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蔡卞有同样心思的不在少数,他们的目光也在章惇身悄悄流转。
章惇是新党魁首,是最坚定,最激进的变法派,也是他一直在力主全面复起新法,为此,他他做出了许多出格的准备,在清算旧党,格外用力。
同样的,他也为全面复起新法做了诸多铺垫,不止是大政方略,各项新法,尤其是在人事,他强硬的任命了诸多有争议的大小官吏,对曾布,蔡确等反复之人,他坚决排斥在朝廷之外。
李全尺寸神情凝肃,他的眼神在章惇身停留片刻,转向赵煦,心里斟酌措辞,准备伺机进言。
王存以及一些反对全面复起新法的人,多多少少松了口气。
新法在神宗年间就争议颇大,以至于高太后一垂帘听政就迫不及待的将新法全数废除。
实际,除了少数新党,绝大部分人都不同意全面复起新法,太过急切,并且新法之中有太多问题,需要认真的梳理。
他们能忍得住,不是所有人都能淡定的,御史中丞黄履见没人出列,举着板笏站出来,抬手向赵煦,朗声道:“启奏陛下,旧党把持操作,将新法废除,造成天下动荡,民不聊生,已是水深火热,厄需拨乱反正。官家亲政,绍述新政,不宜延拖,臣以为,当尽快复起新法,以安人心,以正国事,请陛下明鉴。”
他一说完,立即就有几个人接连出列,异口同声的道:
“臣附议,请陛下明鉴。”
“臣附议,请陛下明鉴。”
“臣附议,请陛下明鉴。”
一些人看着,并没有动。
赵煦不是神宗,更不是仁宗,不说大胜归来,威望隆重,单说紫宸殿外的刘世安的影子还笼罩在这,谁敢妄言硬来?
赵煦看了眼黄履,目光又看向章惇,见他没有开口,也没演示身后的人逼宫,暗自点头,这位大相公虽然性子刚烈,倒也不是不知进退的人。
赵煦稍稍沉吟,忽然道:“开封府。”
曹政被吓了一跳,慌忙出列,极力保持镇定,道:“臣在。”
赵煦拿起身边的茶杯,慢悠悠的喝茶。
曹政神色动了动,跪地俯身,道:“臣知罪。”
朝臣们看向跪在正中央的曹政,没有人说话,也没人求情。
就在前不久,赵煦归来的前几天,中牟县百人聚集,围殴官差,当场导致三人死亡,十多人受伤。
随后,少卫寺出动了三百人,这才弹压住,这件事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开封府各县陆陆续续发生了十多起,导致了二十多官差丧命,现在各地官差人人自危,居然不敢街了!
这件事虽然朝廷刻意压住,没有扩散出去,但在场的都算是高官,都很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赵煦放下茶杯,看向兵部站的位置。
兵部左侍郎房远樵面色凝重,出列跪地,沉声道:“臣知罪。”
兵部除了辖制各路正规军,还有一个少卫寺,这是统管常务兵的机构,负责地位稳定。
这两人一站出来,紫宸殿内就有种人人自危的感觉,不少人悄悄后退。
蔡卞躬着身,犹豫着要不要替他们辩解。
不等他开口,赵煦又道:“从兵部以及各处呈送来的奏本可以看得出,我大宋大大小小的起义多达百起,单是京东路就有三十多起,最小的十多人,最大的数千人,此起彼伏,没完没了。江南西路更是不明不白的死了巡抚,到现在也没个说法。诸位卿家,朕在前面与李夏鏖战,你们在后面也没少给朕,给我大宋添堵啊……”
“臣等知罪。”章惇领头,蔡卞,章楶等人齐齐举着板笏,躬身请罪。
赵煦端坐,一个个扫过,朗声道:“朕不是问罪,朕是要告诉诸位卿家,地基不牢,别说高楼大厦,就是砖瓦房都会倒塌。诸位卿家,私心与公心,过往与现在,要分的清楚明白,不能以私乱公!记住过去的教训,不背包袱,才能走的稳,走的长远。诸位卿家饱读诗书,道理比朕懂得多,朕希望你们能认真体会朕的话,行走端正,不负社稷……”
等赵煦说完,章惇领头,再次道:“臣等谨遵圣谕!”
赵煦没让他们免礼,站起来,沉声道:“明年的要务有很多,军改,朝廷改制,田亩,人丁,赋税,吏治等等,细化下去有一百多项,我们没有时间去等,去慢,时不我待,要兢兢业业,片刻不停。政事堂,枢密院以及六部各寺,再到各路府州县,要万众一心,扫除弊政,富民强国……”
朝臣们举着板笏,静静的听着。
不少人的余光都在章惇背影。
这位大相公是王安石之后,最为坚定的变法派,哪怕被扫出朝廷,依旧不忘初衷,这些年被打压的不知道多狠。
同样的,他脾气爆裂,连司马光都敢当面骂。一回京就帮着官家送高太后撤帘,接着更是坚持将吕大防等人处以极刑!
可想而知,他心中有恨。
他回京之后,就一直在企图全面复起新法,而今,官家当众否决了他的念想,以章惇的脾气,他会怎么样反应?
尤其是黄履,李清臣等章惇的多年盟友与亲信,更是神情复杂,面露忧色。
章惇站着最前面,举着板笏,躬着身。
一向严厉的表情,更加的严厉,整个人仿佛暴怒的雄狮,整个身体隐隐的在颤抖。
蔡卞绷着脸,十分担心,章惇真的要在这个时候顶撞官家,决然不会有好结果!
但是章惇没有动作,就是举着板笏,众人能感觉到他内心以及身体的挣扎,但他强忍住了!
别人能看到,居高临下的赵煦,自然看的清楚,眼中笑意一闪,道:“苏相公致仕已久,相位空悬,章惇行事果断,能力出众,经验丰富,众望所归,升任宰相。蔡卞,王存为左右副相,主政事堂,领六部等各衙门,总理朝政,涉及一系列变法与改革,皆由政事堂负责,朕希望诸位卿家能得起我大宋列祖列宗,下对得起一着黎民,俯仰无愧。”
按理说,章惇拜相是理所应当,早就应该的事,并不意外。蔡卞跟着升迁也正常,哪怕是王存也酝酿了很久,并不意外。
但朝臣还一阵沉默,似乎有什么事情让他们没有反应过来。
“谢陛下隆恩,臣领旨!”章惇第一个拜下,声音洪亮,字正腔圆。
蔡卞,李清臣等人陡然惊醒又惊喜,猛的会意,躬身而拜道:“臣等领旨!”
这里没有傻子,笨人,迅速领会了赵煦话里的意思,神情各异,还是跟着拜下。
其实,赵煦的话很简单,章惇总理政务,即便不全面复起新法,也能按照全面复起新法行事!
或许在章惇、蔡卞,李清臣等人看来,这或许是赵煦担心旧党等顽固势力反弹,是一种政治的妥协,退让。
在王存等人看来,说明赵煦对章惇等人的新法存疑,所以采取了折中手段。
总而言之,双方对赵煦的这个处置都算满意,毕竟是各退了退步,没有刀兵相见。
只是人群中的吏部尚书林希漠然的脸出现一丝一样,瞥了眼前面,没有出声。
他冷眼旁观,哪里看不出来,官家这一个棒子一个甜枣,将群臣收拾的服服帖帖!
而实际,只有赵煦心里清楚,他这么做,不是退让,也不是妥协,而是要将新法的节奏完全掌控在手里,做到进退有据,不至于失控,造成天下动荡,难以收拾!
这是他的大宋,决不能脱离他的控制!
……
赵煦摆平了全面复起新法的争议,又说了几句,便在群臣的恭送陛下声中,离开了紫宸殿。
在出侧门的实话,赵煦感慨似的自语了一句:“这紫宸殿实在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