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五十七 资源与后勤(1 / 1)狷夫不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知是对自由活动不太适应,还是没有弄明白其中含义,还没等到规定的开会时间,外出放风的军匠们便都早早回来,各回原位了!

不管怎样,提前总比延误要好得多,郑鸣索性提前开会。

舰炮武器既已谈过,郑鸣也便不再重复,转而走入资源开采组中。

枪炮舰船固然重要,却并非动动嘴皮便能建成,若要完成目标,必得建立在拥有雄厚资源的基础上,这个道理,郑鸣最是明白。

便如造船需要木料,按照洪度年此前所言,岛上尽是名曰坤甸木的坡垒良材,粗细高低都有,数量之大,几乎数不胜数,再加上那些洪保带来的柚木和铁力木树苗早已繁衍成林,各自长成参天巨木,林木资源十分充裕。

当然,由林木到木料,还需采伐、运输、干燥三个环节,加在一起,总需耗费至少半年光阴,好在潜军早有足可建造百艘千料大船的木料储备,此时不过是排干蓄木池,重新启封那些木垛,拿来就用便是。

于是,郑鸣先将解封木材的数量确定下来,暂时按照五十艘千料大船的数目准备。

同时,还要加大伐木力度,根据那处天然熏蒸炉的容量和干燥周期,每年必须准备足够建造五十艘千料大船的木料。

这个数目十分惊人,以至在座众人听见,虽然不敢明言反驳,却也各自心里犯起了嘀咕。

郑鸣当然明白他们的想法,必是封闭日久,眼界萎缩太多缘故,但此时的外部世界,早已巨舶遍处,艨艟如林,随便拉出一个西欧列强,便有数百军舰,要想胜过他们,必得青出于蓝才行。

郑鸣的目标便是要打造一艘远胜它们的强大海军,区区几百艘船的木料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木到用时方恨少,郑鸣不想弄出些临时抱佛脚的窘事,这才早早安排下去。

眼见无人明言反对,郑鸣便也不多解释,只让他们照此行事便好!

接下来便是铸炮所需的铜铁,此时虽有四十多斤库存铜锭,但若以两吨一口大炮换算过来,也不过可以铸成二百多门大炮罢了,因此重点还是要放在冶铁铸炮上。

虽然无法得到准确数字,但郑鸣大致看过那座储有优质铁矿的炮山体量,应该可以铸造出上万门大炮了,短期之内尚可支应。

可郑鸣的理想却是掌控两洋和北复神州,若是这两步得以实现,后期还有更大的目标,因此这点矿藏还是远不够用,必得寻找开发更大规模的铁矿才行!

除了铁矿之外,郑鸣还有个更大的目标,事关整个潜军的财富积累计划。

勘探开矿之事都由矿厢厢头瞿大通负责,郑鸣很想找他聊聊,可惜此人出差在外,今日并未参会,派来的两个手下,虽也有些开矿架井和矿石筛选之类的经验,却对寻矿找矿一知半解,郑鸣不免有些失望。

再行谈论一阵,见与会之人口中言语了无新意,郑鸣索性让他们自行讨论,自己却起身离座,去了后勤贸易组。

只因那位负责商路的范圭仍然在外,此时的后勤贸易组便由钱来多与一位财货堂副手组成,除此之外,便是被郑鸣重新调过来的陶老蔫,以及那位自觉归入进来的洪度年。

说起这位潜军总管,虽然才来几日,平日接触也多为商议公事,但郑鸣还是渐渐生出一丝异样感觉。

总体说来,洪度年是一位极有智慧的慈祥长者,初见郑鸣之时,最是老成持重,就连相见也是选在荒岛雾夜,一旦形势不对,立时便可抽身,而且未见圣旨之前,更对郑鸣冷眼旁观,兀自不拜,小心谨慎由此可见一斑。

可一旦查验过那卷暗藏玄机的圣旨之后,洪度年态度立时转变,待到返程又遇飑风,亲见郑鸣屹立妈祖令旗之下孤身定风一幕,恭敬之心随之又盛三分,以至从此之后,时时处处唯钦差马首是瞻,竟无丝毫争权夺利之心。

如此恭敬,如此配合,似乎顺利得有点过分,以至郑鸣心头生出疑惑,这究竟是为了什么?是因为那卷圣旨,还是真把自己当成了妈祖娘娘遣下的圣使?

便如眼下,洪度年不声不响,只是跟在郑鸣身后,或引荐介绍各位厢头骨干,或查缺补漏提供一些额外信息,而今更是自觉归入这一组中,看似早已将自己主动定位成钦差大人的后援助手角色了。

后勤贸易,实则分为两块,若是总结成一个词,那便是钱粮!

铸炮造船要花钱,编练新军要吃粮,一切行动也都要建立在物质财富基础之上,这个道理郑鸣早就明白,因此郑鸣一旦落座,立时抓住要点,提出两个关键词来:库存消耗和开源挣钱!

先说库存:

正是有了洪度年和钱来多这等节俭成癖的管家婆,目前潜军库存十分充盈,不但粮米可堪支撑两年,铜铁木料也暂无忧虑,如此一来,郑鸣便不至于从两手空空开始抓瞎。

除此之外,还有历年采集来的金砂,日积月累,积少成多,随后熔炼成锭,埋于地下,便如一个只进不出的貔貅,以至此时数目已达八千多斤,足可支撑购买各类缺乏物料费用,并能为再次出海提供一笔启动资金。

更为重要的,洪保去世之前,便曾立下规矩,各类船只除务必保留一定数目之外,还要年年翻新,月月操练,这样做的目的便是让匠人力士们不至丢了手艺、忘了本分、凉了心气。

而眼前这位洪总管,连同他的历代祖先们,作为忠实的看守者与执行人,在两百年间始终贯彻这条看似毫无希望的训令,不但像蚂蚁搬家般不断积累着财富,更对这群精英工匠耳提面命,时时督促,同时还小心呵护着,包容凝聚着,不至让他们散了群、丢了魂、撂了本事。

如此煞费苦心,便是因为这些军匠的祖先们,无一不是华夏工匠中的佼佼者与传承人,在那个举全国之力的下西洋战略中,他们或被强行征召,或是高薪礼聘,从而带着独步天下的技艺走到一起,共同助推大明宝船劈波斩浪,漂洋过海,铸造出属于那个时代的辉煌荣光。

而后,他们又在大幕即将落下的一刻,义无反顾得响应昔日领袖的号召,悄悄背井离乡,寂寂潜伏藏匿,眼巴巴得等待着再度被征召的一刻到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