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还未亮,苏嬛便被余氏叫起来了。
昨天晚上忙活了半夜,她现在还困得厉害,眼睛肿胀的都睁不开。
余氏拿着冷水帕子帮她抹了一把脸,她这才勉强的睁开了眼睛。
等她穿好衣服下床,走到院中才发现大家都起了,连苏禹都精神奕奕的。
她打了点水漱口洗脸,冰冷的水打在脸上,让她精神稍微振奋了一些。
等吃完早饭,苏嬛苏禹就跟着苏农苏楼出发了。
苏农挑着两筐的青梅,苏楼背着一筐,苏禹拿着称梅用的杆秤,苏嬛则两手空空。
从苏家到达村口去镇上的大路,要穿过整个村子。
此时村中人都还没起,整个村子寂静无声,只有偶尔从一些人家中传来狗吠。
由村子到镇上走路得一个时辰,四人走走歇歇,到镇上时天已经大亮。
苏嬛是第一次到古代的集市,原身也是没来过的,是以她很新奇的到处观看。
南通镇很热闹,它正处于南北交界的要地,来来往往的商人旅客都要经过此处,在这里歇脚、交易。
所以这里地方虽小,但却是五脏俱全,小小的南通镇格外的繁华。
镇上一共有两处卖东西的坊市,东坊市和西坊市。
东坊市大多是南通镇镇周边的大大小小十几个村落的村民摆摊,进城卖自家种的一些蔬菜,还有一些小门面的卖米面粮油等日常用品的铺子。
而西坊市,则是城里富人逛街的首选地。
各种金银玉器首饰店、绫罗绸缎店、酒楼等都开在西坊市。
当然,西坊市更繁华,摆摊的自然也更多,但西坊市摆摊的更多的是卖小玩意儿和小零嘴儿的小贩儿。
几人先到东坊市的杂货铺子里买了打包青梅用的油纸。
家中仅存的五文钱只买了二十五张油纸。
几人只好先将青梅挑到西坊市去卖,等卖了钱再跑一趟来买油纸。
一进入西坊市,几人打满补丁的衣着就显得与这里格格不入。
此时,街上已经开始热闹了,各种店铺已经开门,摆摊的也都到了。
路上的行人不说都衣着华丽,但是至少都是整洁的,没有一个补丁。
在路人各色的眼光中,苏嬛几人寻了个街拐角处放下箩筐,他们的背后是南通镇三大酒楼之一的临安楼。
镇上一共有三大酒楼,福满楼、金玉楼和临安楼。
福满楼是镇上的老字号,是镇上第一富豪杨家开的。
金玉楼的东家与县令有些关系,没人敢动它。
至于这临安楼则神秘的很,东家是什么人很少有人知道,但是也没人敢找它麻烦。
四个人尽可能的将箩筐往酒楼大门的旁边移动,不会挡住别人酒楼做生意。
这个时节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春天的菜还未种下去,冬天储存的萝卜白菜也吃的差不多了,水果更是没有。所以这三筐堆着冒尖儿的青脆脆绿油油的青梅还是挺吸引人眼球的。
几人往箩筐后面席地一坐,等着客人上门来。苏嬛问苏农道:“咱卖多少钱一斤啊?”她对于古代的物价并不是很了解。
苏农想了一下,若是春天的桃子等,一斤是十文。现在这季节的水果肯定要更贵一些。
“不如就十二文一斤吧。”
苏嬛拿了个青梅咔嚓啃了一口,又给其他三人一人塞了一个。走了两个小时,连口水都没喝,她快要渴死了,更何况两个还负重了的哥哥,肯定更累更渴。
青梅果大、皮薄、肉厚、核小、质脆细、汁多、酸度高、具有酸中带甜的香味,总之就是味道很不错。
看着三个都舍不得吃的哥哥,苏嬛挨个的塞到他们嘴里:“快吃吧,咱走了这么远的路,吃个果子解解渴,这么大三箩筐呢,不差我们吃的这四个。而且这青梅可好吃了,你们快尝尝。”
苏嬛快速咔咔两口啃完青梅,便站起身来,拍拍屁股上的灰,开始叫卖:“青梅,卖青梅咯,又脆又甜的青梅,汁多肉厚,先尝后买。”
苏禹看到妹妹这么卖力,也跟着喊道:“青梅,卖青梅。又大又甜的青梅,汁多水甜。青梅,卖青梅。又大又甜的青梅……”
不一会儿,一个梳着妇人发髻的年轻女人在一个身穿长袍的男子的陪同下立在了他们摊前。
女人的右手微微的搭在腹部,像是有了身孕。
女人来到近前,闻到了青梅酸酸甜甜的味道,立马感觉到口水的分泌。
自从怀孕后她的胃口就变得很差,冬季又没有什么新鲜蔬菜吃,导致她一度吃不下饭。本以为还要再忍上一两个月,没想到在街上看到了青梅。
她也不寻问价钱,便对身旁的男人说道:“相公,我想吃青梅,咱们多买一点,可以让我多吃一段时间。”
那个男人也是个疼妻子且家中还不缺钱的,连声应道:“好好好,只要你想吃,咱就买。好不容易你有了想吃的东西,咱肯定要多买点。”
说完便看向他们箩筐中的青梅,他仔细一瞧,每个青梅的个头都又大又齐整,洗的还干干净净的,他满意的点点头,拿出一锭十两的银子道:“这十两银子,买你们一筐青梅,你们派个人背着筐跟我们走,帮我们送到府上去。”
这一箩筐的青梅顶多五十多斤,按一斤十二文,也才六百多文,一两银子都没有。
没想到这个人这么土豪,一口气用十两银子买一筐。
苏嬛在心中默念:土豪的世界我不懂。
苏农也是愣了一下,但是马上反应过来,别人想花这么多钱买,不要白不要。接过钱后便让苏楼背着青梅帮二人送去府上。
做成了第一单生意,接下来的生意也就好做了。都不用苏嬛怎么叫卖,路过的行人看到了以后,身上有钱的都会称个几斤尝尝鲜。
期间苏禹又跑了一趟东坊市,买回了一百张油纸。
苏楼去了小半个时辰后也回来了,给大家讲了讲买青梅的那家人的情况。
原来买下那筐青梅的正是镇上第一富户杨家,那个男子就是杨家嫡长子杨清铭,那个女人是他年前刚过门的妻子吴氏,吴氏是县令大人的庶女,俩人成亲几月,还恩爱的很。
在他们第二筐青梅快卖完时,又来了个大单。
临安楼的掌柜的吩咐店小二来将剩下的青梅全买走了。
苏嬛稍微一想也就明白了,古代不像现代,有各种反季蔬菜可以吃,古代的冬天除了白菜就是萝卜,现在春种都还没开始,想吃新鲜蔬菜还得过几个月。
是以现在的酒楼中也做不出什么有花样儿的素菜来,但若是有一盘水灵灵的青梅能够尝鲜,想吃的人自然都会来这临安楼,而来酒楼又不可能光吃一盘水果,自然又会安排上其他菜肴,酒楼的生意就上去了。
且这大酒楼中青梅的价钱定然不止十二文,随意雕刻个花样儿,一小碟估计得卖上好几两,毕竟物以稀为贵。苏嬛在心中为临安楼掌柜的好算盘鼓鼓掌。
小二还询问他们家中是否还有多的青梅,他们酒楼可以都买下来。
苏农歉然的回绝道:“不好意思小二哥,这青梅也是我小妹进山里发现的,一共也就这么点儿,咱自己家里都舍不得吃,今日全拿出来卖了,今后可能都没有了。”
小二哥听完虽有些失落,但也知道往年这个时候都没人卖青梅,估计这家人真是在山里发现的。
等称完斤数,小二付了钱,苏农和苏楼帮忙将两个篓子搬进了酒楼的后厨。
还没到中午就卖完了一百多斤青梅,四个人心情都很好。
苏农一走出来,苏禹就叽叽喳喳的让他数数到底卖了多少钱。
苏农一想等会儿也许还需要添置一些东西,便也开始数钱。
除去杨清铭给的十两,一共卖了一百一十三斤青梅,一斤十二文,得了一千三百五十六个铜板。
数完钱后,苏禹一直念叨着发了发了。
苏楼一巴掌拍在他后脑勺上训道:“你生怕贼不知道你有钱是吧。”
苏禹被拍了一巴掌也不恼,反应过来后,忙闭紧了嘴巴,还是带着一脸傻兮兮的笑容。
经过卖青梅的事儿,苏农给苏嬛讲解了一下镇上的物价。
一斤大米三十文,一斤面粉二十五文,猪肉十二文到二十文一斤不等,鸡蛋一文钱一个……
苏嬛想着杨家给的那十两银子是多出来的,相当于今天运气爆棚白捡了钱,今后做生意可能不会再有这种天时地利人和了。
不过就算没有那十两银子,苏家的收入还是很可观的。毕竟农家人一整年的花销也就四五两,苏家还要更少。
几人围在街角数好了银子,正准备走,这时一个穿着富贵、留着小胡子的中年男人快步走了过来。
“几位,我可算找到你们了!不知你们的青梅卖完没有,我是杨家的管家,我们杨家可以出双倍的价钱收购你们全部的青梅。”
大家伙儿被他这突如其来的一番话说的一愣,这青梅好像不要太抢手哦。
“不好意思啊这位大叔,刚刚临安楼买下了我们剩下的全部青梅,我们都准备回家了。”苏嬛仰着头脆生生的回答了。
那大叔着急了:“不知你们家中是否还有?我们全都双倍价格收。”
苏农又将刚刚对着临安楼小二的那番话说了一遍。
大叔瞬间颓丧了下去,走前还在不断念叨:“都怪大少没有丝毫的经商天赋,只记得买给自己媳妇吃,也不想想自家是开酒楼的!老爷稍微回家迟了一会儿,就出了这事儿,哎!”
至于之后杨家为了一筐青梅到底应该用在哪里一直争执不下,苏嬛他们也不知道了。
等杨家管家走后,他们就去给家里添置东西了。家中米面都没有,油和盐也早已见底,每日的菜都只敢水煮。
现在有钱了,这些日常用品自然得添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