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似道起身朝赵禥欠了欠身:“陛下,我朝有祖训:为相者遭御史弹劾必先去职,待事情弄清后再做定夺。老臣今日便尊祖训,辞去平章军国重事及右相一职,还请陛下应允,老臣告退。”
说罢,朝赵禥深施一礼。
这是大宋朝比较奇葩的一条规定,身为宰相只要被御史弹劾就得停职自辩,待事实弄清后,如果御史弹劾成立,则御史有功,宰相辞职;如果御史弹劾不成立,宰相自可复职,御史却无甚大碍。
这也是王爚不答应张炎的最主要原困,哪怕他身为参知政事,在没有确凿证据下是万万不敢弹劾贾似道的,否则便会反坐。而御史就没关系,咱是风闻奏事,事实不清是可以原谅的嘛,只要不是刻意污陷就行了。
北宋时这种现象比较普遍,而到南宋这条规定就名存实亡了,除非遭到御史台的联名弹劾,否则基本没甚大碍。
现在贾似道又将这条祖规搬出来了,明显是以退为进,既是在试探皇帝的底线,又是在要挟朝廷。
果然,一听贾似道要辞职,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
“周公,万万不可啊!”
“还望周公已国事为重,切莫意气用事。”
“国朝不可一日无周公,还望周公三思!”
……
绝大多数朝臣都在竭力挽留,只有少数人在一旁冷眼旁观。
皇帝赵禥也慌了神了,连忙站起身从御台上走了下来,一把拉住贾似道的衣袖急道:“师臣,莫要弃朕而去,朕离不开师臣啊。”
“唉!”贾似道长叹了一声,扶着皇帝道:“陛下,非是老臣不愿辅佐陛下,只是时局艰难,老臣殚精竭虑,本就心力交瘁,如今又为众学子所不容,已是内外交困难于为继,老臣有负陛下重托,惭愧之至,实在无颜再呆在朝堂上尸位素餐,还请陛下恕罪。”
言毕缓缓跪下,朝赵禥恭恭敬敬叩了一个头。
赵禥震惊之下竟没反应过来,傻愣愣的看着贾似道跪下行礼,又慢慢的从地上爬起,再转身向大殿外走去。
一直快到大殿门口,赵禥这才醒过神来,也顾不上皇帝的威仪,一路小跑的追了上去,口中连连喊道:“师臣莫走、师臣莫走啊……”
贾似道仿佛什么也没听到,脚下丝毫没有停顿,已然跨出了大殿的门槛。
赵禥身穿长长的龙袍,根本就跑不快,还没跑出两步,就被龙袍绊了一下,眼见着整个身子就往前扑去,一直跟在身后的太监眼疾手快,一把将其扶住。
“皇上,保重龙体,莫要再跑了。”太监脸都吓白了,皇上真要是摔一跤,他这个贴身大太监就当到头了。
殿中群臣一下子把赵禥围在中间,“皇上龙体要紧”、“皇上保重啊”之声不绝于耳,把个赵禥弄得寸步难行。
“都给朕让开!”赵禥急得大叫,群臣这才让开一条路,赵禥在太监的搀扶下一路追到大殿门口,却看见贾似道的轿子已经起步了。
赵禥怔在当场,目送着轿子在御道上渐行渐远,竟然流下了两行眼泪。
“师臣走了、师臣离朕而去,朕该如何是好……”赵禥竟一屁股坐在大殿门槛上抽泣了起来。
群臣全傻了,一个个呆若木鸡的看着这一切,这是什么情况?皇帝陛下竟然哭了……哭了!
还是陈宜中机灵,赶紧挤到皇上身边,俯身在皇帝耳边说了什么。
赵禥听着听着眼睛渐渐亮了起来,一下子从门槛站了起来,用衣袖擦了擦眼睛,大声道:“中书舍人何在?”
“臣在。”
“拟旨,师臣……啊不,贾似道进爵为卫国公,总揽朝中一应事情,不必每日上朝,可六日,不,可十日上朝一次……”
张炎怒气冲冲回到别院,见舒童正在院中悠闲的吃着西瓜,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劈手夺过舒童手中的西瓜,怒道:“瞧你干的好事,事情没做成不说,反而还帮贾似道加官进爵了,这下事情更难办了。”
舒童白了张炎一眼,重新抓起一块瓜咬了一大口,嘴里含糊不清的道:“唔,先生莫急,有事待会再说,先吃块瓜消消火。”
“吃、吃,就知道吃,信不信我现在就把这些瓜全给扔了。”张炎已是怒不可遏了。
“发生什么事了,让先生发这么大的火?”舒童将西瓜籽吐在面前的盆里,一脸的不已为然。
“你还有脸问我发生了什么事?”张炎的声音从牙缝中蹦出,冷得吓人,“托你的福,贾似道现在已成卫国公了,还总揽朝中一应事情,这就是你要的结果?”
“这不挺好的么?”舒童又啃了一口西瓜。
张炎指着舒童斥道,“我们费时费力帮你做了那么多,就是为了让贾似道加官进爵?你到底是哪头的?”
舒童一脸无辜的看向张炎:“这还用问么?当然是你们这一头的啦!我就是想到那头,人家也未必肯要我啊。”
“你……”张炎气得浑身发抖,指着院门咆哮道,“你…你给我滚,立刻…马上…现在就滚,这里不欢迎你。”
见张炎动了真怒,舒童收起玩闹的心思,赶紧站起身拉住张炎的衣袖道:“先生这是何苦呢?学生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这能怪我么?再说了,这也未必就一定是坏事,有时候坏事是能变成好事的。”
张炎有些厌恶的甩开舒童沾满西瓜汁的手,一屁股坐在小凳上,气咻咻道:“你把话说清楚,什么叫坏事变成好事,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你还得给我滚。”
舒童也在小凳上坐下,斟酌了一下语气道:“先生,我们本来的计划是把贾似道的名声搞臭,目前看来这个目的基本上已是达成了,但后面发生的实在是有些出乎意料,皇上竟然这么倚重贾似道,所以我们要重新调整计划,不能再以扳倒贾似道为主要目标了,而是要尽快促成朝廷对襄阳出兵。”
张炎听罢是连连苦笑:“此事又谈何容得,先前贾似道就敢隐瞒军情,现在独揽朝纲,做事恐怕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未必!”舒童摇头道,“先前贾似道之所以要隐瞒前方军情,依学生之见,是他有私心。如襄阳被围之事披露出来,群情激愤之下,他这个掌管一切军机要务的平章军国重事就被架在火上了,只有亲自挂帅上前线。现在贾似道进爵为卫国公,总揽一应朝中之事,就有理由坐镇中枢,不必亲身犯险,这时我们再找个突破口将襄阳被围之事透露出来,贾似道说不定就能借驴下坡,在朝中安排救援襄阳了。当然,这只是学生一点个人浅见,是与不是还要看后继发展,先生以为如何?”
张炎闻言不由皱眉沉思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