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雪不停地下着,远处,轿撵停了下来,皇后程苏氏身着宫服,牵着太子程元绍的手,一步一步走进咸安宫。
太监的声音刚落,在宫殿内等候的几位大臣,便一同叩拜道:“臣等叩见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娘娘、殿下万福金安。”
落座后,程苏氏松开了一直牵着的手,看向跪在地上的几人,这才缓缓开口道:“诸位都是朝中重臣,起来吧。”
“谢皇后娘娘。”
站在宫殿上的几人都是朝中肱骨之臣,平时能言善辩,在朝堂上也经常争论不止,此刻,却一个个低着头,站在那儿,一言不发。
“王尚书,陛下的陵寝修的如何了?”
工部尚书王仲喜听到太后点自己的名,赶忙站出来,拱手道:“回娘娘,陵寝正连夜修,约莫一月有余便能修完。”
程苏氏点了下头,有意无意的瞥向躲在角落里的晏仲祥,开口道:“陛下已逝,但国不能一日无君。”
话音落下,众人又是一阵沉默,礼部尚书周安一心忠于程临南,想到之前先帝曾说的话,开口说:“娘娘说的是,太子身为储君,应及早登基。”
年仅六岁的孩童此刻很明白周安说的话,下意识的看向一旁的母亲,眼神里有些不安。
“周尚书说得对,也说到了哀家的心坎里,可太子年幼,若是一人上朝堂,哀家有些不放心。”
周安自然想到这一点,储君年幼,若是登基称帝,太后垂帘听政,也未尝不可。
周安正想着,还没来得及开口,从角落里便传来几乎怒斥的声音。
“不可,前朝的事,众人都记于心,还不曾忘记,娘娘有心,应该尽力辅佐幼主,而非摆弄权势。”
孟丞相孟诚文是朝中重臣,也是靖南侯一手提拔上来的人,苏家对孟丞相,那是有知遇之恩的,大家也没料想到他会在此刻反对。
“孟相,你这是在指责本宫?”
“皇后娘娘,臣只是不愿看到我朝再步前朝后尘。”
眼前的二人虽然没有过多的话,却让整个氛围一瞬间紧张起来。
孟诚文是前朝旧人,前朝之所以被圣祖所灭,正是因为太后掌权,迟迟不肯归还,事事优柔寡断,胆小怕事,这才亡了国。
程苏氏明白这事会让众人担忧,扫了眼众人的神色,开口说:“储君十六岁成亲时,哀家便会让其亲政,孟丞相可还有异议?”
眼前的女子,不过是寻常的妇人,不足为惧,可她的背后有整个苏家,她这般说,孟诚文便知道其、还有其身后的家族是下定决心一定要垂帘听政了。
“臣无异议。”
听到孟诚文的话,程苏氏这才淡淡点了点头,一旁的程绍下意识的松了口气。
“既然各位大人无异议,那登基之事,也该着手准备。”
“臣等明白。”
待众人退去,已是一柱香之后了。
程绍背后已经湿透了,凉凉的,眼睛里带着疲倦。
“母后。”
“本宫累了,绍儿退安吧。”
见母亲神色严厉,司资绍规规矩矩的行了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