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节 捷报(3)(1 / 1)狂人阿Q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宴还是要开的。

赵构和满朝文武吃不下去,很快有人聪明的建议,应该让前线的将士赴宴,文宴改成武宴,所有人都称善。

接着赵构骑在一匹黄骠马上,由张俊和杨沂中陪同,检阅五千精骑。

看着骑兵整齐的军容,以及甲衣上的血污,一想到那些人头,赵构又有些反胃。

张俊和杨沂中则羡慕那些战马,都是女真马、西夏马,连驮马都是契丹马,而他们现在只能用大理马和川马。

报捷之后,留官兵吃饭,皇帝单独召见楚州的主簿兼回易官侯东。回易官就是一个为军队做生意的幕僚,不过朝廷不但不反对,反而支持,理论上要求回易贸易入账,可实际上大多数军官都作为自己的私财,朝廷也不过问。岳飞大概是一个例外,别人的回易官,都是一些跟将领有关系的富商巨贾,富得流油。岳飞的回易官,也非常会做生意,但却常年穿着草鞋、粗麻布衣。岳飞身边聚集了一大批这种不为钱财,一心北伐中原的人。

很显然,李慢侯的回易官看着就不像好东西,肥头大耳,眼睛滴溜溜转,肯定贪了很多。赵构找他,询问了一些战况,又问了一些困难。

可算问到了点上,这个叫做侯东的回易官,当堂就哭了起来。

太难了!

一年要花辣么多钱,一千万贯啊,可不是不值钱的钱引,都是真金白银还有黄铜,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又是买马又是造船,还要收养难民,一张嘴就知道要钱,半个字儿都不会赚,碰到这样的上司,太难了。

侯东可算是真情流露,李慢侯从不听他抱怨,还总下死命令。赵构真是一个好听众,竟然不打岔。

听完以后,赵构才开始问问题,十分犀利。

“一年千万贯?这钱从何来?”

这没法回答。

总不能说是巧取豪夺的。

侯东有些惊慌:“都是公主的私财,以前是蔡相家的。”

李慢侯叮嘱过他,自己扛不住的就让公主去扛。

赵构闷哼一声,蔡京搜刮的,那就正常了。

“若这些资材耗尽又该如何?”

赵构问道。

其实是一笔固定的资产,他也就放心了,而且听说花这么多钱,他更放心了。这意味着离开朝廷,没人养得起这样的精兵。朝廷就能制约他们。假如不花钱,练出这么多强兵,赵构反而要睡不着觉。

“耗光就裁军。已经裁了一半。怕是还得继续裁撤。我听说留在杭州的护军,不日都将遣散。”

侯东煞有介事的说道。

这回该赵构惊慌了:“裁了兵,金军入秋后打来,该如何守御?”

侯东说道:“李少保说,议和就省钱了。”

赵构哼道:“议和?你家少保支持议和?”

目前朝堂上再次分裂为主战和主和两派,而且都很极端,主战的恨不能立刻誓师北伐,主和的恨不能赶紧屈膝投降。幸好赵构不是宋钦宗,他虽然看着不言不语,但是很有主见。最近回来了一个可疑的秦桧,莫名其妙的带着家人在涟水军被赵立的兵发现,送来了临安。他竟说他是带着家人从燕北之地,杀了监守,一路南逃到大宋的。这话没人信,都说秦桧是奸细。只有范宗尹等少数主和派支持秦桧,赵构也没有深究。假如秦桧真是金国奸细,他更不能杀。

文臣分为两派,武将却大多主战,刘光世分明不敢打仗,却主战的厉害。究其原因,打仗他们才有兵权,才能吃空饷。这个李慢侯这么能打,竟然想主和?

侯东回答:“我家少保说,早打晚打都得打,早打不如晚打。得先平内忧,才能解外患。”

赵构面无表情叹道:“李少保倒是有见地。告诉你家少保,先不要裁军。待北伐中原,收复两京,朕替他解战袍。”

没人知道赵构到底是不是一个主和派,但至少在绍兴议和前,赵构也声称要北伐中原,要收复两京,要迎回三圣。因为女真人没给他议和的希望,等到金国立了刘豫之后,赵构才开始积极主和。也不是自己大张旗鼓,而是让大臣们说出来。金国立了刘豫之后,在金国和大宋之间有了刘豫的伪齐,赵构其实是非常高兴的。他甚至想跟伪齐议和,在跟刘豫这个赵家叛臣的国书中,谦卑的称对方为大齐。

如果这个“大齐”能存在,还能跟大宋和平共处,大宋才真的摆脱了女真人的阴影。可惜这个伪齐不识相,金国看不起大宋也就罢了,伪齐竟然也看不起大宋,伪齐筹谋南征比金国还积极,也要来夺赵家的花花江山。

自从今年九月,刘豫登基之后,赵构就派人跟他秘密接触。招降此人不太可能,对方表示不想步张邦昌的后尘,张邦昌老实巴交的将皇位还给赵氏,结果李纲等辈力主赐死张邦昌,让张邦昌成为两宋唯一一个明文赐死的文臣。

刘豫不但没有归降之意,反而咄咄逼人,试图划江而治。不过目前双方也没有大战,都只是小范围交火,互相招降。刘豫方更不得人心一些,投降宋室的人比投降刘豫的人要多得多。

入对完后,赵构赐了一些恩赏之物,也没多少东西,就是一些丝绸绢帛,意思意思。真正值钱的,是给了一批铁甲。赵构对兵甲十分关切,因此江南地区的军监恢复的很快,虽然主要用来装备张俊和辛企宗兄弟的军队,也会赏赐其他将领一些。给李慢侯三百具,赵立三百具。马匹则没有给,大概是看过李慢侯那些马后,他从大理国买来那些马有些拿不出手。

这些都不是李慢侯急需的,他派侯东来杭州献俘,而不是派一个武将来,也是有其他目的的。向赵构提出这样一个要求,支调一批工匠,他想打造海船,通日本、高丽贸易,以此弥补军费,心想有那么大的军功,没准赵构一高兴,就同意了。

结果赵构没同意,反而意外的允许海州跟国内榷场进行贸易,给予一年一百万贯免税额度。

离开皇宫后,侯东先去公主府给两个公主请安,俩公主现在都住在吴国长公主府,现在柔福公主因扬州所立的功劳,已经被封为越国长公主,依然是拉拢吴越人心。赏赐了庞大的田宅,越国公主决定将其建设成斗兽场,以后一直挤在吴国公主这里也不错,两姐妹能常说说话。

侯东来看公主,除了拜见旧主之外,还带来了李慢侯的一些信件。李慢侯继续向公主报告他在海州的一举一动,不是为了汇报,纯粹是给公主解闷。因此更多的是一些见闻和心情感受。

公主也将自己写的一些信件,交给侯东,让他带给李慢侯。

做完这些之后,侯东开始在杭州城里掀起一股送礼热潮,给一些当朝权贵都送礼,礼物不重,只是表达一个心意。其中主要是给范宗尹送了一整套女真铁浮屠战甲,连人带马都有,用木马、木人架起来,当一个摆件不错。这种东西,李慢侯在扬州缴获了很多,毕竟打死了两千多个铁浮屠兵,许多铁甲被炸烂了,也有一部分完好无损,人完全是被震死的,马甲还能用,人甲则找不到合适的人穿,倒是给了赵立几百套,赵立手下有一批山东大汉,李慢侯手下的山东大汉,主要是轻骑兵,重骑反而更多是浙兵。

攒了一套给范宗尹做见面礼,礼物很特殊,比价值更高。最重要的,是向范宗尹表达一种亲近的态度。除了范宗尹,给其他文官可一个都没送,还送了一些礼物给各个武将,比如给张俊送了几颗东海珍珠,给刘光世送了几张女真强弓,给杨沂中送了五匹女真战马。

这些都是缴获,包括几颗东珠,都是从女真军官的帽子上扣下来的。送这些人礼物,李慢侯也是打听过的。

范宗尹这个人很奇怪,最近卷入了一起权力风波中,而且跟皇帝卯上了。范宗尹目前正得势,因为随着赵鼎和吕颐浩内斗的两败俱伤,双双离开中枢,范宗尹借设立藩镇之策,成为唯一的宰相,而且是宋朝最年轻的宰相,只有三十岁。之前最年轻的当属张浚,三十三岁为相。范宗尹打破了这个记录,也说明他的得宠程度。

可这样一个人,不知道为什么偏偏跟皇帝拧着来。他要求朝堂上讨论宋徽宗时期滥赏的问题,徽宗滥赏,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比如童贯封王就是其中的标志之一。但此举彻底得罪了一些武将,其中包括刘光世、韩世忠等人,目前凡是能提起名头的武将,基本上都在童贯手下当过差,包括刚刚在和尚原打败金军的吴阶兄弟。童贯手下能带出这么多能打的军人说明一个问题,未必是童贯慧眼识人,而是童贯能激发西军将领的士气,除他之外,包括李纲这样的文官,都用不好西军,这也是一个奇事。

一方面范宗尹鼓动朝堂声讨宋徽宗滥赏故事,另一方面他还跟辛企宗、辛道宗兄弟过从甚密,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宰相拉拢武将,还是赵构很信任的武将,说他笨吧,三十岁高居宰相之职,笨不到哪儿去,说他聪明吧,如此疯狂的挑起朝堂争斗,还结交武将,引起皇帝猜忌,又在大乱之时,开罪武将集团,连根他过从甚密的辛道宗兄弟都不高兴,因为两兄弟也曾在童贯手下做过事。

这件事闹到最后,范宗尹跟武将集团针锋相对,朝臣两边站队,最后皇帝站在武将集团一边。借口说“朕不欲归过君父,敛怨士夫,可日下寝罢”,不想把罪过归罪于他爹,也不想让士大夫怨恨他,请范宗尹暂且放下议论这件事。

结果范宗尹不听,偏要在这件事上辨个黑白。

这件事闹的很大,李慢侯在海州都听说了,他不认为范宗尹是个蠢货,敢将好友,武将和皇帝一起开罪。他认为归根结底这还是朝堂上主战、主和之分,谁让武将都主战呢,明明不能打,一个个调门喊得很高,而范宗尹是主和的。因此他想先压服主战派,借童贯这个已经被黑成碳的太监的恶名,把一众西军将领拉下马。皇帝支持武将,那就连皇帝一起压服,反正赵构看起来不是一个强势的皇帝,而范宗尹现在是唯一的宰相,文官之首,反对者都已经被驱逐出朝堂。

历史上,在这件事上,皇帝不支持范宗尹,范宗尹以辞官相威胁,结果皇帝同意他辞官归隐,年纪轻轻就淡出了朝堂,下放到温州做知州去。最终导致秦桧上位,成为宰相。

李慢侯在这种形势下,适逢其会打了一场大胜仗,接着还表露出他主和的态度。又给范宗尹送了礼,情况很明显,就是在告诉范宗尹,自己要跟他结盟。当然范宗尹可能会认为这是李慢侯在攀附他。

他怎么想,李慢侯无所谓,他只是需要一个在朝堂上能帮他说的上话的人。范宗尹实在是最合适的人选,设立藩镇是范宗尹的政见,李慢侯是藩镇,藩镇强,范宗尹地位就稳,两人的利益已经绑在一块了。

至于主和,李慢侯是主和的,但他只是希望争取时间。时间对一个稳定的政权更有利,金国靠的是一股初兴之势,这股势头很难持久。就在最近,金兵开始出现溃逃现象,哪怕是一些杂牌女真,以前也没有溃逃。李慢侯还听说过一些奇闻,就在立刘豫做伪齐皇帝之后,女真人中竟然出现了逃避战争而装死的猛安。

就金国那种混乱的政体,如果不趁着阿骨打时代留下的一批精兵猛将扫平天下,过个一二十年,那些趴在汉人身上吸血为生的女真猛安谋克们,恐怕连箭都不会射。

因此李慢侯的主和,是阶段性的,是积攒力量,稳定形势,谋定后动。暂时,他跟范宗尹的意见一致。

不但让侯东向皇帝表明自己的态度,侯东求见范宗尹的时候,也陈述这种观点。希望可以让范宗尹在朝堂斗争中不要死的那么惨。

至于说范宗尹反败为胜,那是不可能的。范宗尹少年得志,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赵构可没疯,虽然赵构比范宗尹还年轻,但经历这么多惨事之后,他没崩溃,早就锻炼出城府。他不可能为了范宗尹,收回那些加在武将身上的封赏。他不敢同时得罪刘光世、吴阶兄弟、辛启宗兄弟这些西军将领。

最后的结果,如果范宗尹明白事理一些,就会暂罢这件事,赵构也不会同意他离开,肯定会留他。他在朝堂里,会继续支持江北藩镇化。

意思只能带到,范宗尹能玩到什么程度,就看他是否能最快成长起来。李慢侯还让侯东向范宗尹传达他对郭仲威的不满,提出两个设想,一个是把郭仲威调到徐泗,让他去收复徐州,一个是把他撤了,这人在真扬地区为非作歹,天怒人怨。

侯东很忙,他不敢多停留,因为那五千精骑,必须尽快北上,像他们匆忙南下一样,尽快赶往前线,已经月,金兵随时可能南下,假如今年还南下的话。如果南下,楚州、海州肯定是重中之重,他们不可能看着江淮宋军对他们发起一波夏季攻势之后,不还以一个冬季攻势,不然还被人视作示弱,这对于一个军事政权来说,是很危险的。

只是李慢侯真的想错了,这个秋天,金军还真的就没有南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