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根本不信此时的颉利可汗会真心求和,所以根本懒得看那封求和信。
裴寂却觉得,李世民实在太年轻,太顽固了!
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打仗?
在裴寂的视角看来,颉利可汗与罗艺联手后,可用之兵达到二十五万之多!
而长安的守军,已经不到两万!
现在颉利可汗给了议和机会,还不趁着之前小胜几场的势头议和?
不是给对方理由进攻长安吗?
想到这里,裴寂就觉得李世民就是个祸害万民的坏蛋!
……
“张将军、辅机,你们糊涂啊!”
李世民扫了眼奏章,发现张瑾、长孙无忌居然联名奏劝他议和,不由有些失望。
前一天,李世民派程咬金领羽林军前去支援秦怀风时,就断定颉利可汗和罗艺的报复方向是连云堡……
此时,结合颉利可汗派人送来的议和信,李世民有理由相信这是敌方的缓兵之计。
颉利可汗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一旦发现打不过就议和,脸皮贼厚。
李世民不会那么容易当,但他没想到,张瑾和长孙无忌居然会相信……
“陛下!这可是个大好机会啊!”
裴寂眼看李世民不为所动的样子,忍不住出列劝说:
“虽说尉迟将军在泾阳之战取得小胜,但斩敌不过二千!”
“连云堡、白石滩两战中,突厥共损兵四万,天节军损兵三万,看似战果卓著,但实际,敌方两军都没有伤筋动骨!”
“此时,天节军还有七万,突厥大军更是有十五六万之多!”
“如果罗艺决心与颉利可汗联手,二十余万兵力齐齐进犯长安……”
“敢问陛下该如何抵挡?!”
“长安没有兵马了啊!”
……
裴寂这番话,说得可是苦口婆心,而且听起来还相当有道理。
甘露殿中其他的主和派,纷纷点头称是。
李世民陷入思索。
他当然知道裴寂的话有道理……
但,李世民不甘心啊!
议和,这词听起来好听。
但实际呢?
正因为长安没有足够的兵力,现在同意颉利可汗的议和,就跟投降没什么区别!
一旦低了头,到时候不管颉利可汗提出多么过分的请求,要么接受,要么像狗一样摇尾乞怜,绝无第三种可能!
因此,李世民不想低头!
但……不低头,又能怎么办呢?
如果没有办法消灭突厥大军主力,终究还是要选择议和的。
区别只是早晚的问题……
想到这里,李世民俊朗脸不禁闪过一丝狠厉:“颉利,终有一日,朕必杀你!”
这时,裴寂见到李世民已经有些动摇,连忙向文武百官中的其他议和派使了个眼色。
然后,其他议和派,纷纷出列,向李世民禀报:
“启禀陛下,微臣觉得裴相说得有理,臣附议!请陛下尽早决断!”
“臣附议!请陛下尽早决断!”
“臣附议!请陛下尽早决断!”
……
连续十几个同意议和的官员走了出来,说着同样的话,逼迫李世民当场表态。
李世民看了一眼那些议和派,脸色露出一丝冷笑。
这些议和派,大多都是隶属于太皇李渊、前太子李建成派系的官员!
此前李世民碍于脸面,没第一时间对他们下狠手,现在倒是拧成一股绳了!
议和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吗?
李世民想了想,很快想到一个可能:
“也许,他们就喜欢看着朕无能狂怒的样子吧!”
正当李世民左右为难之时,忽然听到内侍来报:
“陛下,有八百里军情急报!”
李世民眉头一挑,“传!”
很快,内侍就领着一个风尘仆仆的传令兵走进甘露殿。
“你是哪支军队的兵?”李世民沉声问道。
“回禀陛下,小人来自天纪军,主将是张总管!”传令兵恭敬回道。
听到是张瑾的人马,李世民微微皱了皱眉,豳州城能有什么八百里军旗?
莫非是颉利可汗突然翻脸,开始进犯豳州?!
“把你送来的战报读出来!”李世民沉声开口。
文武百官全都好奇地看着传令兵。
这时,传令兵忽然说道,“回禀陛下,小人送的并不是军情战报,而是国书!是颉利可汗送来的求和国书!”
“求和国书?!”
听到这几个字,李世民瞬间楞了一下。
甘露殿的文武百官也都纷纷色变。
同样是求和……
但普通的求和信,跟议和国书的区别,可就太大了!
求和信是私人名义发出来的,反悔也只是损失颉利可汗个人的信誉,由于他本来就没什么信誉,所以反悔就反悔了,没人当一回事。
但国书不一样!
国书是以国家的名义发出来的,如果颉利可汗签订议和国书后反悔,大唐可以随时用这个理由,对突厥发动正义的国战……
总而言之,颉利可汗发国书求和,起码说明他是真心的。
“天佑大唐啊!陛下!!”
裴寂此时乐开了花,之前他也怕颉利可汗反悔,劝说李世民议和时还有点放不开!
但是现在,突厥国书都到了,还用得着多想吗?
“陛下,请签订国书议和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