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个月,向杰就经历了贷款买房落户的尴尬经历和表叔离世的难过心情,让他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困境当中。说实话,他已经厌倦了枯燥无味的打工生活,加上如今负债累累,感觉再这么打下去,这一辈子都没有任何希望了。
“打工难,不打工更难。”但如果不打工,他又能做什么呢?连饭都没得吃,更关键的是每个月的还贷任务,一定不能断了。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做生意又没有本钱,更没有可行的项目。
经过无数次的思想斗争,向杰还是决定返回广东,重整旗鼓,再出发。
他决定边打工,边写小说,正式开始实践他的文学梦想。
因为就目前而言,挣钱养梦,是他唯一可行的做法。
梦想再好再大,首先得活着不是?
人生苦短,转眼已是不惑之年,时间不等人,向杰只给自己一年的时间,来完成他伟大的逆袭——完成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所以未来一年他要走的路很长,要做的事很多,肩上的担子很重!
向杰痛定思痛,下决心要克服千难万阻,一定要完成他的处女作长篇小说。这是他一生的愿望,从大学毕业那年起,他就开始要写了,只是每次提笔,总是写不出来,就算开了个头,也总是感觉差强人意。加上后来为了生存,闯荡广东,颠沛流离,这个愿望就暂时搁浅了。
想要完成这部长篇小说,向杰最大的困难就是颈椎的问题。思路都已经有了,结构也基本上建立起来了,关键是怎样去把它完整地写出来?
颈椎病困扰了他很多年,让他失去了模具设计师的职业生涯。如今又要面对写书这个难题,因为写小说比设计模具更辛苦,每次下笔写了几百个字,颈椎就酸痛无比,根本受不了,严重地影响了他的思路,进度也就非常缓慢。之前陆陆续续写了两年多,才写了几万字,照这样的速度,一辈子也写不完一部长篇小说。
但是,不管怎么样,困难总是要想办法解决的,他不能坐以待毙。
首先要解决的困难,是颈椎问题。他必须得加强运动,锻炼身体,调理好颈椎病。于是向杰制定了作息时间表,每天下班后,跑步锻炼一小时,码字二小时,像学生时代那样晨跑夜练,那样努力用功。
电脑打字实在是太慢了,主要是因为他打字本来就慢,加上颈椎和手臂都受不了,只要打上十几二十分钟,肩颈手就酸痛难忍,根本无法继续下去。
虽然困难重重,但向杰坚决不服输,不放弃,常常码字十分钟,锻炼半小时。他也尝试了无数种输入方法,最后发现只有语音输入最合适,就改用了语音输入,用手机来写作,大大地提高了输入的速度,而且也也减轻了颈椎的负重。
从此以后,向杰每天晚上下班后,就跑步上盘山公路,锻炼身体一小时。然后走路下山,语音输入写小说两小时。这样每天晚上最少能写上两千多字了。如果星期天不上班,就可以写上五六千字以上了。
写长篇小说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能像写日记一样,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写哪里。虽然向杰从小就如痴如迷地阅读过大量的长篇小说,以为自己写来也不会太难,但自从自己亲手开始写以后才发现,写长篇太难了,难在怎样把故事写好,怎样写得吸引人,感动人,难在人物形象性格的刻画,容易写着写着就成了流水账,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为了提高写作水平,向杰还报名了网络写作班,也买了很多关于写作方面的书籍,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也认识了很多写作爱好者和写作大咖,相互鼓励,相互监督,相互学习,相互进步。
经过一年业余时间的长期坚持不懈,向杰终于写出了50万字的初稿,又用三个月时间进行二次修改补充,最后又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第3次完善。一部酝酿了18年,历时三年写完,三个月两次修改完善的,洋洋洒洒80万字的励志情感大作终于成稿落地了。
这时候,向杰如释重负,如同历经十月怀胎,一个新鲜的生命终于呱呱坠地了一般。
作品是写出来了,但是要怎么处理呢?向杰一时捉摸不定。他首先想到的是要出书,但是考虑到像他这样籍籍无名的新人作者,又有哪家出版社愿意为他出书呢?显然是不可能的。然后他也想过自费出书,这倒是个办法,但是这个办法肯定不是好办法,一定是一个赔钱买吆喝的做法。因为就算书出出来了,也是没有市场的。再说了,自费出书的费用非常高,向杰肯定没有这个能力。
那怎么办呢?想来想去,向杰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找赞助商出书,然后自己宣传出售。
而这个赞助商就是他的好朋友,早已经拥有三家公司的梁总,当年一起进厂做edm的小梁。
向杰亲自到梁总的公司,向他道明了自己的来意和想法。
梁总听了很高兴,非常赞成,就让向杰给他拟定一份合作意向书。等他们研究之后,再决定是否合作,签订赞助合同。
毫无意外,向杰顺利地拿到了赞助款,经过两个月的操作,顺利地出版社成书了。
向杰的宣传方式很独特,他辞掉了工作,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徒步走美丽的川藏线,利用微博,qq群,微信群等等网络平台进行直播徒步的所见所闻,同时,大力宣传梁总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产品,以及他自己的长篇小说。
最后,因为他的直播比较独特有趣,吸引了大量的粉丝,后来,他的微博很快就成了粉丝几千万的大号,而他呕心沥血写成的长篇小说也慢慢变得家喻户晓,成了畅销书。同时,他代言的产品,也成了明星产品,打开了市场,销量大增。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十年磨一剑的向杰终于实现了自己多年的终极愿望,成功地踏入文学领域,成为了一名小有名气的老新人作家。
向杰长篇小说的出版,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很多出版社争相出版他的小说或向他约书稿,一些导演也开始和他接洽,准备拍成电视剧。
向杰终于成功了。
这一年,他45岁。
45岁,人生啊,一大半了,他的头发都已经几乎全白了。
此时,他依然单身一个人,没有找另一半。
他决定重走青春路,把以前走过的路一一地重复一遍。他要去找那些帮助过他的人,是该给他们报恩的时候了。
第一站当然是老家了。
向杰做了一个回家的计划:浪子回乡,低调地回去。
向杰的成功,家乡人都是不知道的。因为他小书用的是笔名,在网络上做的宣传,他都是屏蔽老家人的,也没有在媒体上公开露过面。
以前一直梦想着有朝一日风风光光衣锦还乡,但现在他却已经没有了这种念头,这么多年的落魄流浪磨难隐忍,让他养成了凡事低调的习惯。
衣锦还乡又如何?现在对他来说没有任何的益处。
如今这一切来之不易,他不想破坏了这种原有的宁静。
正值寒冬季节,一个背包,简单的行李,向杰偷偷地潜回了家乡。
这几年家乡变化很大,联通河东河西的红水河大桥已经通车,水泥路已经通到了家家户户的门口,满山遍野都是退耕还林郁郁葱葱的杉木林。
虽是冬天,但整个河东河西一带,依然尽显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
来到了家里,依然只有妈妈一个人在家里,小孩都在外地读书,弟弟弟媳们也都外出打工了。三个弟弟屋子都建好了,但是一直还没有钱装修。左邻右舍都已经装修完了,就差向家他们三兄弟的了。
时过境迁,当年他离家出走的时候,很多小孩都还没有出生,现在有的都已经上大学了,有的已成家生小孩了。可真是岁月如梭,白驹过隙啊。自己现在已然一头白发却孑然一身,昔日恋人已升为奶奶级别了。
向杰想着想着,突然有一种莫名悲壮的感觉。
不管怎么样,他现在最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陪着妈妈孝敬妈妈。他欠妈妈的太多了,40多年来,他几乎不着家,都是在外面求学打工,一直没有陪在妈妈的身边过。这是一种怎样的亏欠?要怎样才能弥补过来?
向杰走进屋里,看到了妈妈正在自己热饭吃。一样的场景,一样乌黑的锅头,一样是浓烟滚滚的厨房……
向杰叫了一声:“妈妈,我回来了。”
妈妈回头一看,是大儿,惊讶而喃喃地说:“终于回来啦。”
老人家激动得老泪纵横。
向杰抱住了妈妈,母子俩相拥而泣,泣不成声。
许久之后,妈妈问向杰:“这次回来住几天呀?什么时候回去呀?”
向杰说:“不回去了,我就在家陪着你。”
妈妈不信,摇着头问:“在哪里找到人没有啊?”
向杰说不急。妈妈听了冷笑了一下:“都快50岁的人了,还不急?和你同龄的都当爷爷奶奶了,有的都已经不在了。”
向杰笑着说:“真不急妈妈,会有的。”
向杰从包里拿出了一些吃的东西,煮了一点菜,两母子就慢慢地吃了起来。边吃饭,妈妈边唠叨说,谁家的老人已经去世了,谁家的女儿出嫁啦,谁家的媳妇成寡妇了,谁家的孩子在国外打工被老虎咬死了……
向杰一边吃,一边给妈妈夹菜,一边静静地听妈妈唠叨着。
此时此刻,妈妈的唠叨,竟然美妙得像抒情音乐一般,让向杰感到特别的温馨,特别的幸福。
是啊,这么多年了,妈妈不知道积蓄了多少思念,不知道有多少话要跟她大儿子说。
儿子的到来啊,让老人家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一双已几乎哭瞎了的双眼老泪纵横。十几年的相思,十几年的担忧,都化成了热泪,滚烫而出。
吃完了饭,向杰打了一盆热水,亲自给妈妈洗脚。洗着妈妈瘦小的双脚,向杰感觉心好痛。是的,妈妈已经很老了,身体已经萎缩得像个小孩,背更驼了,弯得像一张快要被折断的满弓,眼晴不好了,几乎都看不见了,耳朵也聋了,牙也掉光了……
那一夜,母子俩烤着炉火聊到了天亮。
早上,向杰爬上了楼顶,望着远方的牛背山,文案山,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在这个小山村里,能望得最远的就是他家那里了。小的时候,他总是在想,牛背山的那边是什么?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样的,长大以后一定要去看看。自从上了学之后,向杰对外面的世界就更充满着好奇和希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到外面去闯一闯,过一种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向杰总算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和他当初所想象的相去甚远,人生苦短,世道艰难,也许这就是命吧。
现在他什么都不想,只想好好的陪着妈妈,过一段安静的日子。
太阳出来了,偏僻的高山屯在晨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的秀美。
向杰下了楼来,回到伙房,烧了开水,把妈妈的棉被,衣服等等通通给洗干净了,拿到楼顶去晒。
长这么大,这是第一次给妈妈洗衣物,想来特别惭愧。小的时候都是妈妈帮他们洗衣服,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他们拉扯大,没想到这养育之恩一天都没有报答过。
如今妈妈已经70多岁了,虽儿女成群,老了却没有一个人在身边,独自守着三间空荡荡的房子,想想都很悲哀。
高山屯所有人家都一样,稍微还能干活的男人几乎都不在家,除了屯长花富贵和业务繁忙的道公路天师。
这次回来,他们已经对向杰不抱有希望了。毕竟他们都认为,一个人如果到了36岁还一事无成,那么他这一辈子就基本上已经定型,不可能还有什么作为了,36岁是人生分水岭。何况向杰已经45岁了,已经是爷爷辈的人了,再怎么折腾也翻不起浪来了。
用花富贵的话说,可以判处“死刑”了。
看到乡亲们的日子过得都比较富足,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穷苦了,向杰就把还债报恩的计划做了一点改动,决定先还报那些比较需要的人,父老乡亲的可以往后推,缓一缓再说。
他在考虑着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还债报恩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