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在此战开打之前,众人听闻朱慈烺御驾亲征,心中更多的是不以为然。
但碍于他皇帝的身份,也不敢多话,唯有服从!
毕竟大明的皇帝向来喜欢胡闹,当年的土木堡之变,瓦剌太师也先入侵,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患惑下,不顾群臣劝阻,亲率五十万大军出征。
结果如何?一战之下,大败亏输!勋贵和朝中重臣六十余人战死。
仅仅只是一场战役的失利,大明弄得灰头土脸,国力衰退,一直绵延至今。
在众人想来,陛下不过是个少年人,说不定也是受了宫中某个太监的怂恿,一时兴起罢了。
可是几仗打下来,他们这时才猛然发现,所有人都看错了陛下。
朱慈烺英武过人,战略得当,短短时间就把烂的不行的京营士兵调教成了一支劲旅。
每次与清军战斗,都跟随在朱慈烺身后,死战不退,悍勇非常。
而朱慈烺本人更为难得,每次都亲自阵,冲锋在前,毫不顾忌自己的生死。
要知道这可是万人之的天子啊,天之子,身份是何等的尊贵!
竟率领明军,几番血战,居然真的把达子赶出了关内,伤亡率还出奇的低。每每一想到这些,人人都感到不可思议,不约而同便升起一种恍然如梦的感觉。
但事实就是如此,能够做到这一步,这绝对是一个有能力皇帝。
更何况,朱慈烺对百姓和士兵仁爱有加,如此优厚的抚恤,真正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子民。
同时也知人善任,从谏如流,为人开明。
如今陛下的种种事迹,已经为周边的百姓所津律乐道,人人颂扬备至。
面对这样一个心怀仁义,具有雄才伟略的君主,他们是打心里起了敬畏的心思。
能够与陛下一起驰聘疆场,是何其有幸啊!
也足以自傲了,一辈子都吹不完……
此时此刻,他们对朱慈烺的崇拜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都不由心潮澎湃,难以遏制。
纷纷暗下决心,紧紧追随陛下的步伐,封妻荫子,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
这时,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终于出现了。
只见一位三十来岁,满脸络腮胡子的武官赫然站起来,行了个军礼,大声道。
“末将京营参将孙应元,参见陛下!”
“平身——免礼。”
朱慈烺眼前一亮,微微笑道:“不必拘谨,实话实说,即便有错朕也不会怪罪!”
咦!孙应元,似乎有些印象……
他一边说着,私底下回忆片刻,很快想起了这个人。
记得史料好像说过,此人作战勇猛,军纪严明,历次战斗,多立有战功。
朱慈烺顿时笑得更开心了,不由暗自期待起来。
见朱慈烺和颜悦色,孙应元备受鼓舞,挺胸收腹道:“回禀陛下,我大明士兵的装备与鞑子相比明显要相差许多。和流寇作战时不显,在与清军交战时就有些相形见绌了。”
孙应元说到这里,看了看朱慈烺,见对方的目光中透着鼓励,便道:“鞑子骑兵人人着三层甲,外层铁甲为精铁打造,而且手中弓箭犀利。末将曾经翻阅过阵亡记录,面显示,我军每次与鞑子战斗时,箭伤死亡的人数比例惊人,对方的箭矢可以轻易穿透我明军的铁甲!”
朱慈烺点点头,“那你以为该如何呢?”
孙应元壮着胆子道:“以前工部曾经推出过二十两一套的盔甲,防御效果还不错。可没多久,盔甲的质量远比不当初,已经与五两的劣质盔甲相差仿佛了!末将认为,陛下为京营士兵配备的板甲防御效果就相当不错,可以在军中大力推广……”
正在一旁的岳飞,听到孙应元后面的这段话,顿时有些坐不住了。
真是个蛮子啊!
朝堂的那些人哪个是省油的灯。
卧槽!你一个京营参将,居然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议论工部?
胆长毛了,是不是?
岳飞还是很看重孙应元这员猛将的,立即狠狠瞪了他一眼,起身呵斥道:“孙应元,你好大胆子!陛下让你谈论对此次战役的看法,不是来抨击朝政的。什么二十两,五两,还不速速退下!”
“都督,末将……”
孙应元挠了挠头,看了看岳飞,再看看朱慈烺,吞吞吐吐道。
朱慈烺摆了摆手,貌似开玩笑般说了一句:“朕明白卿的爱才之心,但有句话叫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武将怎么就不能议论朝政了?”
他的眼光格局与一般皇帝完全不同,并不觉得孙应元的这番话触犯到自己的权威。
论起贪墨漂白,工部绝对是一把好手!
军中曾有个流言,不仅是盔甲,工部下属军器局出品的火枪,刮风不响,下雨不响,不刮风不下雨也经常不响,号称三不响。
最后好不容易响了一回,他喵的,突然就炸膛了!
这找谁说理去?完全是劣质产品。
现在的大明就需要敢说真话的人,自己要锐意革新,这样的人越多越好,中兴大明也不是妄言。
PS:感谢isa大大的打赏,谢谢一直以来的支持!受之有愧,架支持个订阅就感激不尽,不要再浪费了。作者君在这里谢过!最后祝所有的读者大大们身体安康,事业顺利,如果可以的话,大家都投点鲜花评价票,月票什么的就更好了,谢谢诸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