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敲回忆的门,抖下布满的尘。
记忆的门有一把精巧的锁,需要特定的钥匙才能打开,
这把钥匙可能是一个人,一件事,甚至是一句话。
有人说往事如烟终会散,但烟散了,
你是否还活在烟里?
人本就活在故事中创造着故事。
........
尘封依旧的门被打开,老人的心头许多故事涌上心头,
故事中最重要的是俩个人,
四十年前,有三人一起来到了书院,四十年后那三人中只剩下了他自己。
当日的情行依然清晰,当日的情行依然记得,
三人行,
一人在书院门口陶醉着书香,另一人却不想入书院转头要走,而他自己也如今天这般直接进了书院。
不想入书院的,做了一段时间的书院院长,后面他自己才当上院长。
陶醉书香的,做了一段时间的楚国宰相,后面他自己又当上宰相。
而他本是浪荡江湖的游侠,
如今四十年往事已去,
院长、宰相,他一人而已。
.....
“老先生,你也觉得这里有书香吧。”宁浩然很意外,这么多年了,终于遇上一个和他一样的人吗?
出神的老人意识到自己突然的失态,一瞬间便把情绪收敛道:
“我是闻不到的,不过有位故人跟我说过他也能闻到书香”
“您的那位故人在哪呢?能让我认识认识吗?”同道之人少之又少,若能一见实乃幸事,浩然挺想见见这位也能识得书香之人。
他们应当有缘,
老人看着这白净书生,越看越觉得他与四十年前那人愈发相似,不仅说话相似,而且说话方式举止神态都极为相似,在加上他怀怀里的那本书,这些使他们俩宛若一人。
他想了想良久后问到
“你真要见他?”
浩然点了点头肯定道:
“真要”
“那你随我来吧。”
老人又看了一旁带刀的郭子建问道:
“你要来吗?”
郭子建摇了摇头他读书没有兴趣对书院也没有兴趣,现在他更想去别的地方,
看了眼怀中那最干净却已经有点生锈的铁刀道:
“不了,我想去换把刀”
一把好刀一直都是一个刀客的追求。
老人想了想果然是这样,当初他们三人不就是这样的情行,思量了一下说到:
“城东方子街有处老刀楼,你可以去看看,里面的刀很好”
很好这俩个字他着重的讲了讲。
郭子建搓了搓手有些不好意思的道:
“那,那里面的好刀贵吗”
他们俩着实不富裕,要不是后面赚了点钱来江陵都是问题。
老人看他这模样不由笑了笑说到:
“贵,也不贵”
郭子建听的云里雾里的,心道这老头真不是个敞亮人,不过既然有好刀那总得去看看,
买不起,看看也解馋啊。
浩然也看出了郭子建心里的痒,郭子建心里对刀的痒,和他对书的痒是一样。
“锅子,那你先去吧。”
郭子建点了点头,又突然意识道什么。
“都跟你说了,出门在外叫大名,叫大名,瞎叫唤啥呢。”
“好好好,下次注意,下次注意。”宁浩然笑道。
他们俩从那座高门府邸中结识,别的没多做,外号倒是给对方取好了。
锅子,耗子。
不好听,不过挺好。
看着这俩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一旁的老人也不禁笑了,年轻真好。
郭子建看着笑的开心的一老一小,气呼呼离开了,心道这些读书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我的那位故人便在这书院中,随我来吧。”
看着郭子建离开,老人对浩然说到。
浩然有些惊讶,不过也很快就理解了,能识得书香的读书人自然是在这书院中。
“我可以进去吗?”他问道。
他今日方入江陵,便迫不及待地来书院看看,本来只是要在外见见这书院是怎么样的,不成想还能直接进书院。
老人道:“无妨,随我来。”
浩然暗道这老人看来不是一般人,不过能到书院里看看,还能见到一位懂得书香的人他还是很开心。
书院的墙爬满了常青藤,书院的门一年四季敞开着。
书院的门和书院的墙平凡而朴实,唯一有些不同的便是书院的牌匾,
牌匾也很简单只是用用古体写着俩个大字。
书院
简单的俩个字沉淀着悠久的岁月。
一老一少俩个人一前以后从牌匾下穿过,进了传说的书院。
浩然跟着老人轻松进了书院,
书院里古意盎然,陈设简单而实用,花草长的也比较随意。
走在书院的路上,浩然心绪翻飞,这就是他走了俩千里想要来的地方。
所谓心中圣地,即使此处。
当然这里很香,所以更好了。
跟着老人走过七八个弯弯绕绕,到了一处僻静的场所,
一处关着的院门,门口几处杂草随意长着,门上面的小牌匾写着俩个古字看起来与门前书院的牌匾一样。
只不过正门上的俩个字是书院,而此处的俩个字是后院。
老人轻推院门,小门缓缓打开。
小院里没有什么奇特,甚至有些荒凉,除了几间小茅屋外便是一些杂草。
一间俗气的小院,
看的出来着这里已经很久没人打理了。
迈入小院野草擦膝而过,老人在前引路,浩然后跟着。
一阵风吹过小院门自己关上了,踏过草蔓,二人进到一间茅屋,茅屋的门前还有把锁。
茅屋总共有四间,除了一间门前还有条小路,其他三间门前都长满了草。
老人从身上掏出一个钥匙来笑道:“当初也就他最多事,后院就三个人住,还硬要给自己的破屋子上把锁,生怕我和老二会偷他的一样”
身后的浩然听着老人说笑,却在老人的笑中感受到一丝的悲伤,
在看看这荒凉的小院,一个想法从他心生出来。
“老人家,您那位故人还在世吗?”
听到这话老人神色一变,有些有些苍凉的叹道:
“那老家伙已经走了二十多年了。”
这话乍一听便有些瘆人,老人的语气与这荒凉的小院,别无二致。
四十年前这间小院本有四个人,是个热闹场所。
他、老大、老二,还有他们师父。
四十年后他人化作青烟,
一间小院,四间茅屋,一个人住。
太过宽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