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小说风波(1 / 1)陆潸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途永宁暂时离席,出来透口气。却瞧见了站在外边负手而立的慕允清。

夜风阵阵,拂动慕允清的头发,异常飘逸。夜色浓重,看不清脸,只能隐隐约约地看到一个大概的轮廓。

“慕公子今日的舞剑可真是精彩卓绝呀。”永宁主动开口。

慕允清回首望过来,“公主过奖了。公主殿下的舞姿才是妙绝天下。臣不过是抛砖引玉耳。”

漆黑的夜,纵有宫殿漏出的灯光和长廊上连成一条线的宫灯都无法照亮,慕允清转头过来时的那一张脸,却瞬间让夜晚明亮了不少。

苍白色的面庞,没有血色,映着如夜一般黑的眼睛和红色的唇。比起很多人硬朗的脸部轮廓,慕允清明显更柔和。

此时此刻,殿内的喧嚣更显得殿外的寂静,只能听到风的呼呼声。

慕允清的眼睛盯着永宁,似有着点点微光。

“公主还记得微臣吗?”慕允清再次开口,已是过了半刻工夫。

永宁心里默念慕允清的名字,细细打量慕允清的外表,却怎么也想不起何年何月见过此人。

这也难怪,永宁微服出宫,帮过的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当初救过南远伯儿子的事只是众多人当中的一个,又怎么可能记得分明。

因为周遭的安静,永宁清清楚楚地听到了慕允清的叹气声。

“公主殿下曾经救过微臣。”

见永宁还是一脸迷茫的表情,慕允清提示道:“千穗坊。”

永宁顿时恍然,很是兴奋地说:“你就是那日我在千穗坊外碰到的那个人?千穗坊外?被人打断肋骨的那位?”

“…”慕允清扶扶额头,低声呻吟,“公主殿下记得微臣只是因为臣的肋骨?”

“本宫近日记性突然急转直下,所以只能凭着这些零星的片段来记人。”永宁怪不好意思地说,“公子是怎么知道本宫的身份?”

“当日给的钱袋上,有公主殿下的闺名。”

“啊?”永宁傻了眼,“怎么会这样?”

“或许是百密必有一疏,公主殿下出宫的时候忘记了换个无字的钱袋。”慕允清瞧着眼前呆滞的永宁公主,微微笑道。他从怀里掏出一个袋子,正是当年永宁扔给他的钱袋。

永宁看去,只见素色的小袋子上绣着一朵出水莲花,在边角用小小的字样绣着“清殊”。

元清殊,正是永宁的名字。

“京城之中,叫这个名字的只有一位。那就是陛下身边最受宠的十公主。微臣这才得知是公主救了臣。”

“本宫也不算是救了你,只是略施援手罢了,公子不必挂怀。”永宁收敛呆滞的神色,恢复正常的脸色。

“若不是公主当日一番话,让微臣生出读书习武的上进心,所以才有今日的微臣,所以公主对微臣的大恩,微臣毕生难忘。”

语气很是诚恳。

但是永宁公主虽然在后宫里受尽宠爱,但是长在尔虞我诈的后宫,她对人心还是有所戒备的。虽然一旦出宫,一定会帮助穷苦人家,但是她的戒备心其实是很强的。再者,从小到大,有多少人跟她说过这样的话,她已经记不清了。

因此,慕允清的话再诚恳,也难以让她动容。

她面色如常,“救济贫苦,本就是本宫身为公主的责任所在,公子不必多想。公子瞧,本宫连公子是何人都差点忘记了,更不会在意这些随手施予的恩德。”

慕允清越是感激,她越是警觉。刚才因为想起慕允清是谁的兴奋早已淡去,心里更多的是警惕。

“公主殿下定是不信臣的赤诚之心,微臣会证明的。”

“好,本宫等着你的证明。”

她转身离去,留给慕允清的最后一面是一张端庄的笑脸。

“真是难办啊。”慕允清凝视着永宁的背影,说。

对于慕允清要表真心的言辞,永宁并没有当回事,她很快被京城里歌颂她舞姿的各种诗词所吸引。

当日万寿节宴席上,有不少会吟诗作对的才子文人,因此她的长相思舞一夜间就被流传了出去,什么宛若天人,什么轻盈翩跹,传得神乎其神,将她描述为九天仙女下凡。

以至于现在的宫人见了她都是一副景仰的模样,还有人偷偷跑来问她王母娘娘长什么样子。

永宁含着一口茶,险些喷出来,边咳嗽边问:“你说什么?”

来人竟然又问了一遍。

永宁是公认的好脾气,常年排列宫人心头最喜爱的公主榜首,她噎了半天,竟不知道该如何作答,最后只能说:“本宫去拜见王母娘娘的时候,娘娘正好脸上出疹子,蒙着一层面纱,本宫未能得见真颜。”

见那人失望离去,永宁难得的暴脾气,烦躁地按了按太阳穴。

“公主这是怎么了?”染霜端着一盘点心走了进来,见永宁烦躁的表情,问道。

“还不是因为长相思,本宫不过是气不过永安那个小丫头,出来跳了一个舞,就被传成了仙女下凡。本宫以为是传言,没人会信。直到刚才有人来问本宫,王母娘娘长什么样子。本宫才确信,此话已经一传十十传百,最后都变成真的了。”

“可见公主天人之姿,旁人莫及呀。”染霜捂着嘴笑道。

“你可别寒碜本宫了。前天,有人跑过来问,哪吒是不是真的是三头六臂。昨儿个,有人问本宫,天宫的生活跟皇宫的生活哪个更好。今天有人问本宫王母娘娘长什么样子,明儿个是不是就有人来问,玉皇大帝的胡子是白的还是黑的,玉皇大帝到底有多少个女儿,长得好不好看之类的无聊问题。”永宁有气无力地说,“他们竟然会信这种传言。”

“可能是那部小说太深入人心了。”染霜说。

“什么小说?”永宁猛地抬头看染霜。

“公主您不知道啊。自您万寿节跳长相思舞曲之后,市面上就出现了一本小说,刊印了数万卷。”

“讲的什么?”

“说的是玉皇大帝的女儿下凡之后投胎成为大衡朝的十公主,长得冰莹剔透、不可方物,后来在万寿节,以长相思一舞惊动天下。公主,你不知道,这本书卖得很好,宫里的人都趁着出宫办事的机会跑去买一本来读呢。”

永宁的嘴巴张得很大。

她万万没料到,自己只是跳了一个舞,就变成了这样。不仅自己的名号天下传闻,而且还被写进了小说,写进小说还不算完,因为一部小说还真的被人认为是天上的仙女下凡了。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那部小说写得很好吗?”她问道。

染霜疯狂点头,如小鸡啄米一般,“好看啊。公主。奴婢刚刚还看了一章呢。”

“连你也…”

“公主,真的很好看!是真的!”染霜说着从怀里掏出一本封皮精美的书籍,上面写着端正的楷体字“天外飞仙”。后面跟着作者的名字“千岁”。

“…”这是什么鬼名字。

“公主,您要看吗?”染霜晃着那本书,粉红色的外皮很是显眼,成功地让公主的眼角再次抽搐了一番。

“本宫才不要看。”永宁一脸嫌弃地说。

染霜笑呵呵地放在了桌子上,笑呵呵地溜了出去。

永宁还是一脸嫌弃地瞧着桌子上那本粉得鲜艳的书。

过了一炷香的时间,那本书已经不在桌子上了,而是在金尊玉贵的公主殿下那双保养得宜的手上。

走马观花、一目十行地看了一番,永宁狠狠地把书合上。

文笔确实了得,情节安排得很得当,对女主角的刻画也很精妙。越是这样,就越是让人生气。

她对于这种借她名义卖书的行径很是厌恶,却又对这本书挑不出错来。堂堂一个公主,又怎么能跟这种市井小民过不去?怎么能因为这种市井娱乐之语而生气呢?也太没有风度了一点。正因如此,永宁一直在搜寻有没有不妥之处。通篇找下来,竟然什么都没找到。

“真是岂有此理!”永宁抱着书生闷气。

恰在此时,染霜走了进来,看到永宁手中的书立即喜笑颜开,“奴婢就说好看,公主还不信,现在可信了?”

“此书盗用本宫的名字,劣质至极。”永宁恶狠狠地说。

“啊?”

“染霜,收拾东西,本宫要出宫会会这个什么鬼‘千岁’。”

“是。”

虽然摸不着头脑,染霜还是乖乖地听命了。因为公主那张宛若天人的脸已经扭曲到了一定程度,已经不能说是“天人之姿”了,而是“恶鬼之态”了。

从印制此书的书坊出来,永宁面无表情地往前走去。

“公主?”染霜小心地问,“公主,您还好吧?”

“本宫还说呢,为什么起那么一个笔名,原来是有渊源啊。”

永宁想起刚刚跟书坊掌柜的谈话,就觉得可气。

“此书是南远伯家的公子做的。”

“南远伯?是他第几个儿子?”

“南远伯就一个儿子啊…”

“只有一个?可是那位叫做慕允清的?”

“是啊。前段时间,凭着舞剑,在京城瞬时扬名了。现在看上他的小姑娘多了。虽说不能考取功名,但是到底是伯爵,还是有些产业…”

掌柜沉浸在自己的话题里难以自拔,没发现眼前的小姑娘已经顶着冷冰冰的一张脸离去了。

“公主,不要生气。奴婢以为,那位南远伯公子对公主定是十分喜欢,不然怎么会在书里将公主写得那般美丽。”

“是啊。要不是他这本书,我还不至于被人处处问天宫的事。本宫想去问问这位慕公子,到底要干什么。”

永宁抬头望天,很是无奈。

“公主,此次前来,是为何事?”

慕允清笑得清朗,徐徐问道。

“慕公子,你瞧瞧你干的好事。”

永宁坐在慕家的花厅内,说话的内容虽然是质问,但是语气并不激烈。

“公主看到那部小说了?”慕允清眼睛一亮,似乎十分兴奋。

“传遍京城的小说,本宫能没看到?慕公子到底是何意?”

“微臣只是…”

“是什么?”永宁盯着慕允清,想好好听听这位能人的解释。

“微臣仰慕公主已久。”

说这句话的时候,慕允清的双眸璀璨生辉,像两颗黑色的宝石,映出细碎的星光,微微闪着亮光。

永宁噎了一下,一时竟不知如何对答。

“本宫记得,慕公子与本宫只见过两次面。一次是几年前,一次是万寿节。”

“是。”

“所以慕公子一见倾心,再见钟情?”

“是。”

“这种话,你自己信吗?”

“信。”

“…”

慕允清的脸上,是笃定,是诚恳,是赤诚。

“可是本宫不信。本宫从小见过太多口是心非的人了。劳烦慕公子开口之前先三思一下。”永宁心里只想把慕公子骂上个百八十遍,却还是顾着公主的脸面,没有骂出口。

永宁站起身来,就要一走了之。

“公主,微臣是认真的,不管公主信不信。”

慕允清的声音不再低沉,反而很明亮张扬。

那是属于一个少年的声音。

“本宫也是认真的。”

永宁嗟叹,少年如此天真,果然不是好事。一个公主的婚事岂是公主自己可以决定的?既然如此,不如不动心,无情才是最好的选择。

“慕公子,那本书不要再写了,不然本宫就只能封了书坊了。而且,本宫不喜欢死缠烂打的人,慕公子可千万莫要死缠烂打。”

永宁摇摇头,为当代京城青年的稚嫩而感到惋惜,抬起脚就走。

“所以,公主对慕允清没有动心?”我听得入迷,忽然问道。

“当时的确没有。”知未姐睁着一双大眼睛,静静地说。

“当时没有。莫不是后来…?”

“是啊。没见过几颗真心的公主,对于付出真心的人当然很喜欢。”知未姐淡淡地说。

在历史书籍里,在电视剧里,后宫从来都是你争我斗之地。在这样的地方,虚情假意是常态,真心真情反倒是稀罕宝贝。也难怪永宁公主会动心。

“后来呢后来呢?”我迫不及待地问。

“你明天不上学吗?”知未姐问我,一双眼睛亮晶晶的,闪着光。

“不用不用,明天周末。”我摆摆手。

“好吧。后来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