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4(1 / 1)渡天祥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没有了

昨天的闲聊差点让董堂主把正事给忘记,开网店的准备工作还未落实,需要抓紧才行,不然时间一天天地过去,继续拖下去恐怕就没有再弄的意义啦。其实在刚创建茶馆的时候,董堂主曾想过要做一个网店的,只是那时精力都集中在实体店上,经营方面也以提供茶艺服务为主,渐渐地就忽略了线上服务。要不是因为此次疫情,大家估计也不会这么急地将这方面重新提上日程,更不会加以重视,希望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吧。

经过综合考虑,董堂主还是决定将首个网店开在淘宝上,虽然平台上竞争激烈,但商业模式成熟,消费市场大,费用低,可以作为一个尝试与摸索的锻炼机会,为将来线上开拓积累经验。

在平台上开店很容易,用现有的淘宝账号就能轻松搞掂。个体户只需提供营业执照相片和一千元的保证金即可,审核通过后便能上传产品卖货了。尽管网店开起来简单,但是如何运营与推广却让董堂主头痛不已。以前董堂主只会网购,对网店的运作一无所知,现在可以说是从零开始。

董堂主从网上购买了一个摄影箱及一些摄影辅助工具,包括三脚架、补光灯、反光板、幕布等,准备先拍一些茶品放到网店上卖。在下单付款的时候,董堂主一看合计的价格,还是心痛了几秒,最后依然输密码付了款,毕竟后面这些东西用得着。

下完单,董堂主转过头问坐在一边的王燕梅:“王姐,过几天我们就恢复营业了,你看还有什么准备工作需要做的?”

“哦。”王燕梅被董堂主的突然一问给问住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对了,健康码海报还没打印出来。”

“是哦,这个是防疫指挥部的要求,很重要,只有持绿码才能进,必须要弄的。”董堂主差点把这给遗漏,“我设计一下,做成提示海报,等下就发给喷绘公司制作出来,到时放门口,方便客人进出扫码。”

说完,董堂主立即起身前往办公室,开电脑设计海报。

设计海报对董堂主来说轻而易举,只是健康码的出入码没有现成的,需要下载,好在这个不难找,搜一搜就有了。不到十分钟,董堂主即设计好海报,随即下单进行制作。

回到大厅,看到王燕梅还在静静地做外卖的计划,董堂主不忍心打扰她,就自己泡茶喝,思考网店、短视频及直播的事。

约莫过了一个钟,王燕梅将外卖计划递给董堂主:“堂主,帮看下我写的这个外卖计划怎么样,提点意见。”

董堂主接过文件:“我先看下,有什么想法再和你聊呗。”

“好的。”王燕梅点点头。

董堂主认真地翻阅起来,花了好长一会工夫才把王燕梅写的外卖计划看完。对于上面的内容,董堂主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同时,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十年前的那段外卖经历。

时间倒回2009年的6月,一个尚在读研的朋友农百川从老家来到南宁,时常与董堂主在一起聊天。

一日,农百川跟董堂主诉道,等待开学的他在南宁没什么事做挺无聊的。董堂主听后就想找点什么事给农百川做做,可一时也想不到什么好的工作,后来和农百川商量,决定两人一起做点小生意。

刚开始时,董堂主和农百川是想摆地摊卖牛杂来的。当时正好居住在万秀村,离明秀广场不远,每晚从广场经过见那里夜摊挺热闹的,就觉得卖牛杂会不错。董堂主还给牛杂摊取了个名,并设计好了招牌。后来,经过仔细了解才知道,在广场一带摆摊须要交摊租,还要再另外采购餐车和桌椅,并且只能在晚上出来摆。考虑到每天都要推着车来回跑,夜里又很晚才收摊,董堂主和农百川知道自个估计吃不了这苦,思来想去的就只好作罢。

之后,董堂主又想到做快餐配送,可是做快餐配送所需的设备与材料多,加上两人厨艺又不是很好,要学会炒那么多种菜品难度大,再说当时做这行的人也多,加上大部分快餐店都有配送服务,竞争激烈。最终,董堂主找到了一个不错的主意,那就是炒粉。附近还没有做炒粉配送的,而且炒粉市场有一定的量,也不需要太多的设备。于是董堂主和农百川决定,就做炒粉外卖配送。

做炒粉配送看起来很简单,但是真想要把它做好也非常不易,单凭董堂主和农百川两个人,难度可想而知。既然决定做,董堂主就想办法把它做出来,而且要尽量做好。

在离明秀广场不远处,董堂主另外租了一间房子用来专门做炒粉配送,并去购买了一些必须的设备和材料。

要做炒粉配送,就首先得学会炒粉,学炒粉又不能所有的炒粉都学,只能选择主要的几样,不然猴年马月也弄不起来,小生意讲究的是快。

董堂主把炒粉做好定位,开始在网上寻找一些跟炒粉相关的资料和图片。做配送不能把粉品弄得太多,最后董堂主选定了“一素三肉”四个炒粉,分别是蚂蚁上树、鲜虾炒粉、鸡片炒粉和香肠粉丝。至于价格方面,经过核算成本,董堂主把素粉定为6元一份、肉粉定为8元一份。

粉品明确之后,董堂主就开始练习炒制,然后请一些志愿者来品尝提建议,再进行改进。这样董堂主一直学炒了一个多星期,基本上学熟练,炒得还可以了才能正式开始对外配送。

在练习炒粉的过程中,董堂主同时也思考宣传推广的事。

一天,董堂主在网上看到一种很特别的玉器图片,玉器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玉猪龙”。玉猪龙是红山文化典型的一种玉器,它的嘴很像猪,身体却像龙,身上有孔可以系绳。猪,在原始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财产,玉猪龙是财富、权利和地位的象征。当时董堂主非常喜欢这种玉器,于是有了灵感,决定把炒粉命名为“玉猪龙炒粉”。

此外,根据在网上搜索到的一些资料,董堂主整理改编成一个关于“玉猪龙炒粉”背后的故事:

“1993年仲夏,一报社美术编辑去内蒙古赤峰市想看一看红山并顺道拜访下朋友,没想竟然得到梦中的一枚玉猪龙,并与炒粉结下了一段传奇。

美编在去四道沟梁的路上,意外遇见一个牧羊女人为救一只跌下沟的小羊崽,自己也跌下了沟,而且腰伤得厉害,站不起身也行不得路。这位美编便背负牧羊女人送至她家。

牧羊女的男人在院墙里干农活,见来了城里做好事者,还为救人崴了自己的足,于是挽着美编胳臂不叫走,非要留下吃饭不可。

男主人问美编前来赤峰何干。美编实话实说:一是朝觐红山文化遗址,二是去四道沟梁探望朋友。男主人当即表示要送个小物件给美编当念想,并且翻箱倒柜费一通大劲,由箱底取出个玉猪龙,说是小时候放羊在山里拾的,还拾到过玉龟、玉鸟、兽形玉,都跟卖糖人换了糖。

闲聊中男主人得知美编是南方人,便提出来要炒一碟家传炒粉给美编品尝,以示谢意。起初美编并未太在意,在南方,粉太常见了,而且吃法众多,味道各异,自己走南闯北的也吃过不少的炒粉。令美编意外的是,尝过粉之后,美编不由连连称赞:炒粉不但香气溢洋,回味无穷,而且韧劲适中,极富嚼性,味道独树一帜,令人赞叹。美编就问男主人:北方人一向不习惯于吃炒粉,大哥如何有这般手艺?男主人说,其实我们本是江西汉人,两百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流迁至此,但吃粉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不曾改变,期间经过我们好几代人的改良才逐渐形成今天的炒粉。美编为了感谢男主人的热情招待,逐给炒粉起名——玉猪龙,并把炒粉秘方带出了红山。”

为增加宣传效果,董堂主又想了一句广告语:玉猪龙炒粉,营养美味不热气。至于如何提高配送量,董堂主提出一个促销方案:凡订粉即赠送手拍黄瓜一份。

手拍黄瓜用新鲜黄瓜经人力生拍加工,配以蜂蜜、米醋、生抽、精盐、蒜米和辣椒腌制而成,酸辣开胃,脆甜可口,很受欢迎。

整合各方面的内容,董堂主设计了张折卡,还印制了500份,然后请人去发。一切准备就绪后,董堂主和农百川正式开始接受外卖订单,董堂主主要负责炒,农百川主要负责送。

尽管把炒粉定在四种,还限定配送时间和地域范围,但是实际运作起来时,单凭两个人还是忙得够呛,那时南宁还没有想美团、饿了么、大众点评这样的平台。

清早,董堂主要到市场买菜买粉,把一天的材料采购回来,然后立马就要做清洗、切配准备。因为每个粉的配菜不同,要同时准备四种不同的材料。最麻烦的是做鲜虾炒粉,从市场采购回的鲜活虾要先用开水撩过,再去头剥壳,须一只一只地弄,很费时。为了使炒粉更独特,董堂主自己调配炒粉所需的调料,一切准备妥当只等订餐电话,便可开始炒制。

除手拍黄瓜可事先制作好,炒粉董堂主尽量现订现炒,这样可以保证最佳的口感,粉凉了就没那么好吃。

头一天的时候,订餐量很少,午餐时间只送出几份;第二天增多了几份,这样一个中午也能有十来份。订单多了一个人就炒不及,忙得不可开交,因为粉和菜要分开炒,又只有一个炒锅,一次只能炒一份。如果顾客订的是同样的粉品,一次倒也可以炒两份,但炒时一般需要六七分钟,速度还是有点慢。

在这期间,董堂主发现有一个女顾客连续三天里中晚餐都订炒粉,董堂主猜人家是宅女,不太出门,连吃饭都懒得出去那种。还有一个男的打电话过来说,要到董堂主他俩炒粉的地方坐坐,董堂主自个清楚,一间小出租房只有简单的一张桌和几个板凳,实在不方便,拒绝了那男的要求。董堂主告诉他只做配送没有堂食,但那人似乎特想来看,不知道他这么想来是要怎么样。董堂主当时猜测,他可能是看到董堂主他们制作的卡片,见上面宣传得那么好就想过来了解情况,说不定是想找加盟吧。反正不管他心里是什么想法,董堂主毅然拒绝了见面,后面也不了了之。

因为当时没买有冰箱,每天卖不完的,董堂主和农百川就炒来自己吃,还送一些给附近师范学院的学生吃,农百川因连续几天吃粉都把他给吃怕了。

炒粉配送做没多久,农百川因为要提前去学校便离开了南宁,董堂主只好把炒粉停了,剩下自己一个人也没法继续做,加之当时的主要工作还在其他业务上,可谓上马快结束得也快。

炒粉配送前后总共只做了半个月,虽然没赚到什么钱,但却收获了一次难得的创业经历,董堂主觉得还是学到不少东西的。后来,在做总结的时候,董堂主分析了这次炒粉配送的得失和经验教训,觉得只要再进行些改进,还是可以成为一个创业项目的,资金投入不高,很合适资金少的人做,像失业人员可以拿来在夜市摆摊做。

那会董堂主感觉做炒粉还是挺好玩的,创业并非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放开顾虑,不害怕失败,就很容易搭起一个项目来。创业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没有人天生就会做生意,能够坐拥财富的人都曾经历过失败的磨练。

董堂主在后来写回忆录《毕业8年》的时候,也把此次做外卖的经历写了进去,算是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岁月吧。现在再次回想起来,董堂主依然感慨万分,青春年少的时光已渐行渐远,能挽留的或许只是那么一点点的记忆。

董堂主根据以前的经历和当前的现状,给王燕梅提了三点小建议,算是对她的外卖计划做的一点补充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