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四章 诡异之处(1 / 1)衡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广兴三年三月中,红姑中毒,因体内毒性而导致头发全白。

彼时,她不过桃李年华,青丝全白肯定心情沉郁,且又性命攸关。

恰好一老道路过,能解了她体内之毒,但必须要拜他为师,伊阁无可奈何,只好让老道把红主带走了。

沈爰想起,在明月洲之时,红姑称那那个老道为师父,那遇到的就是那老道无疑了。

而接下来,又发生了一件事,三月末,掌管暗杀的绿主莫名死亡。

且,不仅绿主死亡,绿主门下的弟子也在一夜之间尽数失踪。

绿主死亡后,没几黄主在执行任务的时候遭遇暗杀,当场死亡。

此事让伊阁内部人心惶惶,皆怀疑是绿主背叛,以死遁带着弟子另立门派。

只所以如此怀疑,是因为以黄主的能力,能奈何的了他的人本就寥寥无几。

况且还有从刺客手下逃回的伊阁弟子,和黄主交手的人极度了解黄主的武功路数,黄主出哪一招都能被对方拆解。

当时,伊阁还有数名长老,他们都知道平时绿主和黄主的关系非同寻常,一男一女经常私下切磋武功。

所以,伊阁的人怀疑此人就是绿主,因为下没有比绿主更了解黄主的招式。

且,通过逃回的弟子叙述,其他多名刺客皆能力超强,看着就是绿主掌管的暗杀一门的弟子。

此消息一出,震动了整个伊阁。

那时,七主已去其三,但伊阁并未发生什么混乱,毕竟是历经百年风雨的组织,擅长面对任何突发事件。

可伊阁的事情到此并未结束,黄主和蓝主手下的弟子发生冲突,结果是蓝主受了重伤,不能理事。

到了四月中旬,伊阁的矛盾彻底爆发,发生内鬼祸乱之事,蓝主被手下挟持而走,生死不知。

沈爰总觉得自己好像窥见了什么秘密,她拿下一本接着翻,看完之后只得了几个消息。

广兴三年四月中,诚王调动过的京西大营兵马夜间从西城门进入京城。

与此同时,姜丞相的父亲调动的城内布防军士靠近皇宫。

那一日,京西大营副将徐嘉为诚王挡刺客而亡。

也是那一日,沈爰的亲哥哥,当时的南陵太子病逝。

病逝?沈爰深吸了口气,这上面并未记录太子被废一事。

也并未记录什么姜贵让宠构陷太子和皇后,也并无皇后和姜贵人争宠一事,果真,传言不可信。

至于那时候真实发生了何事,并无确切记录。

广兴三年四月中,宁皇后薨逝。

没几日,陛下驾崩。

五月,宫里忽然冒出一位姜氏女子和一位两岁皇子。

姜珅和诚王拥立两岁的皇子为新帝,姜贵人顺理成章成为姜太后,临朝辅政。

似乎就到了这儿,所有事就忽然归于平静。

不过,忽然冒出这几个字似乎有些……

子霜抬头间看到沈爰眉头紧皱,不由问道:“阁主可有什么疑问?或许属下可以解答。”

闻言,沈爰并未看子霜年纪而轻视,觉得伊阁的一些习惯子霜应该更了解,便拿着手里的文册指给子霜看,道:“你们这记录忽然冒出可有歧义?”

子霜想了想,解释道:“这个我听子蒹姐姐过,子蒹姐姐也是听橙伯的,是之所以这么写是因为那时候宫里并没有听宫里有什么姜贵人,至于两岁的皇子更是无人知道,她们就像是突然出现的,当时,伊阁长老怀疑姜家和诚王是使用了什么手段才弄出这两个人,所以记录消息的弟子就如此写了。”

沈爰凝眉,半玩笑半认真道:“不是当年姜太后被送入宫里,得到临幸后被我母后一怒之下关进了掖庭吗,然后那一夜却给她留下了一个孩子,直到两年后这孩子才被我父皇发现,莫非都是假的。”

子霜揪了揪落在肩前发丝,“那个,书的都是这么讲的。”

沈爰忽然笑了,笑着笑着就又变成了凝眉的模样,“怕是当年姜家和诚王也是这么向下人解释的吧。”

“的确如此。”子霜点头。

沈爰想到心里一直琢磨着的事,不由问道:“那太子病逝一事可有依据?”

子霜想了半才道:“这种消息都是宫中暗线传出来的,其他的属下也并未听过。”

沈爰看了看她,想着也是,她还没自己大,以前的事也只是听伊阁内部一些年长的人的,也并非什么都知道。

“这么的话……”她到这就没了声音。

子霜没有听清,问道:“阁主你什么?”

沈爰摇了摇头,似乎心情变好了一点,便笑道:“没什么,接着看吧。”

子霜应了声后便接着刚才的看。

沈爰往后翻了几页,也没再看到什么有用的内容,伊阁的内乱也渐渐平息,所有的事情仿佛回到帘初的平静。

等翻到最后一页却愣住了,伊阁内乱平息后,却发现监管江湖的紫主不见了踪影。

难道,这个紫主才是搞出内乱的人?沈爰猜测。

再接着往后看,也并未有关于紫主的记录。

只,五月末,朝野宫内的伊阁余部遭受新势力的清理,也因内乱而元气大伤,震了五脏碎了六腑。

又因宁后薨逝,阁主位置空悬,伊阁选择了潜伏避世。

接下来,记录的消息就渐渐少了,或许是因为伊阁潜伏和实际削弱的原因,所有事情不过只提了寥寥几句。

六月初,西启十万大军来犯,诚王带兵托,死伤惨重。

国内开始招兵,同时边城发生海溢。

此战两方似乎都想速战速决,持续时间并不长,十一月战事结束。

十一月末,姜丞相的父亲病逝。

姜珅病逝前夕,姜家内部发生内斗,几位兄弟争相抢夺家中产业,斗得你死我活。

还有一庶子偷了家传金戟和冶炼技术的方法跑路了,虽然那庶子最后没得好死,但很多冶炼技术也因此失传。

到此,手里这本文册就看完了,再翻看其他文册,也并无有用的消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