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对宁小北来说无比漫长,他既满怀期待,又充满担心。既期待着和两位从小一起长到大的兄弟相见,又担心多年混迹于外的自己因为没有混出什么名堂而被亲近的人所轻视。
成年人的生活不就是如此么,学校生活中的价值取向被设定为设定为单一的“成绩”,而这一结果只有通过考试才能获得,这是相对简单的定量游戏,而成年人的生活则是“金钱”优先的价值取向多变量游戏,这个多元的变量游戏中,能够取得最终结果的人就是优胜者,获得胜利的方法也不再仅仅只是“考试”,可以通过经商、投资、投机,升值,乃至婚嫁的多种多样的方式去取得所谓的世俗价值观中的“胜利”。
以现下的标准而言,宁小北实在算不上是成功者,三十岁的大龄青年,没有妻儿,没有事业。近些年有那么多的新闻中会聚焦于“大龄剩女”到底算不算是一个社会进步,却少有人去关注“大龄未婚男青年”的背后的故事,偶尔彰显于报刊的仅仅就是“XX地区再现天价彩礼”,仅此而已。
和两位兄弟的见面地点仍然是约定在春城的“林大串”烧烤店,“林大串”是三兄弟从相识以来每次见面所必须要拜访的“老地方”。在十几岁的时候,如果三个人谁口袋里面有一点零花钱,就必然要来这里点上几串烧烤,再叫上几瓶“宏宝莱”,大快朵颐一次。
后来高中毕业之后,各自去外地求学,相聚的时候自然就少之又少了。不过,每到过年,如果时间允许,尽量在“林大串”小聚也是兄弟三人的春节必备节目。只是可惜,近两年来,因为工作原因,三兄弟已经两年未见了。
转眼时间已经到了晚上6:00,宁小北赶紧点上几串兄弟们最爱吃的烤土豆片、烤干豆腐,当然最最不能少的是再点上100串羊肉作为大菜来解解馋。
才下好单,小小的包间的帘子就被拉开了,首先到达的烤串包间的是年龄最小的郑卫冬。郑卫冬衣着得体,一身合适的黑色西服衬托出修长的身材,显得精明干练。郑卫冬虽然在三人中年纪最小,但是目前的生活状态却是最另外两人所羡慕的,虽然就学习成绩而言,在三人中,郑卫冬是排名第三的,但是后来的发展却是最迅速的。郑卫冬大学毕业之后,就听从照父母的安排进入到春城的一家国有银行中,刚开始当然只是职员,但是凭借本人的努力和同样是在银行体系工作的父辈的影响力,三年之后,郑卫冬就成为了银行大客户部的副主任,毕业七年之后,也就是前一段时间,郑卫冬成功地调到下面区里的支行,成为了银行内最年轻的一位支行长。不但仕途得意,感情方面也很顺利,郑卫东经人介绍,于一年前成功地和春城一所重点小学的女老师顺利完婚,令人羡慕。
最后到达烧烤店的是赵景南,他的人生经历和宁小北的经历则非常相似,也是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大约工作了两年,然后返回了春城。现在赵景男在春城已经工作了大约5年,早已正式回归到了当地的生活,目前在春城的一家汽车制造行业做工程师。公司待遇也还不错,当然,目前和宁小北一样,也还是单身,正在寻觅另一半。
兄弟相逢自然是激动不已,一起拿起“宏宝莱”大大地干了一口,彷佛又一次回到童年,回到学生时代。
宁小北:“这次回来就不打算再回到广州了,决心在老家这边发展,一来是离父母近一些,二来就是在外漂泊这么久了,却没有混出什么名堂,开始理解外面的花花世界很多的时候其实和自己并没有那么大的关联!”
郑卫冬:“能回来真的是太好了,以后兄弟联手,不愁不能在家乡干出一番事业。不过也不要说自己没做什么事业,你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这份眼界也正是现在的我所欠缺的。“
赵景男:“欢迎回来!接下来想做些什么呢?对以后的发展有什么打算么?”
宁小北:“还没有什么明确的方向,正想听听大家的见解呢。”
郑卫冬:“不如去考公务员,你的成绩那么好,考个公务员绝对没问题。”
宁小北:“我已经三十了,考公务员还来的及么?”
郑卫冬:“当然,三十五岁才是国家公务员的年龄线,现在还有五年的时间。”
宁小北:“你也会羡慕公务员的生活么?我们都还比较羡慕你呢?”
郑卫冬:“银行的工作并不是像外人所知道的那么清闲,尤其是刚进入银行的需要学习的东西非常多,各类考试一大堆,银行关门之后也要做很多的盘点工作,每天加班到八九点是很正常的。等到走上管理岗位之后,虽然不像是刚入行那么忙,但是各种评比不断,各类业绩要求所带来的压力也特别的大,比如存款、定期以及基金债券的销售等等,哪有公务员那么轻松啊,我现在还在想,当初为什么没去报考一个公务员呢?”
宁小北没有想到,回到东北老家的第一天,父母就开始建议自己考公务员,而回到老家的第二天,自己竟然又被最亲近的兄弟劝说考公务员,难道东北地区真的就只有考公务员一条路么?难道就没有其他的路线么?自己第一份工作是国有林场的事业编制,因为不愿意工作在远离城市的郊区,也因为不想将人生局限于一个固定的位置,所以后来才没有接受最适合大学专业发展的工作,想要在自己有限的青春里多一些体验,多一些精彩。难道回到家乡,就必须选择最最传统的老路么?
“小南,你怎么看?”宁小北看向赵景男,他非常想知道他的想法。
“最终选择哪条就业方向肯定是要由你来选择,不过目前东北经济环境的确不是很好,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关于就业的方向的可能性和包容性就越强,公务员无疑是很好的选择。”宁小北没有想到连赵景男也这么说,他还以为赵景男曾经和他一样有外出工作的经历,会更理解他的想法。
“但是”赵景男话锋一转,“首先想要进入公务员体制是所有年轻人的理想,未必会那么容易,其次现在三十岁进入体制并没有什么优势,仍然是从基层干起,后续发展的机会会少上很多,所以如果不能接受大概率的在体制内近乎一成不变的生活,我还是建议你在体制外,按照自己的理想去生活,尽管这条路会更难一点。”
“好,多谢你们的建议,我也好好再想一想哪些是我擅长,我也愿意去做的。”宁小北心中仍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但是他却真的不想把自己过于局限在某一个场景或是在某一栋楼宇中渐渐老去,尽管选择回到家乡,但这也不意味着他想放弃精彩的人生和所有的可能。
工作的话题就这样告一段落,接下来的话题自然由宁小北开始,表达对郑卫冬现有生活的羡慕,尤其是对单身汉来说,有伴侣生活是值得羡慕的,而宁小北和赵景男现在已经三十岁了,却仍然还是单身的男人。
“你们是只看到了我好的一面,没看到我不好的一面,结婚之后和朋友聚会的次数大幅度减少了。有几位我老婆不太喜欢的朋友也被她禁止来往了,今天能出来,我也是和老婆请假求情,好说歹说才终于许可了。更别提经济方面的约束了,工资卡就在她手里面,每个月只有一点烟钱和零花钱。现在啊,我无比怀念单身汉的生活。”
“再有,婚前看到的更多是好的一面,婚后就更容易看到不好的一面,相互磨合和包容是很漫长的一个过程,有的时候,我都不太敢和她说话,就是担心会惹她生气,婚姻生活实在是太难了。”郑卫冬边聊边叹气,刚才的英姿飒爽彷佛一瞬间就消失不见了。
“为什么不试试‘非暴力沟通’呢?我所知道的学过‘非暴力沟通’的夫妻关系都会更加和睦”,宁小北强力向郑卫冬安利了一门他一直都在学习的沟通方法,当初刚进入职场的时候,宁小北也曾陷入到不知道该如何和他人交往的困境,但是通过渐渐摸索,加上不断地学习,竟然在后期渐渐地能够和不同的人们友善地相处。
“听起来不错,那你简单地讲讲什么是‘非暴力沟通?’”郑卫冬和赵景男的好奇心都被勾起来了,这个词在东北春城,显然算是一个生僻词汇。
“好,那我就简单地和你们分享一下!”接下来的晚餐时间,竟然不知不觉地成为了宁小北一个人表演的时间......
宁小北真的已经很久没有这种被众人所关注的体验了,久到他都想不起来上一次是什么时候的事。