下,朕这就送你出城!”
送走李世民之时,李元霸明显注意到,李世民眼中闪过了一抹阴戾。
对此李元霸心知肚明。
东厥郡州隶属原东突厥汗国,虽然已经为大唐所降服,但当地居民依旧是蛮野难以驯化。
甚至于东厥郡州是唯一一个没有一家大唐通货的郡州。
当然了,主要原因是东厥郡州连座像样的城市都没有,跟别提建立钱庄了。
长久以来的游牧生活,也是好当地人根本没有使用货币的习惯,大家都是以物易物,这等习性一时半会儿也是很难更改的。
之所以选择将李世民送去东厥郡州,李元霸也有着自己的考量。
其一,镇守在东厥郡州的薛举,乃是自己的忠诚武将,根本不可能留给李世民任何游说的可能。
其二,东厥郡州资源匮乏、人力稀少,李世民想要在当地发展起势力,那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其三,把李世民从长安调走,也可以减少人力支出,不然很多人手都要安插在秦王府周边,属实是一种浪费。
总之,送走李世民后,李元霸也是舒了口气,至少短期内不用再看见自己这个二哥了,也是所谓的眼不见心不烦。
“陛下,高句丽使者求见!”
得到这个消息后,李元霸也是有些惊喜。
高句丽乃是后世的棒子,根据历史记载,棒子的文化发展,就是在唐朝时期跟着大唐学的,只是让李元霸有些惊讶的是,没想到高句丽这么早就派人过来了。
在大殿迎来了高句丽使者团。
高句丽王倒也会做人,此行不但带来了诸多宝物,同时随行的也有诸多棒子美人,虽说没有大唐美人那么圆润,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使者团为首的乃是一自称王子的年轻人。
“尊贵的大唐皇帝,我谨代表我父王的意思,前来恳请大唐的援助。”
闻言,李元霸淡淡地瞥了王子一眼,道:“你高句丽有何事求援我大唐?”
王子连忙道:“陛下,您或有所不知,在我们国家周侧,同样有着两个国家,一则命百济国,一则命开罗国。”
“与我高句丽国的友好仁慈不同,这两国皆残暴无治,他们纷争不断,近日内又将战火蔓延到了我高句丽,迫使我高句丽众多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
说到这里,王子假模假样地擦了擦眼泪,道:“素闻大唐天朝英明神武,专治不平之事,今我高句丽请求陛下出兵,援助我等平息百济国和开罗国的残暴。”
“作为回报,待到我国战乱平息后,愿永久成为大唐的附属国。”说着,王子也是深深地跪在了地。
闻言,李元霸敲击着椅手,却是沉默不语。
片刻之后,李元霸开口道:“白洛,先将使者团送去休息,此事明日再议。”
“遵旨!”
也不顾高句丽使者团的挣扎,白起带人强行把他们安排着休息去了。
待到高句丽使者团离开后,李元霸这才扫了眼众文臣武将。
“诸位爱卿以为,这高句丽王何意啊?”
诸葛亮连忙开口道:“禀告陛下,臣以为这高句丽未安好心。”
“根据臣的了解,高句丽、百济、开罗三国,其中以开罗最为爱好和平,而高句丽和百济却是喜好挑起战端。”
“根据探子来报,高句丽和百济已然对开罗展开了讨伐,今高句丽又以如此言谈来试探我大唐。”
诸葛亮微微皱起眉头,不悦道:“这弹丸小国高句丽,必然是心高气傲,以为我大唐刚立,便想探一探我大唐的虚实,好在攻陷开罗后转战大唐!”
此言一出,诸多武将都是大骂出声,其中脾气最爆的程咬金还扬言现在就要把高句丽使者团全给宰了去。
李元霸压了压手,止住了场的嘈杂。
“朱爱卿所言极是,这高句丽小国嚣张无比,居然将矛头算计到了我大唐头。”
李元霸寒声道:“既然它高句丽不知死活,朕倒也不会任期胡来。”
“李靖何在?”
“臣在!”
“明日你便率领十万铁骑,随高句丽使者团赶赴高句丽,待到到达高句丽时,先协助高句丽拿下开罗、百济,随后一举攻破高句丽,将他们的王抓回长安!”
“臣谨遵圣旨!”
对于李元霸的计策,众将臣也是赞不绝口。
百济与开罗并没有得罪大唐,假若大唐铁骑一开始就攻破高句丽,随后想要攻伐这两国,却也没有合适的借口。
然而,要是一开始先协助高句丽覆灭百济和开罗,随后再指出高句丽的阴谋诡计,也不待高句丽如何解释,直接将其攻破,却也能一举三得。
总之,如此的小插曲,李元霸并没有放在心。
高句丽等三国,加起来甚至还没有大唐的一个郡州大,完全不必重视的。
反而李元霸比较在意的,便是濮部地区。
经过这段时间的探测,李元霸愈发察觉到了濮部的水有多深。
濮部拥有着大大小小百个部落,每个部落都有着诸多族人。
这些个部落大小不一,且擅长的东西也各不相同。
有擅长于用蛊的苗疆,有擅长驯服大象作战的蛮疆,还有各种用花里胡哨手段作战的部落。
总之,讨伐濮部难度不是一般的高。
毕竟濮部多是热带雨林,大唐最为强大的骑兵在这里就无法适用,利用步兵的话,又很容易伤亡惨重。
最终,李元霸还是将对付濮部的计划延迟了,主要还是看看之前放走的那两个苗疆女所在部落的态度吧。
假若这个部落归降了,那么李元霸也能通过当地人,来知晓更多的濮部情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