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念从楚州一回来,苏寻便将这府内的事交给了她。一开始,她还是挺开心的,觉得和苏寻开始交心了,是个很好的开始。
“你说,这么些银子要支出去,我的心好痛。”随念趴在账本上哀嚎。
果儿看她家主子发愁的样子,一筹莫展得又往嘴里塞了两瓣橘子。
张嬷嬷看随念没出息的样子,一脸恨铁不成钢,“王妃,莫说这是王府,就我们随府不也这样么?”
“那不是没从我手里头过么?”随念还是不高兴。
张嬷嬷被气笑了,“你呀,就是个守财奴。”说着出了门,打算去厨房端些吃食过来。
虽然艰难,可还是得做。
随念拍了拍脸,打起精神,继续看管家昨日拿过来的账本。
苏寻踏进屋子却没有见到人。走近了才发现,高高摞起的账本把随念和她的丫头挡了个严实。
随念醉心钻研,一时竟没有注意到有人进来了。忽听在她身后,赞许道:“还以为你会坐不住,没想到还挺用功。”
随念没有被吓到。果儿倒是被吓了一跳,手里的橘子全都掉到了地上。
一见到他,随念立马瘪起了嘴,“你把这么个大事给我,我岂敢懈怠。每日练完功,便到这书房里坐班。”
苏寻看她诉苦的样子,觉得挺新鲜,“这么些帐,也不急在一时半刻。”
她其实也是这么个念头,不过么,家底清得越快她心里越有当家的底气。说到家底,她眼睛又亮了,“我知道你们这些皇亲国戚都有钱,但我没想到你那么有钱!”
她视为命根的嫁妆,在这家底面前,只能算九牛一毛。
苏寻倒是很好奇,“随家这么些年经营,你也不像被苛待的,怎么每回一说到钱,就一副没见过的样子?”
这是在嫌弃她,她听出来了。
“小时候老听我爹讲,从前北部怎样穷,将士们怎样苦。听得多了,心里头便有了阴影,总觉得钱越多越好。”
看着两人有说有笑,果儿终于做了回明眼人,悄悄退了出去。并且将拿着糕点赶来的张嬷嬷也挡在了门外。
“那你大可放心,别的不敢说,管你于钱财上百岁无忧总还是能做到的。”苏寻抱胸笑道。
“别人的钱,哪有自己的钱来得可靠。”随念忍不住嘟哝。
“嗯?”他是别人?
眉尾上挑,是不好的迹象。随念赶忙岔开了话,用手指着账本上的一处,问道,“你看这里,方才我瞧了两遍,也没有明白,为何银两只剩了这么点儿?都花去哪儿了?”
苏寻也没有打算深究刚才她话里的意思,挪过凳子坐了下来,一一解答她的疑惑。
两个人,说的人认真,听的人也用心。倒是过了午时也不知道。还是张嬷嬷觉得不能让王爷饿着,才进来问了句。
随念行军之时,常常不能按时用餐,倒是觉得无碍。但苏寻不同。
让一个病弱之人陪着自己熬了这么会儿,随念有些抱歉疚,看这些账本本来也算她分内之事。她有些歉意得说,“一时忘了时辰,我们先去用饭吧。”
苏寻是真觉得饿了,刚才勉强吃了一些橘子填肚,可橘子有些冷,现下连带着胃也有些不适。
书房离竹苑最近,两人便一同在竹苑用了饭。
随念从小没个忌口,胃口也挺好,吃什么都香。苏寻瞧着,竟也多吃了两口。
可没想到,到了晚间,便听到竹苑传来消息,说苏寻吐了。
随念人还没进竹苑,便听见徐大夫又在骂人:“我说王爷你莫不是真把我当成了个仙?”
苏寻咳了两声,仍忍不住回道,“那倒还不至于。”
徐元道见他居然还有心情呛声,知道情况并不严重,但还是忍不住又补充两句:“我那药只能保你今年无需喝着汤药过冬,可没说保你健康如常人。”
苏寻表情淡漠,“我知道。”
“你知道?你知道还这么折腾自己?生冷皆须忌,既忌饥,也忌饱,忌辣、忌油腻,忌……”
常缺在一旁听了不忍,忍不住插嘴道:“好了,徐大夫,您就别念了。我们一定记住了。”
徐元道更上火,讥道,“记住了?你们若真记住了,他现在就不会在这儿躺着!”
常缺无言以对。本来主子的三餐一向由他盯着,可今日主子让他去接一接锦州来的线报,便疏忽了。他也懊悔不已。
随念在屋外听着,暗暗有些心惊。心里头还有些隐隐作疼。
他这么些年,是怎么过的?换了她,这么些忌口,可能不过一月便觉得日子没有滋味。
这事终究是因她而起,深吸了两口气,还是推门进去。
屋内四人,都齐齐望向她。念及自己做了点亏心事,随念头稍稍低了低。
徐元道见到她却很热情,“对嘛,我就说你们这些男人怎么懂伺候人。还是得王妃亲自来。”还给了随念一个鼓励的微笑。
随念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坦白从宽,“那个,午间,王爷同我在书房看了看账本,忘了时辰,还吃了2个橘子,”余光瞥见徐大夫逐渐睁大的眼睛,停顿了一下,补充道,“冷的。”再次低下头,准备接受批评。
除了苏寻和常言,其余两人的眼睛,瞪得大概比平时大了一圈。
不过作为见多识广的大夫,徐元道首先恢复了镇定。怪不得他问了许多次,这个人就是不说吃了些什么。如此这般,倒是护妻心切,情有可原。
迅速整理了下表情,徐大夫和善得说道:“不知者无罪,怪只能怪王爷希望自己在你面前维持一个正常人的形象,硬要死撑。”
苏寻嘴里的一口茶差点没吐出来,什么叫他硬要维持一个正常人的形象!?
常言面色如常。
常缺憋笑困难。
随念的眼神,意味深长。
“好了,说了这么几场,你的戏也唱够了,回去吧。”苏寻终于忍不住下了逐客令。再让这个江湖郎中呆下去,不知还能说出什么来。
徐半仙朝那个不识好歹的人冷哼了一声,甩袖朝外间走去。路过随念时,递给了她一个暗含鼓励的眼神,又回过头道,“那俩不会照顾人的,出来我跟你们交待几句。”
这俩木头,真是没他这么有眼色。
门口传来体贴的关门声。随念默默挪到床边,装模做样得替他掖了掖被角。
苏寻看着她这模样,倒有些不习惯。平日里都是张牙舞爪的,这般伏低做小的样子还真不像她。
“从未照顾过人?”
随念觉得虽然在让他病倒在这件事情上,她有一部分责任。但单凭这个却不能否定她也有温柔贤惠的潜质,立马反驳,“哪有?我照顾过爹爹和安儿。”
“我倒是忘了,你还有个侄子。”
随念想着重表现下自己确实是会照顾人的,于是打开了话匣,“那年安儿才1岁,得了天花。爹爹和哥哥都在外领兵。只嫂嫂一个人,日夜守着,累得都快病倒了。我在府中陪着嫂嫂,照顾了安儿一个多月。”说完做出一副不以为意的表情,以表示照顾人这种小事,她确实是会的。
苏寻关注的地方却不在此处,“听闻你家嫂嫂是你哥哥抢来的?”
问完还换了一个舒服的姿势。这是准备好听故事?
随念见并不准备夸夸她,小小得撅了撅嘴。起身倒了两杯热茶,自己拿了一杯,在苏寻的床边放了一杯。
她哥哥当年娶英瑛也算是轰动一时,而她也算是个见证者。
“这里边儿还有我的功劳呢。”
喝了口茶,细细道来,“那时候我才十四岁,有一天我哥回家跟我爹说,他要娶英家女儿。我爹倒是没什么意见,只说英家乃是北部少有的书香门第,不知道瞧不瞧得上咱们随家的门楣。这话恰巧被我听到了,很是为我哥哥着急,于是第二日就偷偷找去了英家。见了英瑛姐,我便问她,我哥哥想娶你,你愿意嫁到我家么?”
苏寻忍不住笑了,“你未来嫂嫂没被你吓到?”
随念不以为意,“我们北部的女子,本来就比你们南部的闺秀要洒脱些。能被我哥哥看上的女子,定然也没有忸怩做作的做派。她听了我的问话,起初是有些发愣。于是我又问她,我爹爹要上门求亲了,姐姐你愿意嫁到我家么?她笑着点点头说愿意。我便同她保证,以后我们一家都会护着她。这事本来就成了。可没过几日,便遇上边关告急,我爹还没来得及去提亲便被上了前线。”
苏寻接着道,“之后便遇上了陈家抢亲?”
随念白了他一眼,“是我讲还是你讲?”
苏寻心道,这人脾气倒是不小,只能选择从善如流,“自然是你讲。”
随念又喝了口茶,“陈家那小子自小就跟我过不去。小时候大家都在关州进学,常常见了面就找我打架。所以想着他也并非就是一定想娶我嫂嫂,也就没将那些陈家小子看上了英瑛姐的传言放在心上。哪知道那小子竟然有胆子直接抢人!要知道,北部世代书香的门第少之又少,大家对这些世家都是尊敬礼待,从来没人敢动粗。否则我爹起初还担心个什么劲儿?”
苏寻无语,敢情你家也想过明抢来着。
随念自然没有听到苏寻的腹诽,继续讲,“那日得嫂嫂差人来报,说陈家带了府兵来抢人。我哥哥恰好在家,立马抄起家伙,点齐了府兵就走。我自然也跟着。”
“你哥没有拦你?”
“拦我作甚?我可是打架的一把好手,有我在,他胜算还大些。”她自小打架,输少赢多,这种时刻,方能显出作用。
苏寻暗忖,这一家子的行事做派不能以常理夺之,也难怪随年当年敢丢她进军营。
“我们在吴家巷碰到了陈家的人,我先远远放了一箭,撂倒一个。随后两边府兵便打成一团。陈家那小子自然打不过我哥,我哥牵制住他,我去救了嫂嫂。就是这样了。”
“事后,陈家理亏在先,英家不与陈家为难,陈家也不再纠缠。你哥哥就顺理成章娶了你嫂嫂。”苏寻补充道。
“没错。”和聪明人讲故事就是没趣得紧。
苏寻沉默片刻,又说了句,“陈家可能也并非单为了给你家添堵。当年陈家在北部的势力或可与随家一争,如果和英家结了姻亲,加上其在朝堂之上的势力,在其他方面可就比随家要好上太多。”
他说的没错。陈家当年就是想借着这门婚事,在北部独大。
“所以这事,爹爹夸我做得对极了。”随念笑着说,“那是我头一回出门打架,回家还没被训。”
或许是喝了药的缘故,苏寻听了一会儿故事,便攒足了睡意,昏昏沉沉睡了过去。
随念又为他理了理被角,方才走出了竹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