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86章 奉天承运?只是时机成熟罢了(1 / 1)云霄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汴州开封,后来的宋朝国都东京汴梁。最早于春秋时郑庄公在此修筑储粮仓城,按“启拓封疆”之意而定名启封,随后又曾改称大梁。故而朱温以此处为政权中枢,不断的壮大实力,而被唐廷赐封为梁王,又于篡唐之后建立了五代第一朝的梁朝。

而实则大梁的这个称呼,却是因魏惠王迁国都于此而定名。所以李天衢要改王号,选定开封为国都,则有郑、梁、魏这三个国号可以选择。

郑王这个称谓李天衢先前就不是很待见,而梁王、梁皇的封号已经由朱温捷足先登...如此看来更改国号,最合乎法理的就是魏王。而这个称呼,李天衢还是相当满意的。

本来朱温弑帝篡唐之际,便有朝中臣子进劝他奉改封魏王,加九锡,实则就相当于篡位称帝建议还需要完成的最后一个步骤。然而朱温要称帝心焦猴急,谁再碍事劝谏他接受魏王封号,鸠杀、砍头、车裂...所幸一股脑处死,遂急不可耐的再杀唐昭宗幼子李祝,不肯再等候下去。

而如今唐廷国祚既然已经断绝,李天衢决议改国号为魏,早已是王爵,也就相当距离建元称帝的时日,几乎也已是触手可及了。

随着迁都事宜落定,对于百官的任命、乃至地方行政区域的划分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其中比较大的动作则是李天衢划出洺、磁、邢三州,再加上魏博军割让的卫州与相州另行组立藩镇,号为扬武军。

而原本的天平军节度使葛从周,与其藩镇牙军将士转调至扬武军,控扼河朔一隅。新近投从的霍彦威也被调派至葛从周帐下,辅佐管理地方军务。

毕竟对于葛从周“山东一条葛、无事莫撩拨”的赞言,本来就该是从河北地界传开的。

按史载本来应该是他于梁晋争霸之时,就是围绕着邢、洺、磁三州的争夺战,先是一举袭杀晋军两万余人,并俘虏诸级将官也达一百多人;往东面打,葛从周也曾有过率领锐士突袭刘仁恭,连破燕军八座营寨...诸如此类的辉煌战绩还有很多,震慑河朔诸藩,他在河北的战绩也明显更为耀眼。

李天衢调任葛从周北上,面西经晋军潞、泽二州,便是梁国治下领地,往东面也能对刘仁恭一方势力形成威慑,同时未雨绸缪,眼下便尽早安排,也未尝不是出自以后要针对晋国的用意......

而除了原本调任至徐泗军任节度使的张归霸,再派遣其弟张归厚为节度副使之外,李天衢分封有功之臣,又任命安仁义为淮南军节度使,柴再用则为节度副使;王重师为淄青军节度使,刘知俊为节度副使;刘鄩为河阳节度使,康怀英为节度副使。上任的各处藩镇,领地皆与外部势力相邻,而宣武、天平、泰宁、义成、忠武...等诸处藩镇治下疆土则统一直属于中央政权治理,忠武军面南对山南东道等地防务,也由京畿军司直接管治。

当然按李天衢设立枢密院,分封的节度使所辖领地,都分布环绕己方势力领地的边疆地域,比起其它势力藩镇权势也都有所节制。唐末黄巢之乱,开始出现大量的藩镇割据,李天衢须确保任命的节度使不会游离于中央集权之外,慢刀子削权,现在也还不是一举废除藩镇制度,而彻底把节度使架空成荣誉虚衔的最佳时机。

分别任命手掌军权的戍边将帅期间,果然朝堂臣子当中,也已有人眼见自家主公实力已经壮大到如今这般声势,也不愿再等候下去。本来是由朱温平日处理政务,召见众臣的大殿当中,早议时便有人出列上奏,朗声表说道:

“方今唐祀绝,乱世动荡,群凶恣逆,天下颠覆。全赖大王神武,勘定祸乱,兹难于四方,功德昭于天下。梁贼朱温,犯篡逆之罪;蜀中王建,趁势亦窃伪号,以大王文成武德,远胜朱、王之流,又怎可能再以王爵自居?如今入主中原,威服四海,已是顺天应民,当受天命!臣等文武官僚,皆愿奉大王为帝,恭请受皇帝玺绶!”

李天衢本来以为,最急不可待,要跳出来劝谏自己称帝会是权欲功利心极重的李振,哪知终于又率先建议自家主公称帝建元的,却是严可求。

而李振凭着南来北往谈判交涉的功绩,以及在李天衢帐下效力至今的资历,如今在朝堂中倒也有些附从的官员。本来李振也打算今日力谏李天衢称帝,这两日洋洋洒洒的写了上奏的文书,就等着今天势必要说动自家主公,以成就自己的从龙之功呢。结果却没有想到,却被以往对于李天衢称帝意见不置可否的严可求最先站出身来。

愣怔片刻,李振朝着神情平和自若的严可求望去,他微微咬牙,暗哼一声,旋即也站出身来高声复合。就算先被严可求抢了风头,可今日要说成这等大事,自己也必须要站出来露露脸。

而李天衢也发现不但有严可求,李振乃至与他们他亲近的一些臣子相继附议,大殿之内其他文官朝臣,也没有人站出身来表示反对。

唐廷社稷既然已经覆灭,要与周边其余诸方势力之间相处,现在称帝反而要比称王更为有利。毕竟梁、蜀二国先后已然称帝,而朱温称帝之后,仇家主要也还是那些,但也迅速招拢拉一堆割据势力望风归附。李天衢虽然不承认朱温那个皇帝的法理正统性,可是魏王与梁帝相较,对外宣称的名号也始终要矮人一头。

此一时、彼一时,诸如严可求、高郁...乃至韦庄等谋臣按如今这等形势思量,自家主公重挫朱温、称霸中原,就算要坐稳这片江山还少不得日后要更加殚精竭虑...但是朱温篡唐称帝之时,赵、邺、楚、北平、吴越、荆南...也使得大批割据势力相继上表称臣。而自家主公如今夺下梁国国都,把朱温赶到了关中去,凭什么就不能顶替朱温慑服天下诸藩呢?

这与做得执掌一方藩镇的节度使,手握军政大权,实如一国,而尽管关起门来做土皇帝的情况又截然不同。在对外的邦交处理上,便如邺王罗弘信、赵王王镕最先畏惧李天衢势大而先后遣使请和,并愿意称臣顺服。李天衢如今改国号为魏,爵位也终究不能再与以后臣服的势力平起平坐。

为了以后合纵连横,打击一方、招抚一方的方针大略。李天衢现在已经需要一个明确的身份,而什么立场能在名义上压过天下各处国王、郡王?那就只剩下皇帝天子这个至高无上的身份了。

至于称帝的坏处?唐朝既亡,终究要做为敌人的势力,无论自家主公称皇还是称王,他们也仍旧会做为敌人,现阶段的李克用、杨行密等雄主就算对此抱有非议,可是他们想必也很清楚,天下群雄大多称孤封王,有称帝野心的君主以后也只会越来越多,而就目前各方势力的实力、名望而言,李天衢才是最有资格称帝的一个,到时候该怎么相处,多半也会一如既往。

而大殿当中,本来极力反对李天衢称帝的挺唐派罗隐,眼见出列认同自家主公开国建元时机已经成熟的同僚越来越多,他嘴唇微动、欲言又止。保唐忠君,可现在唐朝都已没了,唐昭宗、哀宗的宗室子嗣都已被朱温那贼子杀绝,还保个什么?忠个什么?

另寻唐室李家开枝散叶的子孙后嗣...的确太不现实,主公如今这般基业,这世道终究不能更动荡下去...罗隐神情复杂,来回张望,又与张居翰、韦庄等人对视过后,他长长叹了一口气,最终选择噤声不语,默默的恭立,而没有再站出身来再针对李天衢称帝之事表示反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