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准备(1 / 1)我算是废柴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林小姐的地契,共五百六十余亩,其中四百三十余亩为沣水良田。”

清湖县的县长是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此时此刻这胡子花白身形瘦削的老人,目光却意外的和善。

“林小姐是何公子的朋友,如有需要,老夫……咳咳……老夫还可、还可尽力奔走联系,为林小姐争取一批价格低廉的农具。”

但听了这话的林念只皱了皱眉,明显是对县长这提出的条件不感冒。

即使是在不使用高污染机械的前提下,她也可以使用经过数百上千年改良的精铁农具,毕竟在某宝上买锄头铁耙又不违法。

而且这一来省路费,二来省精力的事,她不乐意她就是个傻子。

“多谢县长大人的美意,但阿念更想知道这拓荒所得的田地,田税是如何计算?”直接提出问题。

不废话,况且这寒风冽冽的,也不是个讲客套话的时候。

老县长自然也理解,况且他也算到林念会问这问题,心底早就准备好了一套完整的说辞。

“天子圣意……”老人家先朝某个方向拱手一拜,后接着道,“拓荒所得田地,皆可免租三岁(年)。”

嗯,这翻译器挺人性化的,对得起自己花的钱啊……

一旁,林念下意识碰了碰自己的耳垂,但脸上依旧摆出一副“我在认真听你讲”的严肃模样。

“那这口赋……如何?”

口赋即是人口税,林念之前看过何瑞给的资料,对那数据还记得清楚。

在这里,田税是十五税一,既你当年粮食收成要上缴十五分之一,而且还有个什么刍稿税,也就是要上缴一定量的干草,但没干草上缴也可用银钱代替……

另外除去田税,另一支出大头便是由算赋和口钱组成的口赋。

不管男女,到了十五岁且不过五十六岁都要每人每年一“算”,这叫算赋。

十五岁以下三岁以上的小童,每人每年二十钱,这叫口钱,

对普通自由民来说,算赋是一年一算,一算便是一百二十钱,至于商人和奴婢则是加倍收取,也就是两算,共二百四十钱。

此外,十五以上未过三十的未出嫁女子是特例,她们是一年五算,不多不少的六百钱。

林念这情况是肯定要交那六百钱的口赋的,不然官府就要强制拉她去相亲或者采取更强硬的措施!

很气但要微笑·JPG

“口赋那是不能免的……”

老县长的笑让林念心底有些发毛,心想您老心底是不是在打什么奇怪的主意?

我跟你讲啊,这钱和粮食我是一个铜板一颗籽都不会多交的!

“咳咳……林小姐不必对老夫如此戒备……”

“有吗?我表现得有这么明显吗?”

说正事……

“那就这样说定吧!”

什么口赋田税,林念心想她也不多做纠结了,毕竟不是在自己的地盘上,做人还是要谦虚低调一点的。

于是到最后从老县长手上接过那沓薄薄的田契,林念便跟赵泉等人一起将老县长送回到官府的马车上。

只是在老县长离开前,眯着眼正迎着风雪的林念想了想,决定还是要补个小承诺。

“这次匆忙没能来得及备些薄礼,待来日春暖花开时,阿念定携厚礼以谢大人今日之恩。”

说完,林念还依着何瑞之前给她的学习资料,恭敬地朝老县长行了一正规揖礼。

毕竟拢共也就五百多亩的土地,真要跟本地土著相比,林念可能连地主阶级最底层都算不上,但老县长却愿意顶着寒风来给她送地契。

这不管是出于真心还是因为假意,林念觉得必要的感谢还是要有的。

至于所谓的厚礼,好吧,她就随口说说的,毕竟这什么礼物礼品之类的她是真没准备过。

老县长自然不知道林念此刻心底的想法,甚至在听到那句要带厚礼来谢恩的承诺时,老人家下意识的反应也只是眨了眨眼,好似并不在意这到最后林念会不会兑现她的承诺一般。

“林小姐有心,这厚礼就免了……”马车里,反应过来老人家正抚须哈哈笑道,“何公子对我们清湖县有恩,作为一县之主老夫又怎能怠慢恩人的朋友?”

知道这可能只是客套话,林念也不多追问,拱手立在原地脸上始终带着浅浅淡淡的笑意。

毕竟有些话,你要当真你就输了……

最后目送老县长所坐的马车离开,林念收起微微发麻的双手,转身便跟赵泉提了一请求……

“工匠?林小姐是要在这郊林安家?”赵泉不解,眉头深皱的他此刻明显是对林念这想法持不赞成意见的。

而这旁赵泉刚说完,那旁的傅氏也劝道:“林小姐还请三思啊!这附近虽有村落,但到底是清湖县主城外,这万一有个意外那可是天大的麻烦事!”

这里的山野可不是现代的山野,其实林念自己也清楚,还没被人类破坏的原始山林,不说野生动物的威胁就是一场小型的山体自然滑坡都能够她吃上好大的苦头。

但是!

她是来刨地赚钱的,不是来旅游感受古代人文气息的!

这她必须要住在这里,坚守在自己的地盘上,即使只有茅草屋,她也要咬牙坚持!

“我有自己的考虑,赵公子和赵夫人不必太过担心。”

林念尽可能让自己脸上保持微笑,好表现出一副轻轻松松的模样以打消赵泉和傅氏的疑虑。

不过当然的,赵泉和傅氏也不是林念的谁,他们除了能适当地提些建议稍说些劝阻的话其实也奈何不了态度强硬的林念。

“那既然林小姐心意已决,赵某定鼎力相助……”

于是,一队共五十多人的施工队在当天下午就到位了,且都是附近村落的手工匠人。

期间,依旧是赵泉为双方做介绍。

“这是何公子的朋友,林小姐。”

“这是清湖县手艺最高超的木匠,章石章叔。”

章石是个约莫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留着大络腮胡皮肤黝黑身材高壮,穿着杂色羊毛大袄背着工具走在队伍的跟前,见了林念也只是闷闷地点了点头,明显就是个话少干活多的主。

“每人每日三十钱,我们自带干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