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皇帝派了内侍官过来了,看来回京的事情,也要抓紧了。
次徽商的张山,递来的“礼物”,严珅挺满意的,但多少还有些地方,需要多加提点。
否者,一件好事,办的有头无尾的,多少还是不太美丽。
另一边,除了叫来张山,严珅也安排宁立恒过来了。
既然是追随,这对他,也不妨是一次小小的试水。
在与木兰闲聊间,宁立恒和张山,也一前一后来了。
事情的原委,严珅已告知宁立恒。
接着,三人落座。
宁立恒和张山双双行礼后,便恭恭敬敬地坐了下来。
落座后,张山首先向着严珅问道:“大人您可是准备回京了?”
严珅微微一愣后,问道:“张老板如何得知?”
张山笑道:“陛下对大人的圣眷优容,天下皆知,所有人都知道,当今陛下不仅宠信大人,更是离不开大人,所以这圣亲使一来,我就猜想,是不是陛下要催大人回京了。”
严珅哈哈一笑,说道:“张老板倒是个聪明人。”
张山客套了一番后,又把那《荆州府治水实录》拿起,向严珅问道:“大人,这本书的刊印事宜,您看如何?”
严珅却并不答话,而是将目光指向了宁立恒。
“立恒,你觉得呢?”
一旁的张山也是一愣,但是识趣的闭了嘴巴。
而宁立恒突然被严珅叫到,先是一惊。
接着,便是一脸复杂。
宁立恒斟酌了很久,终于下定了决心,缓缓道:
“这本书如果能刊发天下,自然是好的,不过其中为严大人说话的意思也太明显了,容易惹人口舌,所以······”
“喔?那立恒觉得应该怎么做呢?”严珅满意的点点头,这正是他想提点张山的想法。
像是受到了什么鼓励,宁立恒定了定,便接着建议道:
“不若张老板在刊印之前,找位有声望的文坛魁首,为这本书写篇序言,
明言此书即是为了向世人讲述三人成虎、人云亦云的道理,
亦是为了给天下间所有受流言所害的大侑官员正名,如此之后再行刊印,也就没什么问题了。”
原本便是一腔热血的文人,宁立恒自然懂得这“人云亦云”的渔轮威力。
严珅点了点头,道:“立恒,此法甚合我意。”
宁立恒谦虚地埋下了头,连称过奖。
而一边的张老板,哪里不知严大人此番深意,赶紧吹捧起来:
“宁先生睿智,在下佩服。恭喜大人,贺喜大人,招拢了这么一位有才之士,这真是我荆州府的福气,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怪不得是生意场的人精,张山一眼就看出严珅的用意。
今日,严珅便是要想他们徽商合作者传递一个信息——宁立恒以后是我的人了,你们以后给他面子,也就是给我面子。
而此时,宁立恒终于正式成为严珅阵营中的一员了。
将《荆州府治水实录》的刊发事宜定下来之后,三人又交谈了片刻,张山见天色已晚,不好再打扰严珅,就知趣的向严珅告辞了。
在张山离去之前,严珅笑着邀请道:“本官打算后日离京,明日将会设宴款待荆州府境内的地方官员,以及商家耆老,到时候张老板一定要来。”
张山点头道:“自然自然,这是在下的荣幸。”
见张山走后,只剩宁立恒在这大厅里,多少还有些不自在,正当他准备告辞离去时,严珅先行发现了他的心思,便幽幽笑道:
“立恒,多坐一会,不急。后面,本官还要给你介绍其他的朋友。”
听到这里,宁立恒也不好说什么,便老老实实地坐了下来。
气氛有些尴尬。
严珅便从袖口掏出两份奏章,递给了宁立恒。
“你看看吧。”
“是。”
奏章有两份。
第一份奏章,是严珅向皇帝汇报荆州府近况的奏章,其实说到底,这就是一份请功折子。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赈灾救灾,往往都是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由此而引发的民变,更是数不胜数。能像严珅这样干净利落且不留后患的解决,可谓是少之又少,为此而一份请功折子,倒也不算过分。
至于第二份奏章,则是严珅支持皇帝南巡的奏章――这可是讨好皇帝的大好机会,严珅自然不会错过。
至于户部没银子、南巡会劳民伤财之类的顾虑,严珅经过了一晚的考虑,已是有了应对之策,所以并不担心。
事实,就算没有应对之策,严珅也依然会坚决支持皇帝南巡!
后世有句话说得好――“屁股决定脑袋”。
如今皇帝,是严珅除自己之外最大的依仗,所以对严珅而言,没什么是比讨好皇帝更重要的了。
这种想法虽然颇有几分小人心思,但确实是严珅最真切的想法。
既然将宁立恒收入麾下,严珅也不怕将自己更加真实的一面,稍稍展示给他看看。
璞玉需琢。
而宁立恒看完,不知为什么,不似原先的义愤填膺,反而冷静思量了起来。
果然成长了不少。
不会像原来一样,固执地相信自己以为正确的东西。
正当严珅准备和宁立恒继续谈下去时,木兰推门而入,向严珅汇报道:“少爷,张浩知和巫禾来了。”
严珅下意识的眉头微皱,抬头问道:“他们两个是一起来的?”
木兰摇头道:“不是一起来的,前后脚,只是凑巧撞到一起了。”
严珅点了点头,说道:“先领张浩知来见我,让那巫禾在偏厅等一会。”
木兰点头领命去了,不一会,已是领着张浩知来到严珅所在的厅房。
严珅笑着对宁立恒道:“立恒,你的老朋友来了。”
听罢是自己不对付的张浩知,宁立恒却并不慌张,恭恭敬敬道:“一切听凭大人吩咐······”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