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停车场停好车,路迎冒着嗖嗖的冷风,护着陈免进了写字楼。
如果不是有事要吩咐,路迎才懒得在这个冰冷的天气来电视台。
想到这里,路迎不由得就怀念起前世那个通讯方便的时代来。
在前台的问候声中,路迎和陈免乘坐着电梯来到了写字楼最高层。
回到台长办公室不久,盈网门户技术负责人徐震,便带着三位技术组里的程序员,敲门进了办公室。
“你们知道ICU吗?”路迎问道。
“ICU?重症病房吗?”一名程序员说道。
“董事长,我知道,这是一款通讯软件,它可以跟网友进行在线通讯,就跟打电话一样,你和对方如果都在线的话,只要有回复,你第一时间就可以收到。”又一名程序员说道。
路迎点点头,说道:“知道就好,我需要你们参考ICU的设计,开发出全中文版的ICU。中文版的ICU,名字就叫KICU,预算和开发计划,做好发给我,程辉是吧?既然你了解ICU,那就由你牵头负责起KICU的开发吧。”
使用KICU这个名字,毫无疑问是用来蹭ICU的热度,毕竟ICU一九九六年出世,历经两年时间的发展,ICU是干啥的国内网民该知道的都知道了,用这个名字,可以第一时间让用户知道KICU是干啥的。
接着,路迎又讲述了下他需要的这个中文版ICU程序的功能特性需求:“第一个,我需要它的程序包足够的小,最好安装包一百来个KB。”
九十年代,上网是以猫为主流,网络速率大概是36K和56K,换算成网速大概是4.5KB/s和7KB/s,下载一个3-5MB的ICU需要十几分钟,如果KICU的体积只有220kb,不到一分钟就能下载完,所以安装体验对用户来说,也是一个使用的痛点。
“第二,程序能把用户信息和朋友列表,从客户端搬到服务器上进行储存。”
前世的QQ,就是把这些信息存在自家服务器,避免用户信息和好友名单丢失的尴尬,时值中国大多数网民都是在网吧上网的,换一台电脑上网就没有所有信息,是件让人很烦恼的事,解决这个问题,无疑又会是让用户倾向于使用KICU的一大进步。
“第三,KICU的程序稳定性和兼容性一定要好,起码不能输于ICU,如果程序架构的稳定性能够超过ICU更好。”
“第四,我发现ICU只能用163进行访问,169用户要通过设置代理才能访问,这样子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所以程序需要支持163和169号码的访问。”
在这个互联网刚刚兴起,网络基建发展没多久的年代,上网方式分为两种,一种叫163,一种叫169。
这两个号码是90年代中国电信的互联网拨号接入号码,分别对应了当时的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和公众多媒体通信网两个网络的接入。
说直白点,163是真正的互联网,而169只是国内的一个大型局域网,无法跟国外连接。
之所以很多人会选择169网络,主要原因是当时大多数使用网络的人对国外的信息没有任何需求。
当然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资费不同。
从资费上,169的费用要比163便宜,路迎办公室的电脑连的就是163,费用是每小时4元电话费+6元信息费,而如果使用169则只需要4元电话费。
“然后还有一些个性化的需求,比如程序能给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头像,聊天室、个人对个人,还有点对点传送文件这些,还有用户能够接收离线消息、可以给BP机留言这些。”
“对了,软件的界面,你们不要自由发挥,直接搬ICQ的界面设计!”
“最后的最后,一定要是全中文版,程序设置上不能用英文。”
ICU此时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80%,但路迎依然视之而无物,完全不把它当对手。
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款软件是外国人发明的,人家发明出来后除了英文外其他的语言都不支持,而且也不支持169网络。
这就天然阻隔了它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除非它进行了本土化改良,否则在此之前,路迎都不需要太担心它的存在。
而除了ICU外,目前路迎还没发现有其他中文版ICU的存在,所以在国内,除了ICU,路迎再无敌手。
给三位程序员吩咐完KICU的开发需求后,路迎朝徐震道:“论坛上有好几位用户发帖,希望盈网门户能开发个聊天室,这个需求我觉得有必要实现,你另外安排人去开发一下。”
路迎开发KICU的需求,可以说正是受到这些网民的启发。
讲完开发KICU的需求后,徐震和三位技术负责人便离开了办公室。
路迎把少女揽进怀里,随手打开了电脑,登陆盈网门户的附属论坛。
盈网论坛里的帖子,绝大部分都是技术讨论帖,其中有百分之七十都是讨论个人主页建设的帖子。
但除此之外,也有很多包罗万象的闲聊贴,例如讨论音乐的、讨论体育的、讨论时政的,还有不少网友开贴发表自己写的小说和段子,而且这些闲聊贴的回复还不少。
在诸多闲聊贴中,一个名叫‘大脑袋图图’的网友的发言,引来了不少网友的回复。
没错,这个大脑袋图图,就是路迎在论坛上的用户名。
这个帖子,是路迎在下载站上找不到仿ICU软件后发出的求助帖。
ICU一九九六年出世,发展至今,用户人数高达数千万,路迎觉得国内不太可能一个模仿版都没有。
但路迎硬是在国内资源下载站点上找不到除了ICU外的其他同类软件,这就有些让人疑惑了。
唯一能说的情况,可能就是目前还没有商业化组织开发这种软件,以至于都还没有人把它上架。
打开自己的帖子,路迎在回复贴里,不出意外地看到了有网民在介绍自己用的仿ICU软件。
在目前这个互联网各种信息处于孤岛状态、互不干涉的时代,求助网民,果然比一切其他努力都好使啊。
路迎下载了回复帖里几个网民推荐的ICU软件,尝试性使用之后,不由得摇了摇头。
虽然这些软件都已经实现了国产化,软件界面、设置等各个模块都已经纯中文,但无论是软件稳定性还是纯粹的用户体验,表现都是极差。
这些抄袭ICU而来的通讯软件,有些花里胡哨,有些找错了产品关注点,有些IM软件光自己就有20兆——97年的20兆是个什么概念哦?
难怪明明国内都已经存在了几款即时通讯软件,却愣是逼得用户宁愿自学英文都不爱用国产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