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烧饼很难做吗?
周敬之在从赵小刀那里拿到钥匙之后,开了烧饼店的门,当晚就睡在了里面。
那里面竟是灰尘,杂物堆得满满的,很难想像他是怎样在一堆杂物当中挤出了睡觉的空间。
但他毫无一丝违和,仿佛那里,是他这些时日里面睡得最舒服的地方。
这一点,由不得人去想这些年,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显然不会是太轻松的日子吧!
一老早,周敬之起了床,开了门。
经过一夜的思考,他晓得接下来干嘛?
他回头瞧着烧饼店放在后厨的招牌,瞧着他曾经如此厌烦的“老周家”三个字招牌的时候,那感觉是如此的复杂。
脑海中不断闪现出,年幼时对着三个字的厌烦。
尤其是在上学期间。
那应该是所谓攀比心理,是刻意将自己在智力、能力、生活条件等方面与别人进行比较,并希望越别人的一种心理状态。
攀比心理的由来是如此的异同。
一样的生命不一样的生活早造就了这些。
有句俗语说“人比人,气死人“
事实上,人比人并不要紧,人比人而生气的人,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性格和心理上的缺陷,使自己有了自卑心态生活的差别无处不在,而攀比之心又是如此难以克服,这往往给人生的快乐打了不少折扣
理性地分析生活,人们就会现,其实终其一生,生活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公正的,没有偏袒人生是一个由起点到终点,短暂而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所拥有和承受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是一样的,相等这即是自然赋予生命的规律,也是生活赋予人生的规律,只不过每个人享用,消受的方式不同,这不同的方式,便演绎出不同人生。
瞧这百度百科上的解释多么的理性。
然而,哪有这么多理性的人存在。
周敬之很清楚,直至现在,依旧如此。
更别提初中的时候,父亲望子成龙的心态,把他送到了城南市最好的中学。
他也很争气,名列前茅对他来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甚至于,学校都愿意用奖学金来挽留住这个学生,生怕他突然转了学。
可是他不需要奖学金,他需要的不过是一个能好意思开口炫耀的家庭背景罢了。
“我爸是检察院的科长。”
“我爸是刑警队的副队长。”
“我爸在国企上班,是副总经理。”
“我爸是私企的,一个月也就挣那么几十万吧”
为什么?
为什么自己身边同学都是这副德行。
有本事谈学习啊?
谈学习啊?
老子能甩你们几条街。
可是当这个问题落在他身上的时候:
“你家里是干嘛的?”
他沉默了,直至后来有人现他家就是卖烧饼的。
没有所谓的歧视,至少在表面上是没有的。
所有的歧视都来自于周敬之自己的内心。
他把所有的心思都集中在学习上面,希望以此来弥补他出身不高的境遇。
中学过去了,到了高中。
好似从没有谁因为他是烧饼店老板的儿子,就小瞧了他。
相反,他因为成绩,因为对人友善,有不少的好朋友。
可是他就是不喜欢他的家庭,尤其是不喜欢自家那烤烧饼的炉子。
现在都已经用铁炉子了,而自家依旧是老旧的那种传统烤炉。
为什么自己如此讨厌传统的东西?
连周敬之本人都不晓得这些讨厌的由来。
所以在毕了业之后,他选择抛开家庭自己去创业。
结果显而易见。
创业可不像学习那样简单。
他撞得头破血流。
眼下,他又回到了这些。
为了活着,他抓起了传统这根绳子。
哪怕他曾经那么的讨厌这根绳子。
而现在,他不得不为了这根绳子伸手去向江东街仅有的两家店去借钱。
李嫂很乐意,但依旧不愿意现身见周敬之的邓奶奶拒绝了他的请求,甚至还要求李嫂不许借钱给周敬之。
为了不让李嫂借钱,周敬之放弃了借钱的念头,转而借了一些面粉和调料。邓奶奶倒是没有阻止这些,期间李嫂还去给周敬之求过情,可邓奶奶始终不肯答应。李嫂只能回到店里面。
目睹了这一切的江河,好奇的在暗中观察着这一切。
“有点意思啊!”
江河忍不住说道:“没想到这位邓奶奶地位蛮高的吗?”
的确是很高。
连黑猫这家伙都亲自出面护着邓奶奶便利店。
而且从那些鬼魂口中得知,这位老奶奶好像不仅仅只是一个孤寡老人的身份那么简单。
就算是那些鬼魂里面最大的一位老大爷,见着邓奶奶也得喊上一声老嫂子。
这邓奶奶是什么身份?
刘天娇也打听不出个所以然出来。
只是瞧着周敬之在被邓奶奶隔空拒绝之后,也没有什么怨言,只是低着头扛着从李嫂店里面借来的面粉和调料回到店里面。
他一个人花了差不多一天一夜的功夫,终于把烧饼店给打扫干净了。
期间路过了很多邻居,他们对周敬之的反感都写在脸上,也就是李嫂愿意去给他搭一把手,赵小刀则是给他送了奶茶和一些零食,这些应该是在邓奶奶没有阻止的情况下生了。
在周敬之回来的第三天。
他前后说的话只有三句。
“谢谢!”
“我叫周敬之!”
“嗯!”
这三句话都是回答江河的,显然他的答案远没有江河自己说出来的要多。
但江河依旧是不厌其烦的过去跟他说话,好像非要把这个家伙的嘴巴给撬开一样。
尤其是在得知他把自己关在烧饼店的三天时间里面,一直都在研究做烧饼。
“烧饼很难做吗?”
江河问道。
周敬之犹豫了一下,点点头:“难!”
江河又问道:“是做成难?还是做成你父亲那样味道比较难?”
关于这个问题,周敬之便没有回答了。
他沉思了许久,也没有回答。
只管继续去做他的烧饼,一袋面粉用光了,李嫂就送来了第二袋。
调料用光了,赵小刀就代替邓奶奶给他送来了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