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补偿(下)(1 / 1)大虚无痕6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崔奋进道:“主要就是换个乡长吧。刘国辉同志有他的优点,这个同志,本分,也熟悉情况,但是,我刚才说了,冠城乡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这方面的任务很重,工作量也很大,需要一个能力强、有冲劲的干部,刘国辉不大合适。但是,刘国辉同志也是一个不错的老同志,也比较支持、配合我工作,希望在调整他之前,县里能安排好他,不要搞出意见来。”

崔奋进的意思,范光华一听就明白,道:“你是不是已经有了接替刘国辉的人选?”

崔奋进道:“是。县农业局副局长陈天杨比较合适。”

范光华看了崔奋进一眼,道:“除了这个陈天杨,还有谁比较合适?”

崔奋进微笑道:“最合适的还是陈天杨吧,他现在是副局长,如果是局长,让他下去当个乡长,特别是到冠城乡这种穷得露卵的地方当乡长,有几个愿意下去?”

范光华点点头:“有道理。能不能考虑,就地提拔一个?”

“就地提拔?”崔奋进肯定地道,“以后或许有合适的,现在没有。”

“哦。行,你今天说的事,我会认真考虑的。”

“谢谢范书记。”

“谢什么谢。奋进啊,我也知道,让你去冠城乡,有些人有误解,可能你心里也有那么点不舒服。但是,我还是那句话,越是落后的地方,越需要能力强的同志去打开局面,你是后备干部,落后的地方,更能证明你的能力。当然,县委、县政府也要尽可能给予你最有力的支持,有困难,有想法,随时可以找我。”

“好。”

从范光华那里出来,崔奋进心里有了底:他在城关镇放的话,应该是“有心人”汇报给范光华了,也因此,范光华才会主动约他,并答应考虑冠城乡班子调整的事。

接下来,就看范光华是在敷衍他,还是真的付诸实施?

之后,崔奋进又去找了县委副书记薛敬,汇报了范光华找他谈话的情况。

薛敬赞赏道:“你的想法是对的,再好的思路,也要人去抓落实,刘国辉能力是差了些,陈天杨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崔奋进道:“我也是考虑,陈天杨目前是副局长,也想干点事,把他提起来,他会好好干的。”

薛敬微笑点头:“恩。你去了冠城乡,且不论是什么原因去的,既然去了,那就要干出成绩来,范再怎么玩手段,你只要干出成绩来,他也不能怎么样。对了,前几天,田书记也给我打电话,我们还说到你,田书记说,你能够痛痛快快地答应去冠城乡,说明你比以前更成熟、更有自信。”

听到这话,崔奋进心里升腾起一股热流:“上次为了洪彪运输公司的事,我去找了田书记,通过他出面,跟新钢建立了合作关系,帮了我们大忙了。”

薛敬点点头:“奋进,田书记早就说过,你最大的优点,就是实干精神特别强,善于发现机遇,把握机遇。除了运输公司,你们那个五香萝卜干产业,也搞得不错,冠城乡的五香萝卜干,祖祖辈辈传下来,谁又想到过把它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你就想到了,而且说干就干。这些,我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包括范,庞,他们心里也有数。”

……

应该说,崔奋进那天在城关镇说的那些话,还真是让范光华有些忌讳。

毕竟,他是玩了些手段才将崔奋进从城关镇挪开的,崔奋进有所不满,甚至跟他讲点条件,范光华确实不能无视。

凡事不能太过。

当然,对于崔奋进的要求,范光华也还要拿拿架子。他并没有将陈天杨的事直接提交常委会,而是先开了个“书记碰头会”,这种“碰头会”一般都涉及到干部调整,所以,除了书记、副书记,一般还有组织部长参与,当然还有县委办主任,负责记录。

将冠城乡的事拿到书记碰头会上研究,范光华也是想看看,在提拔陈天杨的问题上,庞永成和薛敬是什么态度?

毕竟,将一个落后乡镇的乡长安排进县里,再提拔一个乡长,都应该有所“回报”的,哪能轻易就给办了?

范光华道:“前二天,崔奋进来找过我,他表示很有信心做好冠城乡的工作,同时,他也提出,冠城乡的班子还要调整一下。”

庞永成看了范光华一眼,没有说什么。

薛敬道:“崔奋进去冠城乡也一个季度了,如果他认为有必要调整班子的话,我认为,县委还是应该支持他,毕竟,冠城乡如果能脱贫,对于那些处于落后状态甚至中间状态的乡镇,都是很大的促进。”

范光华心里有数了:看来,崔奋进也找过了薛敬。

庞永成当然更清楚崔奋进与薛敬的关系,道:“崔奋进想怎么调整呢?”

组织部长周桂丽道:“崔奋进建议,刘国辉不再担任冠城乡乡长,提拔县农业局副局长陈天杨担任冠城乡乡长。”

“陈天杨啊?”庞永成道,“这个人还真是个干实事的,崔奋进倒是有眼光。不过,刘国辉怎么安排?”

周桂丽道:“崔奋进的意思,刘国辉还是很支持他工作的,希望县里安排好这个同志,不要搞出意见来。”

庞永成道:“刘国辉么,保留正科级是可以的,安排到县里当局长恐不合适。上次调整冠城乡班子时,如果不是考虑到他熟悉冠城乡情况,上次就应该拿下他的乡长。”

范光华就势道:“刘国辉就让他搞个乡人大主席,还是正科。”

“我同意。”庞永成马上表态,“刘国辉毕竟是冠城乡土生土长的干部,很熟悉当地情况,留在冠城乡,还可以继续发挥他的作用。”

薛敬知道,把刘国辉的乡长拿掉,却又还让他留在冠城乡,这对崔奋进、陈天杨其实是不利的,但书记、县长都表了态,薛敬也不好再反对,好在崔奋进的主要目的已经达到。

随后,在县委常委会上,陈天杨的任命顺利通过,在刘国辉的安排上,也有常委提出:刘国辉还是安排到县里比较好,不过,没被采纳。

从薛敬那里得知结果,崔奋进颇有些无奈,也只好接受,现在,还得考虑如何安抚刘国辉?

县委组织部通知刘国辉去县里“谈话”,还没等刘国辉回来,他那个在乡里卫生院工作的妻子杜萍不知从那听到了消息,怒气冲冲地跑到崔奋进办公室,跟崔奋进吵起来:“崔书记,我们家老刘没得罪你吧?你就这么容不下他?”

崔奋进心里也很窝火,勉强笑道:“嫂子,老刘不错啊,我们配合得不错啊。”

“配合得不错?配合得不错,你为什么要跟县委建议拿下老刘的乡长?”

崔奋进只好道:“老刘年龄大了,当人大主席,还是正科级,还是乡里的领导。”

“是哎,不当乡长了,当主席了。”

这时,乡里一些干部听到杜萍在崔奋进办公室吵闹,有的站在门口“观战”,有的则上前劝杜萍“消消火”,后来,还是乡卫生院长闻讯过来,把杜萍劝走了。

……

第二天,县委副书记薛敬和组织部副部长解国璋送陈天杨到冠城乡上任。

刘国辉情绪不高,但还算理智,见到崔奋进时还道:“崔书记,我老婆……你不要跟她计较。”

崔奋进诚恳地道:“老刘,我确实是跟范书记提过建议好好安排一下你。”

“我知道。薛书记都跟我说了。”刘国辉道,“冠城乡的乡长,哪里又是什么好差事?不过,我老婆跟你吵,也是有她的私心。”

“哦?她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是。她跟我说过,想当乡卫生院长。我跟她说过,只要我当乡长,就不会同意她当院长。”

崔奋进笑道:“行,这事我记住了。”

刘国辉道:“我老婆这个人,口是心非,平时她见我喝醉酒,还经常骂我,想多活几年,就别干那个破乡长。”

崔奋进嘿嘿笑道:“老刘,你虽然不当乡长了,还是乡人大主席,还是乡里的主要领导,喝酒的事,也少不了。”

两人借喝酒的事,算是化解了一些尴尬。

……

乡里也有一种声音:刘乡长那么支持崔书记工作,崔书记还是把他搞下台了,姓崔的这样做人、做事,让人寒心啊!

还有人说,以后,冠城乡恐怕是姓崔的一手遮天了。

不过,这也让乡里的干部普遍地对崔奋进有些“怕”了,刘乡长都说撸就撸了,何况一般干部?

在乡里的干部大会上,崔奋进特意强调:以前,我当书记,刘国辉同志当乡长,我们是二匹马车,配合得不错;现在,天杨同志当了乡长,刘国辉同志当了乡人大主席,今后,我主要抓党建和招商引资工作,天杨乡长主要抓经济工作,刘主席主要抓信访和民主监督,我们就是三匹马车了,大家分工不同,都是为了革命工作,都是为了把冠城乡的经济搞上去。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一定能让冠城乡尽快改变面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